我思故我在,是这样吗?

也许你也属于不愿意停止思考的人。尤其是所谓的脑力劳动者,例如科学家、作家、艺术家、规划师或律师,认为他们的思维造就了他们。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到笛卡儿那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

但是,这句名言在日常生活中适用吗?

德国《时代周报》一直都设有一个专栏,名叫《是这样吗?》,内容是通过实验检验日常生活中那些“神话”的真实性。我也想按照这一模式,在我的自我催眠研讨会上做个小实验:

我让参与者们在5分钟的时间里说出他们脑海中的每一个想法,是的,所有的想法,不能遗漏。然后就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哦,外面看起来灰蒙蒙的”、“我的脚趾头很痒,但我又不能隔着鞋去挠。靠!”或“我慢慢觉得饿了”。

在这次实验中,真正实质性的想法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能力这样做,事实恰恰相反。但是,指导我们行动的想法通常需要集中注意力。在实验中至少90%的时间里我们想的都是一些我们很快就能忘掉的东西。都是完全琐碎的事情,比如对天气的想法,或者毛衣上的一根绒毛,对目前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担忧和思考,对同事、家庭成员、邻居和老板的不满,对他人的猜测或评价,明天的购物清单,关于身体感觉的想法,如疲劳、出汗或觉得冷,等等。这些都只是日常思维的流动。这些想法中的大多数都像秋天的树叶一样,从敞开的窗户吹进来,吹进我们的大脑。但是,我们不是直接忽略掉或者清理掉这些飘进来的“树叶”再去关注更重要的事情,而是把它们一个一个抓住,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它们上面。

这个实验很快就让参与者意识到,也许让大脑从各种杂事中休息一下是一件好事。大脑中的想法越是分散、不连贯,我们就越感到不安。相反,只有我们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将来只让我们自己决定的想法进入我们的大脑,才是值得的。让流动的思维停下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如果你可以保持头脑冷静,那么新的积极的暗示就可能会迅速在你的潜意识中生根发芽,并迅速覆盖旧的负面想法。想象一下,你正处在一个嘈杂的车站大厅里,广播通知不停地响起,火车进进出出,旅客们拉着行李箱发出嗡嗡的声音,外面传来出租车鸣笛和公交车开过的声音,还有许多其他的噪音弥漫在空中。这时候车站另一端的某人正在对你说话,无论你多么努力去听,恐怕都不可能听清那个人在说什么。你大脑中不停流过的想法,不论是消极的自我指责,还是关于下一次购物、晚餐、工作、交通或天气变化的日常想法,就像那吵闹的车站大厅。它们淹没了所有其他的东西。那个想对你说些什么的人可能是想赞美你或是给你一个积极的建议。但是因为你的头脑里一片噪声,你没法听到它们。所以,要想办法保持冷静。

任何催眠,包括自我催眠,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放松。首先要大脑放松,然后身体才会跟着自动放松。也许你以前看过我的或其他催眠师的节目。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催眠师经常会让被他请上台去配合表演的观众闭上眼睛,集中精力在呼吸上呢?这听起来很老套,从某种程度上说,也的确老套。但同时这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当我们闭上眼睛时,只要我们不用带有压力的思维去阻止它,我们的脑电波就会自动地从β波的活动状态切换到放松的α波状态。但可以通过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来消除带有压力的思维。有意识地跟随着呼吸的人就不再会担心怯场,也不会再担心他的车是否停在了禁停的地方。一个专注于呼吸的人会只想着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但如果他在想别的事情,那他就没集中精力在呼吸上。就这么简单。你也试试看。闭上双眼。

呼吸循环

深呼吸放松,

吸气、呼气,

重复,吸气、呼气,

想象着——

你的鼻子吸入了一股积极的能量,

这股积极的能量流到你身体的正面,

在你身体的正面向下流动,

充满你的胸腔,

你的手臂,

你的肚子,

你的腿,

直到你的脚尖上,

都充满了积极的能量,

呼气,

这股积极的能量从你身体背面向上升,

从脚后跟到小腿,

到大腿,

到臀部,

经过你的背部,

往上,

直到充满你的头部,

现在再吸一口气,

重复刚才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你能想到消极的事情吗?除了想着你的呼吸是如何通畅,你还在想其他什么事情吗?即便你只花一分钟的时间来做这种最简单形式的冥想,对,这里说的就是冥想,你也会发现,你的内心已经变得平静,肌肉也变得松弛。你可以凭自己的兴致,在有空的时候对这个练习随意扩展,例如将呼吸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你就创建了一个放松舒适的内部空间,只要你想,你也可以把一些新的暗示引入其中。冥想非常接近自我催眠。两者的区别在于,自我催眠的时候会使用暗示。冥想的目的是清空自己的大脑。在催眠中可以利用这一状态,将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期待的变化上。那些做过冥想的人,会发现它们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就能很容易地为自我催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