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规划:深圳医院建设与城市未来
- 孟建民 韩艳红主编
- 3051字
- 2025-04-11 06:02:55
十年探索,硕果累累
受访者韩艳红 深圳市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主任
深圳市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以下简称“新筹办”)是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2008年11月,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深圳市卫生局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2009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2010年3月更名为深圳市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单位人员编制23名,负责新建医院建设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以及新建医院各种实验室、专业科室的设置规划、医疗器械购置以及医院规章制度的制定、人员引进的组织协调等工作。
自成立以来,新筹办负责前期筹备的医疗卫生项目均顺利推进,为深圳市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以下是对深圳市新建市属医院筹备办公室主任韩艳红的专访。
记者:请问新筹办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成立的?
韩艳红:过去,深圳市医疗资源尤其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为数不多的几家公立三甲医院主要集中在“关内”地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新筹办挂牌成立,负责市属新建医院前期筹备工作,包括立项、选址、用地规划、地质初步勘查、地质灾害性评估、环境影响性评估、交通影响性评估、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等工作。同时新筹办还协助指导其他新建医院开展前期工作以及与发改委、规划国土、建筑工务署等部门的协调工作。
新筹办成立初期开展了新安医院(现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宝荷医院(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新明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肿瘤医院(现吉华医院)、深圳市口腔医院、深圳市医学科学研究院6家新建市属医疗卫生机构的筹备工作。目前大部分医院已经投入使用,“十二五”“十三五”又有一批医院立项,如深圳市新华医院、第二儿童医院、第三儿童医院、沙井片区新建综合医院等,分布在深圳的各个区。
2017年2月起,我们对口帮扶筹建汕尾市与河源市两家大型公立医院,都是800床规模,每家总投资16亿元,是深圳建市以来对外援建的最大单体项目,本次援建属于“交钥匙工程”,建好后直接交给运营方。
记者:新筹办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的职责是如何划分的?
韩艳红:深圳市政府投资项目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建设,新筹办负责市属新建医院前期规划设计工作,完成施工图概算工作后,交给工务署具体实施,项目竣工后交回卫计委,2013年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成立后,交到公立医院管理中心负责运营。
经过政策调整,新筹办在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后交到工务署,鉴于医院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新筹办把项目方案设计放在可行性研究的前面开展,新筹办做好方案设计、可行性研究,待可行性研究取得市发改委的批复后再交到工务署,如果已经确定了运营单位,运营单位与工务署一起完成二级流程设计后再进行下一步建设,二级流程做好以后再做概算、施工图。
项目移交工务署以后,新筹办会继续进行监管,未经新筹办确认,设计不得随意更改,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和验收,项目投入使用后效果较好,有两家医院的方案设计获得了中国医院建设优秀方案奖。
记者:深圳这种集中代建的管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随着市场化发展的进程,如何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深圳有怎样的改变?
韩艳红:2002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集中代建管理体系,即将原有各职能局基建办的职能统一归口到新设机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管理,从而在政府内部成立了一个专业化的建设管理职能部门。
政府集中代建模式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廉政风险的防控水平,深圳市公立医院的建设资金全部由政府投入。我觉得“十三五”以后,深圳经过这批大规模的医院建设后,医院建设步子将逐渐放缓。而且深圳市正在尝试探索市场化代建,2017年,深圳市福田区出台了《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试行)》,探索市场化代建。如果推行市场化代建,我想工务署的工作职能会发生新的改变。
记者:市属医院筹建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韩艳红:最大的困难是用地和运营单位难落实。
用地困难,一是用地权属复杂,二是用地面积不够。有些项目用地权属清晰,推进速度会比较快,也比较顺利。但有些规划用地则存在很多问题,有些项目因为权属问题导致拆迁困难,有些项目用地复杂,比如某个项目用地中间有市政路网,导致医院“开膛破肚”,有些用地靠近加油站或高压线,导致项目迟迟不能开建。深圳经济发展迅猛,人口急剧增长,医院建设用地很紧缺。在紧张的用地上提升床位数,导致深圳市内的医院建筑容积率非常高。
新筹办刚刚成立时负责的6家医院在前期筹备时都没有确定运营单位。2014年9月,深圳市政府启动“三名工程”,面向全球引进名医、名院、名诊所,以提高深圳市的医疗水平,并把大部分新建医院委托给名院、名校运营管理,所以后来引进的运营管理团队与原来的建设前期规划有些脱节,项目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在后面的建设当中能够避免。
记者:在没有运营单位的情况下,做前期规划一定很难,这个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韩艳红:医院建设是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运营单位介入得太晚,等于没有建设目标。为了避免盲目性,新筹办在前期规划时尽量使建筑设计方案的适应性更广,运营单位确定后,稍微进行调整就可以运行。
在没有运营单位的情况下,新筹办在筹备之初要充分体现业主意志,从业主角度进行规划。当时几个项目的负责人都是抽调的各医院的科主任,有医学教育背景,从事过医疗业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比较了解工程设计,具有医院工程建设经验。我们也积极组织项目负责人到全国各地医院进行考察学习。通过这些努力,这几家医院的前期规划建设总体上看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记者:医院的交通规划需要多部门配合,对于这个问题,深圳是如何解决的?
韩艳红:深圳大型医院的交通拥堵对全市的交通状况是有一定影响的,其深层原因有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早期规划建设滞后导致停车位不足以及人口急剧膨胀、车辆大幅增加等原因。医院停车难的问题除了医院自身的问题,还有土地资源紧张、周转率较低等原因,并不是医院简单地增加停车位就能解决的。
对我们来说,在医院前期设计中,交通咨询部门提早介入了解医院用地周边的道路现状、交通条件,以便及早规划,尽量把出入口设计得更加合理,与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的关系做得更协调,更有利于交通疏解。
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深圳市研究了医院停车机制。一是确定了深圳新建医院病床与车位比由原来的1∶1提高到1∶1.8,在地下用地复杂的情况下,目前市属新建医院能达到1∶1.4。二是利用经济杠杆调节,各大医院实施差别化医院停车收费标准,通过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减少非就诊车辆占用医院停车资源,提高医院停车周转率。三是设置即停即走车辆专用通道,使院内车流更加通畅。
记者:请您概括一下新筹办十年来取得的成绩。
韩艳红:在深圳医疗资源配置总量缺乏的情况下,新筹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建了几家不错的医院,投入使用后充分发挥了政府投资效益,也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是从无到有,很多医院从一片荒地变成现代化医院,我们的工作人员也从没有任何经验、一切需要自己摸索的门外汉变成了经验丰富的医疗建设专家,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二是新筹办是深圳独有的医院筹建专业机构,在医院的规划布局、建设方面的专业性意见给卫生主管部门提供了很大的技术支持。
三是培养了大量的医院建设人才,新筹办创立初期的项目负责人经过十年的实践演练,已经成长为医院建设方面的专家,他们有的继续在新筹办负责项目筹备工作,有的在已投入使用的医院继续为医院的二期建设或改扩建服务。
总体来说,这十年有经验也有教训,新筹办为深圳的医院建设做了很多贡献,总结过往,更有利于做好今后的医院筹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