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

这姜荣,真的让人有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爱的是,这小子真的很厉害;

恨的是,你明显知道这个小子想要干什么,你也学着跟他干同样的事情。

但同样的事情干完后,自己的结果跟姜荣的结果,就是有一种天壤之别。

对比一下姜荣的结果,自己的结果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姜荣在写论文之前,都会跟张敏学沟通,张敏学也试着跟着姜荣的思路写论文,但他写的论文,跟姜荣写的论文,真的没法比。

接着,张敏学对姜荣这篇数学论文发表意见,开口道:“关于你这篇数学论文,我的意见是投《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上。”

“啊!”听了老师的意见,姜荣倒是大吃一惊,开口确认道:“老师,你确定不是复旦的《数学年刊》,而是普林斯顿的《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

读了很多论文,姜荣自然也知道这普林斯顿大学和其高等研究院联合出版《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是“数学四大神刊”之一。

这《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创刊于1884年,由普林斯顿大学和其高等研究院联合出版。

涵盖纯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广泛领域,每年发文量不超过100篇,发表难度极高。

去年一年发文量为41篇,其中国内的机构只参与了2篇。

老师建议自己把这篇数学论文投《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姜荣真的觉得不可思议。

“能过吗?”姜荣很没把握,继续开口道:“而且,老师,我的这数学专业英语很差,我根本也完成不了这篇论文的英语翻译啊。”

张敏学继续提了一个很离谱的建议,开口道:“不用翻译成英语,直接中文原稿投递。”

“啊?”

听了老师的话,姜荣觉得很不可思议。

姜荣觉得怎么老师比他都叛逆?

一个本科生独立完成的数学论文,还直接用中文投稿“数学四大神刊之一”,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啊!

“老师,您是把我当成数学妖孽天才了啊!”

“我是一个文科生啊,我高考数学拼了老命了,也只考了150分啊!”

“我能考满分,只是因为高考数学只有150分,它再多一分,我就不是满分了!”

姜荣觉得老师张敏学在开玩笑。

如果是经济学,老师让自己挑衅一下西方权威,姜荣还有点信心,但这数学?

姜荣一个文科生啊!

张敏学笑了笑,开口道:“试一试又没错。”

“别等了,回去把你的论文上传到arXiv,然后投给《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

“记住,用中文投!”张敏学认真补充了一句。

张敏学没有跟姜荣说的是,他在把姜荣这篇论文当成一种试探。

如果西方“有眼无珠”,很是高傲的把姜荣的投稿拒稿了,那张敏学对西方学术最后的一点敬畏,也会烟消云散。

他就可以毫无畏惧的跟大家一起,依托姜荣,建立起一种“东大经济学”。

姜荣忙着经济实践,想要通过“荣滨传媒”的成功,给他的经济学理论提供实践支持。

但张敏学和其他几位经济学教授根本就不在乎“荣滨传媒”,他们在乎的是姜荣论文中展现出来的一种新解释、新指导。

这种新解释、新指导,让他们看到了新经济学的希望。

但如果姜荣的这篇数学论文过稿了,还是以中文形式过稿了,这说明西方学术还不是一推就倒的腐朽和傲慢。

那他们想要依托姜荣建立“东大经济学”这件事,还要谨慎一些。

......

宿舍里,姜荣浏览着《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的官网。

这官网都是英文,一看,就有一种不明觉厉的高级感。

而自己要给它投一篇中文稿件,姜荣觉得不可思议,又觉得十分刺激、十分热血。

姜荣上传了自己的论文后,很激动,他觉得如果对方拒稿了,那自己来一场“莫欺少年穷”的打脸逆袭,成为一个妖孽数学天才,却始终跟《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对着干。

这一定很爽的。

而如果对方接稿了,《Annals of Mathematics(数学年刊)》出现一篇中文期刊,好像也挺爽。

上传了自己的论文后,姜荣笑着自言自语道:“哈哈哈!怎么可能接稿,我这投中文,本身就是挑衅他,也不知道老师到底在做什么打算。”

......

而在姜荣投递了论文后,王滨和费子炎趴在电脑前,再次看完了一遍新剪辑的短剧。

这一次的短剧,费子炎很大胆地添加了很多不合常理的新东西。

费子炎觉得这些新东西很好,又觉得这些新东西很不好,他害怕姜荣批评他,想要删掉,又不舍得删。

看完短剧后,王滨和费子炎两人对视了一下,开口道:“哎,我觉得这次肯定又会被姜荣打回来。”

“不管了,发给他吧,有问题再改嘛!又不是第一次了!”

王滨和费子炎已经有点被姜荣的批评PUA了,两人对姜荣有一种莫名的害怕。

......

宿舍里。

姜荣盯着屏幕,认真地看着短剧。

站在姜荣身后的其他四个人,大气不敢喘地等待着姜荣的“审判”。

宿舍的气氛很凝重。

终于,姜荣看完了最后一集!

“不错!不错!很不错!”

这一次的短剧终于让姜荣满意了,虽然做不到《哪吒2》那样惊艳,但通过共情,真的把“小蜗瓷砖”拍活了。

姜荣坐在电脑前,拉动着鼠标,继续看着短剧里的一些细节。

姜荣一边看着,一边开口道:“一些细节修改一下,就完美了。”

“这八集短剧只是开始,只是我们把这个孩子生下来了。”

“接着,我们还要继续拍,把这个孩子拍活。”

姜荣说了一大堆,一直没听到后面有人说话,姜荣莫名觉得后背发凉。

姜荣转头,看着身后的人都盯着他,而且眼神怪怪的,姜荣有点莫名害怕,开口问道:“你们看着我干嘛!”

“哥,真的行了吗?”四个人瞪大眼睛,异口同声地确认道。

姜荣开口问道:“你们觉得哪里有不满意的吗?”

“没关系,有不满意的我们可以改,我们都失败了这么多了,不差这一次了。”

“不过我个人觉得很不错。”

姜荣说完,看到身后一个名叫时年安的负责摄影、剪辑和配音的同学擦了擦眼泪,姜荣有点懵,开口问道:“怎么哭了!”

“哇!哥啊,我的亲哥啊!”

负责团队包装和宣传运营的常宇涛直接扑在了姜荣身上,像是死了亲哥一样大哭。

王滨和费子炎也掩着面,小声地啜泣了起来。

“哎!”姜荣叹了一口气,真的不容易啊!

一开始,带着四百万的团队可是足足有二十八个人呢,再加上期间其他进进出出的人,这个团队已经来过有五十多人了。

现在加上姜荣和宋婉,也只剩下他们六个人了。

公司里的钱早就烧没了,支撑公司拍完这部剧的钱,还是宋婉偷偷塞钱的呢。

姜荣开口:“十月怀胎,这个孩子在你们手中诞生了!弄点‘存稿’,就可以发了。”

“接下来,就是找生产‘小蜗瓷砖’的代加工工厂了。”

“记住,一定要确保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