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朝天门码头
- 红楼:开局撞上秦可卿
- 奋七
- 2234字
- 2025-05-17 12:00:29
时光荏苒,一眨眼来到了九月初。
期间,办完寿儿,喜儿丧事,接着是中秋节到来,宁荣两府阖家欢乐,偏偏这时候,西府的贾宝玉节后身体不适,惊动贾母等人,而贾璎拜师事情,被迫再次拖延。
贾璎深切感受到了贾母对贾宝玉的溺爱,贾母的这种感情能影响到周围一众女眷们心情,不愧是府邸老祖宗称呼。
九月的天气,温度降了不少。
那阳光穿透薄薄的云层,洒落在青石板上,留下斑驳的摇曳光影。
宗祠院内古树苍劲挺拔,树叶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
房舍屋檐下几株桂花树花香四溢,芬芳袭人。
曲径通幽的长,两侧的红柱上雕刻着祥云,显得古朴而精致。
廊柱间的彩画讲述着往昔的战斗场面,人物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走出画卷一般。
远处的假山,苔藓斑驳,奇石林立,仿佛是守护者,静静地守望着这一方天地。
贾璎站在窗下遥望片刻,叹了一口气,满腹心事坐回书案。
眼下,在秦可卿身上毫无进展,这是何等的气馁!
好在他在宗祠抄书一段时间了,学业进展神速。
他已经抄完《论语》,《孟子》两书,接下来是《大学》,《中庸》。
另外,准备的拜师礼已经完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等那珠大奶奶愿意写一份推荐信。
到时候,他……。
正思索时候,忽然,外面传来敲门声音。
“咚咚!”
紧接着咣当一声响,门被推开,宗祠庙祝贾敕含笑走了进来。
贾璎急忙起身施礼,“敕大爷!”
贾敕含笑摆手,径直在堂下太师椅坐了下来,朝走过来的贾璎笑道:“出事了!赖总管捉住贾琛和歌姬在会芳园花园偷情,这贾琛家的一哭三上吊,当场吵闹起来,呵呵!这贾琛丢尽了脸面。”
贾敕连连摇头不已,一副幸灾乐祸样子。
无他,这贾琛原本是他的手下,骤然提拔为宁国府管事,没了以前热情对待贾敕,让贾敕心里很不高兴,多有怨言。
如今,贾琛出了事情,贾敕自然高兴坏了。
“璎哥,等贾琛丢了差事,由你来接手,我是非常看好你的。”贾敕含笑瞅着贾璎。
贾璎含笑摆手,“敕大爷,我还要读书呢!”
贾敕皱眉,“敬老爷的嘱托,你难道忘了吗?”
这焦大嘴贱,告诉了贾敕当初贾敬离开前交待的事情。
贾璎连连摆手,“没忘,不过,我纵然有心,也难以劝说蓉哥儿。”
贾敕点头,笑道:“所以,璎侄,你躲在这里忙里偷闲了。哈哈!”
……。
等贾敕前脚离开宗祠,贾璎后脚也离开了。
不多时,焦大气喘吁吁跑了进来,不过,他这次扑了个空。
焦大一脸沮丧坐在房间门槛上,双眼深处是遮不住的失望之色。
“他娘的!没了璎哥儿在背后指点,这……。”
焦大黑着脸骂娘,面露焦虑之色。
等过了一阵子后,他长叹一声,颤巍巍起身关了门,佝偻着身体回隔壁休息了。
……。
贾璎出了宁国府,看了天色一眼。
此时离黄昏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去后街贾芸家走一趟。
自从贾芸替贾璎操办丧事之后,贾璎专门在大街租了一间铺子,让贾芸做芝麻油生意。
这铺子开张一段时间了,生意非常冷清,不过,让贾璎真正了解到了贾芸和卜氏的为人。
卜氏为人正直,性格懦弱。
贾芸不甘清苦,上进心很强。
铺子的账本,清清楚楚的,两人安守本分。算起来,正适合为他贾璎所用。
眼下,该让两人见识一下真正挣钱的法子了。
来到后街,贾芸家小院的门锁着。
贾璎便绕路来到铺子。
这铺子离宁荣大街有些远,五里之遥,到了地方,天色黑了下来。
贾芸母子正要关门,见贾璎过来,两人急忙把人请了进来。
卜氏尴尬回禀着今天生意,脸面颇为赧然。
一天下来,才三个买家,生意确实难做。
贾璎听了之后,含笑摆手安慰卜氏和贾芸两人一番,便说了打算,这铺子生意退了,以后在家中磨芝麻油。磨好的芝麻油由贾璎负责出售,每月给两人各五两银子报酬。
此话一出口,让卜氏和贾芸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之色。
“说实话,这生意是我谋划的其中一环,并不挣钱。挣钱的是另外的一个生意。等另外生意挣了钱,我希望五嫂子和芸侄能够遵守诺言,不要告诉任何人底细。如何?”贾璎含笑询问。
卜氏,贾芸两人回过神来了,两人一脸迷茫答应下来。
贾璎一笑,“好!就这样说定了!明日,你们就从铺子撤回来。”
……。
神京,东城。
朝天门大街横穿整个东城。
朝天门大街东部起端,二百米外,有一大码头,朝天门码头。
京杭大运河直达朝天门码头,南来北往的大船密密麻麻停靠在码头两边,不计其数。
整个东城,也只有这里最忙碌了。
整个码头,日夜都有大船停靠,货物卸下,背夫们人影川流不息,日夜在码头忙碌着。
南来北往的商船和客船,纷纷停靠在码头,行客人流如织,熙熙攘攘。
靠近码头不远处的那大街一排流动的吃食摊位,青烟袅袅,火焰腾腾,背夫们和行客笑声,摊位小贩喊声等充斥着整个大街,喧喧嚷嚷,烟火味十足。
临近中午,一辆马车缓缓驶了过来。
一名仆人打扮的小伙从车辕跳下,把马车停在了路边。
接着,一名面相丰俊少年下车,背着双手上前踱步,翘脚朝大街深处张望。
贾璎朝大街张望一番,回头朝跳下车的贾琼吩咐,“去里面瞧瞧,地方被占没有?”
来这里,贾璎提前做了功课,朝向朝天门漕帮缴了摊位费,五两银子,可摆摊一月。
贾琼答应一声,立即飞奔去了。
这小子像是出笼的神兽,样子颇为激动。
很快,贾琼跑了回来,告诉贾璎无人抢占他们地方。
贾璎一挥手,招呼贾琼,壮儿两人赶车前行,他跟在马车后面,双眼好奇打量大街两边的摊位。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里是小吃一条街,人声鼎沸,攘来熙往,非常热闹。
臭豆腐,炊饼,灌汤包,小笼包,面食……贾璎甚至看到有厨子用铁片削面,掉落大铁锅之中,手速快如闪电一般。
大铁锅热气蒸蒸,眨眼间,面飘了起来。
那一旁打下手的小伙子正在用竹篓子快速捞另一边的熟面。
摊位坐满了客人,大家翘首以待,齐齐望着大铁锅。
这是著名面食刀削面了,没想到眼下已经有了。
贾璎看了几眼,心中惊讶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