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教授对明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明朝那些事儿》的叙事风格也颇为认可,认为它有助于传播明史。于是,他与汤华展开交流,想借此了解汤华在历史学上的深浅。如果有可能,陆教授打算引导汤华在创作中少犯一些错误。
换句话说,陆教授希望汤华能接受他的观点,并在今后的文章中体现出来。这也算是“好为人师”的一种表现吧,学历史的虽然也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但作品能够出圈还得靠运气。
汤华对此并不排斥。他认为,只要《明朝》主线和基调不变,别人的想法和观点都可以融入自己的文章。毕竟,历史就像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和想法。汤华的任务是展示历史的“美”,而不是强迫别人接受他的观点。
陆教授找汤华只是个开始。学校和系里的学生会和一些社团的人也主动找上门来,有的想把这位“风云”人物吸纳进来,有的则单纯想结识这个人脉。
可惜汤华性格内向,虽然知道多认识几个人对事业有帮助,但不知道该怎么做:是来者不拒,欲拒还迎,还是跪舔?既然不知道,那就什么都不做,然后等到好几家出版社再次找上门。
比如长江文艺,还有后来民营出版江湖里的两个大佬——沈波和路波。这两人先后进入出版行业,前者做重资产,后者轻资产。两者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制造畅销书作家,不同的是路波提高了写作的价格。
两位大波都是知名文人转型成的书商,可见写书不如卖书赚钱。性格决定命运,汤华就算知道卖书更赚钱,他也不会去做,因为这不是他擅长的东西。
汤华对路波印象不错,他后来与韩憨等知名作家合作,是个很有诚意的书商。而沈波本来是《明朝》背后的书商,拥有更强的发行能力。但现在,这两个书商大佬的情况差不多,汤华当然选择打钱多的。
定下与路波的合作,除了钱,另外就是他要打造汤华的个人品牌,而沈波只是看好《明朝》有大卖的潜力,单纯想卖书。
《明朝*朱元璋》在论坛的连载结束了,汤华的写作等级也得到了提升,可以对这卷书的内容进行修改,路波也需要时间联系出版社,安排铺货。
民营出版社大多需要挂靠国资出版社,就像后来的视频网站要想安装到电视上,就得与国资合作出买路钱。
与民营出版商合作,相当于找了一个经纪人。靠着他们在出版这个相对封闭的行业里的资源、渠道,还有人脉,这些是大多数作家没能力做到的。
时间很快到了2002年元旦,汤华盘点今年的收获,除去生活费后,还有3万存到了银行。和同学比起来,他已经非常厉害了,但要想靠这点积蓄创业,还是杯水车薪。
书籍的出版和回款需要很长时间,汤华只能等了。也有不用等的,他基于2001年7月出现的BitTorrent协议,完善了DHT协议(BitTorrent需要Tracker服务器,DHT是一种无服务器网络,没有服务器也能下载),开发了一个客户端Bitcome,并把这个软件开源发布到了水母论坛和国外开源社区。
很多人都说BitTorrent是一项伟大的技术,因为其分布式架构带来了高效的文件分发,开源、去中心化推动了互联网的开放文化,部分实现了自由共享,促进了区块链的发展。
这时,BitTorrent还在初级阶段,汤华开发的Bitcome完成度已经很高,因此显得他和Bitcome都非常出色。短时间内就吸引了众多技术大佬参与讨论。
开始还只有学校内的,后来校外一些人不知怎么知道了,也跑了过来。许多人在私信他,千度甚至向他发出了工作邀请。
汤华在论坛补充道:“我不是技术大牛,甚至不是计算机专业的,现在想要转系过去,不知道怎么操作,所以想通过这个软件证明自己的能力。如果论坛有计算机系的大佬,麻烦帮我联系下。”
这话一出口,直接炸翻了许多人。谁都想不到居然还有这种剧情。不过也有人记得汤华以前在论坛请教过他们一些问题,但这进步速度未免太快了吧?难道是从国外开源论坛copy的?
还好汤华的Bitcome开源了,仔细阅读开发文档能够消除一些质疑。疑心大的会问他一些问题,汤华挑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回复后有些不耐烦:“有问题自己看文档,要么当面交流。转个系这么麻烦吗?你们是不是计算机系的?”
有人开口:“我帮你问问,你是哪个系的?”
汤华:“历史系。”
论坛聊天室里一下静了下来。
太不讲武德了。聊天室的众神感觉非常不好,特别是汤华说他才大一。说出他名字后,质疑声音少了很多,同时还有一种被哔了狗的感觉,怎么可以是他啊。
很快就有人找到汤华的宿舍,看到他的电脑,终于有了安慰的感觉。来之前他就知道汤华贫困生的事情,没想到在这么难的情况下,还是省钱买了电脑,难怪进步这么快。
能进青华的都是天才,学习快点可以理解,出现跨专业的天才也不是一两次了。不过在学生期间知名度就比汤华高的,还真找不到几个。
《明朝那些事儿》虽然还没有出版,但互联网上对它的评价从褒贬不一,到赞誉多过批评。一开始有人拿他和韩憨的作品做比较,但很快这种声音就消失了。
两人的作品类型不一样,所在的高度也不一样。《明朝》是面向全年龄段的通俗历史读物,韩憨现在只会写青春小说,两人思想深度有差距,这不是靠写作技巧能弥补的差距。
汤华的名字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得到了加成,都知道他是一个天才。本以为是写作或历史,现在又增加了软件编程。他一次次打破了公众和社会对他的期待,想不出名都难。
可惜再出名,青华学生要转专业都得等到春季学期,现在是做不到的,他只能等下学期开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