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落点

  • 代码核心
  • Modem.w
  • 2614字
  • 2025-06-07 22:17:52

轰——!

螺旋状构型被贯穿的那一刻,整个污染空间开始崩塌。魔天最后一击用的是穿刺弹,而蓝舟的导轨炮在一瞬间同步完成引导干扰。

他们花了23分钟完成任务,远远超出了预计时间上限。但污染核心被净化了。

空间结构像玻璃一样从内爆碎,化作幽蓝颗粒在半空悬浮,就像一场······一场安静得过分的蓝色降雪。

蓝舟靠在满是裂纹的水泥墙上,机甲外壳被划出一道道光焦痕,HUD上的延迟毫秒数直接爆红。

魔天半跪着从废墟边站起来:“啊,卧槽,头疼……我还没疯。不过疯的快了。”

蓝舟偷笑:“放心,到时候我会替你收尸。”

魔天不屑地骂了一句:“滚。”

[污染源净化进度:97.2%]

[残余精神投影碎片监测中……]

[警告:识别到无编号类意识体试图接入信道]

蓝舟的语气迅速严肃了起来:“喂,你看到了吗?那个指令弹窗。有个东西没被打碎。那你选?”

魔天沉默几秒,没有回话,而是选择了快速清场程序。

机甲腿部的小型压缩器发出“咔哒”一声,启动了空间粒子烧灼封锁。剩余的数据碎片在高频轰鸣下飞快蒸发。

“我不想留目击者。”魔天低声说,“哪怕是意识记录。”

“好。”蓝舟点头,“那我们也别留下自己。”

“······好好好。”说着魔天拔出了腰带上插着的蓝白相间的动能手枪,枪口指向了蓝舟。

蓝舟瞬间认怂了:“执行者大人我错了!呜呜······”

“好啦好啦,”魔天将手枪插了回去,“走吧。不然我们两人就真的留不下咯。哦,你那用硫酸泼我的计划也就胎死腹中咯,嘿嘿嘿。”

两人启动隐形飞行程序,向着宁城基地的回归落点滑翔而去。

云层稀薄,东边微光。机甲如飞机起飞般滑入预设轨道。污染核心被击穿的瞬间,空间像一面绷紧的鼓膜猛然炸裂,迸出了蓝色的火焰。光焰退去,任务完成提示迅速在HUD上亮起:

[编号 T3294 / T1761:任务完成]

[污染净化率 97%]

[环境稳定率低,建议立刻启动返航]

[返程目的地:宁城县地下基地,编号F-2]

魔天深吸一口气,收起轻型导能枪,点头:“回家吧。”

蓝舟已经启动了回程接口:“不回不行,今天早上咱们要打扫卫生。”

他们在隐匿状态下穿越城区边缘,仅用18秒便落回宁城县旧工业区深处的一个荒废地下泵站外侧。

机甲加速跃回宁城县北侧,基地的平台缓缓打开,一条如螺旋骨架构成的引导通道将两人吸入。

基地内灯光默认关闭,只有薄薄蓝光自地面透出。无人维护,一切自动完成。

[主武器组,已经自动收纳完成]

[核心战术处理器,已离线]

[身份编号...已切换到隐匿状态]

[机甲外骨骼冷却同步启动,进度0%]

两人并排站在平台中央,静默等着机甲自动转换形态。冷却完成后,金属蓝与战术黄的装甲流动如液体般褪去。

蓝舟伸了个懒腰:“我可不想又从教学楼后门翻进去……你早点收拾东西吧,今天我家里没人,我就在基地里小睡一会。”

魔天抬起左手看了看自己的同步手环,冷静点头:“我回家了。”

清晨4:02

落地程序完成,魔天的机甲静默降落在宁城县南郊一处偏远水泥公路旁。没有人注意到这个“不合逻辑”的点位。蓝舟已经先行从另一条线路潜入学校。

魔天独自一人,穿着灰色外套、帽檐压低,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的书包已经提前藏好,手里提着一袋从自动售卖柜取出的“红烧牛肉面”泡面袋,用作掩护。

