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系这边得知汤华有意转系,便安排与他有过多次交流的陆教授进行谈话。
陆教授开门见山地问道:“你为何想转到计算机系?是对历史不感兴趣,还是对历史系有意见?”
如此直接的提问让汤华略显尴尬,他回答道:“谈不上喜欢或讨厌,我的目标并非成为历史学家。”
“那你的目标是什么?”陆教授继续追问。
汤华一时语塞,以往记者采访时,他总能随意应付,但面对陆教授的真诚询问,他无法敷衍。然而,他究竟想做什么?或许什么都不想做吧。
“我的目标应该是复兴华夏文化。”汤华缓缓说道。
陆教授差点被茶水呛到:“你是认真的?”
汤华无奈地点点头。这是无法逃避的责任,如果他不去做,过去的记忆将被系统抹去,重生将失去意义。再说了作为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他对系统本身也充满兴趣,也不想放弃。
“那你为何先选择历史系,现在又要转去计算机系?”陆教授继续追问。
汤华认真回答:“我的决定往往不够理性。当时有出版社约稿,我可能是为了写《明朝那些事儿》才选择历史系。现在则想在互联网领域创业。”
陆教授有些困惑:“你不是要复兴华夏文化吗?为何选择创业?”
汤华解释道:“我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附属品。提升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才是根本。在现代社会传播华夏文化,需要学习好莱坞和迪士尼的经验。一个强大的经济实体能做的事情远超个人。”
陆教授似乎有些理解又有些不懂:“复兴华夏文化是个很虚的概念,如何才算实现?”
汤华思考良久,回答道:“首先是增强文化认同感,实现文化普及与传承,保护文化遗产,繁荣文化活动,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影响力,促进文化创新。”
陆教授追问:“最重要的是文化认同感吧。我仍不明白,你为何会有这样的理想?是反感全盘西化,还是对当前社会环境不满?”
汤华无法坦言是系统在驱使,只能编造理由:“这些都不重要。从历史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领先全球;从现在看,我们即将进入盛世。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结合,就像搭上高速列车,一份努力能获得双份满足感。”
陆教授感叹后生可畏:“为何选择互联网而非其他领域?”
汤华毫不犹豫的说:“只有互联网能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陆教授沉默片刻,缓缓说道:“你的想法很有远见,但也充满挑战。复兴华夏文化不仅是个口号,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确实是个强大的工具。”
汤华赞同:“掌握这个工具很重要。”
陆教授继续道:“工具或技术只是手段,真正的核心还是文化本身。你需要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不失去对文化本质的尊重和理解。”
汤华点头思考:“所以我还需要继续学习。”
两人的交流逐渐趋向平等对话。突然,陆教授问道:“对了,你为何认为现在是盛世前夕?东大一定能崛起吗?”
汤华一时语塞。这有什么好怀疑的?不已经成为历史事实了吗?哦,现在是20多年前,公知掌握社会舆论话语权的年代。
“别人能做到,我们为何不能?”汤华反问
“你说的‘别人’是谁?”陆教授追问。“欧美诸国啊。”
“你相信,那别人为何会相信?”“别人……”
陆教授总结道:“你不是要复兴华夏文化吗?如果他们连东大的崛起都不相信,又怎会产生文化认同?”
汤华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别扭,但不得不承认其中道理:“我觉得东大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他们现在不信以后也会信!”
陆教授:“人的思想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既然复兴华夏文化要成为你的理想和事业,难道不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吗?”
汤华:“当然,但人力是有极限的,我要在自身发展和文化复兴之间做好平衡。”
陆教授:“那你现在要做什么?”
汤华言简意赅地说:“赚钱,寻找创业方向。”
对于目标明确的汤华来说,陆教授知道没有说服他留下来的必要了,不过该有的好奇他还是有的,一个贫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怎么会在还没有解决温饱的情况下,怎么会有如此宏大的理想,一种矛盾的感觉萦绕在心头。
正常的零零后谁会觉得有复兴华夏文化的必要,他们只会认为我们有着5000年的文化传承,华夏的强大和华夏文化的强势一切都是应该的,浑然忘了一切必然都是各种偶然的堆积。
汤华以前也没有想那么多,可现在被小默同学逼着做事,不得不多想,毕竟把事情做好了可以加快他的学习速度,嗯,主要是文娱方面的技能,比如唱歌跳舞、画画摄影、演技等。
小默同学具有很强的读心能力,但也不是万能的,他在冥想打坐后,意念集中时,就很难被“读心”,除非他这时候的意念有很强的指向,想要联系小默同学。
出版《明朝那些事儿》肯定算他在努力做事,一旦这本书大卖,也会算他的积分。小默同学似乎正在升级,想要让汤华成为系统的牛马,还制定了beta版本的KPI考核指标。
是可忍孰不可忍,他可不想一辈子翻不了身,在汤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持下,系统改为利诱,本来想用文化传播积分兑换技能点,结果这个能力在上次升级后被它自己重置了,现在只有学习加速功能。
这些事情的发生,多少让汤华有了更多的安心,每天除了锻炼身体,又多了一个打坐冥想,同时还在学习心理知识,他要构建自己的“大脑封闭术”。
能不能做到不好说,但他每天坚持锻炼,每餐吃肉,还到医院咨询做了些调整,让他的身高很快就超过了172CM,据医生说还有上涨的空间。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包括春节放假回家,汤华发现屋顶有翻新,家里不再漏风漏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