走过拐角时,街口暗巷中,突然传来女孩的尖叫声。

“放开我!我没钱了,真的——”

魔天没有回头。继续走了两步,然后缓缓转头,看向巷子。

三个男青年,一人持刀,一人拽着女孩的背包,另一人戴着耳机站岗。

他走进去了。

那三人先是警觉,然后看见只是个学生,便肆意起来。

“你谁啊?赶紧——”

话没说完。

黑暗中,“啪”的一声极小的脉冲弹释放,像一束极短的光划过地面——其中一个人应声倒地,瞳孔涣散,尚有呼吸。

另一人刚拔刀,便被飞出的精神干扰钉精准命中肘关节,当场失去知觉,武器落地。

最后一个“站岗的”还没反应过来,便被踢倒在路边的废旧轮胎堆上。

魔天站在他们中间,没有一句废话。他没有使用机甲——只是半解封状态,仅启用两级精神控制辅助模块。

女孩躲在角落瑟瑟发抖。魔天看了她一眼,轻声道:

“你没事吧?”

她点点头,哆哆嗦嗦地说:“你是……警察吗?”

魔天没有回答。转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继续向家中走去。天快亮了。

清晨6:10

杨慧:“青?该起床啦,10分啦。”

魔天:“好好好!正在穿衣服ing。好啦好咯”

清晨6:27

魔天和蓝舟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准时出现在教学楼后门口。

蓝舟手里还提着两瓶热豆浆,从食堂门口翻墙出来的。

“你昨天晚上的飞机餐咋样?”

魔天斜着看了他一眼:“我猜你点的是豆沙包。”

蓝舟把豆浆塞进他手里,一边咬着馒头一边说:“你真无聊。”

“别废话,咱两人今天打扫卫生,快点拖楼道去,不然?不然你就写检讨吧。”魔天平静说,有一丝窃喜。

蓝舟叹了口气:“哈啊——明明是上了一晚班的英雄,却还要扫地写黑板……我们可太了不起了。”

早上7:20

那片刚刚结束污染清理的废弃工业园区,围挡已经拆除,裸露的地表泛着暗褐色金属锈斑。

几辆标有“蓝恒实业”的施工车停在旧水泥路上,车身崭新,像刚从广告模型里开出来的一样。临时指挥板房搭起了,电源接上了,宣传喷绘也挂上了。

蓝白底的巨幅布标上印着新项目的名字:

“星澜湾·生态人居试点区”

“依山傍水、城市更新典范”

不到24小时前,这片土地还列为“高危限制进入区”;

现在,它是“城区改造重点推进项目”。据说,这块地的开发审批,仅用了六个小时——包括环保、住建、规土三道流程,全绿灯通过。

三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人在工地边交谈,表情轻松:“这效率,要放在以前,少说也得排队两个月。”“上面现在抓新基建投资,谁拿得出项目谁赢。”“老工业带嘛,没人关注,成本低。”

他们说话时,远处几台打桩车已经开始启动预热。风从半塌的老厂房吹来,带着说不清是灰还是油味的味道。

“对了,前期工人那边没问题吧?”

“有几个人说被拖了工资,在闹。昨晚让人盯着了,微信群都控了,估计也闹不大。”

“尽快清场,别出视频。”

“放心。绝对没问题。”

他们转身走进板房,身后的地表上,一道极浅的、肉眼难以察觉的精神波纹正顺着地缝缓慢扩散。像某种没有语言的低语,在碎裂水泥和管道残骸之间回响。

地底深处,一枚未彻底摧毁的污染核残片仍在缓慢蠕动。

它沉默,却正在“观察”,像是在等待再次生成的机会。

与此同时,几公里外,电视台的县电视台播报员正用明亮的语气念着今天的早间要闻:

“我县东南片区更新项目‘星澜湾’今日正式启动,作为青东省示范型生态社区,将打造智慧居住、绿色交通与景观融合的未来城区样板……”

阳光从播音室窗外洒进来,一切看起来干净、明亮、值得期待。

但在某些无法监测的频段里,已经不再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