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卫生间的镜子前,钱洁帮万萧整理衣服,说:“人靠衣装马靠鞍。”

“打扮的再漂亮,不还是打工的。”

“就算是打工的,咱看起来也不能和别人一样。”

“我要走了。”万萧抱了钱洁一下,说:“第一天上班,迟到不好。”

万萧和钱洁结婚这几年,没去过钱洁家的厂子。出电梯后,万萧输好导航,骑上电动车,出发上班。

半个小时后,导航提示万萧到终点了。万萧骑车进厂,把电动车放在车棚里。他向员工打听,问钱总的办公室在哪里?员工指着一排平房说:“最左面的房间。”

万萧走过去,敲敲门,没人回答,推开门后,发现里面没人。他点着一根烟,默默地在门口等待。八点半,钱洁的弟弟来了,热情地说:“姐夫。”

万萧跟着钱洁的弟弟进到办公室,钱洁的弟弟烧上水,沏好茶,给万萧倒茶。万萧不好意思喝茶,僵硬地坐着。

“姐夫,喝点热茶水,暖和暖和。”

“我先去看看工作的地方。”

“不着急。”

万萧端起杯子,喝净后,钱洁的弟弟还要给万萧斟茶,万萧用手盖住杯子,说:“还是先去看看工作的地方。”

在厂子的院子里有一辆方盘车,钱洁的弟弟说:“这是发货的车,如果需要发货,去仓库装货、开发票,装好后,联系大车,问他们的位置,把货送到大车上就行。”

“什么时候发货?”

“一会儿我把你拉进销售群,销售有需要发的货,会在群里发消息。如果害怕群里消息看不到,可以加销售的好友,让他们给你单独发消息。”

“还是按照以前的规矩吧!”

“都行。”钱洁的弟弟说,“有事儿给我发消息、打电话都行。”

“好。”

万萧刚进群,改完群名称,就有人@万萧,说下午四点要发货。

万萧回复:好的。

“仓库的地址在哪里?”

“我一会儿发给你。”

万萧收到地址后,去办公室,说:“我先去仓库熟悉熟悉。”

“好。”

万萧驾照类型是手动挡,但在驾校毕业后,他开的车都是自动挡。刚上路时,万萧在慢车道,回想着驾校教练教的内容。

十五迈换二挡,二十五迈换三挡,三十五迈换四挡,四十五迈换五档。万萧嘴里一边重复,一边操作,终于战战兢兢地来到仓库。

老厂、新厂的销售都在这个群里,仓库的位置在新厂里,生产区正对面。

仓库进门处有一间小屋,小屋上有一扇小窗,方便库管和外来人员沟通。万萧从车上下来,进仓库。

库管五十多岁,正坐在小窗前看手机,看到万萧进来后,放下手机看着万萧,问道:“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新招来发货的,过来熟悉熟悉环境。”

“没什么熟悉的,什么时候拉货,拿着提货单来。”

万萧点点头,开着车回到了老厂区。停好车后,他给钱洁的弟弟发消息,问:提货单在哪里领?

钱洁的弟弟打来电话,说:“是不是库管说要提货单?”

“对。”

“我给他打电话。”

钱洁的弟弟说完后,挂断了电话。

下午三点,万萧去仓库装货时,库管的态度还是嚣张,但在行为上让了步。

“跟我进来吧!”老头没好气地说。

万萧跟在老头后面,说:“这二十箱是要发的货。”

仓库里有专门的两轮小推车。万萧把货放在小推车上,三箱一趟。万萧负责把货运到车旁,老头负责装车。最后一趟运完后,万萧开始装车,老头去小屋里开单子。出来时,他问万萧:“你和钱总什么关系?”

“没什么关系,我就是个打工的。”

“打工的?”老头语气里充满疑惑,说:“小钱总专门给我打电话,说以后你来装货,我都要装车。”

老头笑着递给万萧一根烟,说:“跟我说实话。”

“我就是打工的。”

老头一改态度,说:“从我在这儿上班,没有十个、也有八个发货的,我什么时候装过货,以后自己来装车。”

万萧从老头话里听出老头在这里干了好多年,资历老。万萧没再说话,开车去发货。

装车地不算远,在工业园区里,开车二十分钟就到了。万萧到酒瓶厂后,看到工人正在用叉车正在装酒瓶。他把车停在一边等待,大车司机看到万萧,问:“发到哪里?”

“河北。”

“把货卸在托上。”

万萧把货卸在托上,叉车工问:“多少件货?”

“二十二件。”

叉车工打开手机,让万萧付二十二块钱。叉车工见万萧愣在那里,说:“这是叉车费,所有人都要付。”

万萧这才打开手机付款。付完款后,大车司机说:“把单子给我。”

万萧从车里拿出单子,给司机。

“你是新来的吧?”大车司机问。

“对。”

“你留我个的电话,以后方便联系。”

司机说,万萧记。记下来后,大车司机说:“没事了,走吧。”

万萧笑着点点头,开车回去了。

刚到厂子,钱洁的弟弟让万萧去办公室,说:“姐夫,感觉这个活怎么样?”

“挺好的。”

“还能适应?”

“能适应。”

“发货一般会在六点之前完成,如果没人说六点之后发货,你六点下班,早上八点上班。”

钱洁的弟弟倒好了茶水,端起后喝了一口,问:“库管是不是干了很多年了?”

“十多年了。”钱洁的弟弟说,“老头仗着资历老,总是欺负发货的。”

万萧点点头。

“他今天没欺负你吧?”

“没有,还帮忙装货了。”

“前段时间来了个小伙子,干了没几天,和老头大吵一架,当天晚上给我打电话,说第二天不来了。”钱洁的弟弟喝了一口茶,说:“我一直想换了他,我爸不让,说这是老员工,是活化石,照顾好他能给员工留下好印象。我反对他的观点,人家来干活是挣钱的,挣到钱了,赶都赶不走,何必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

万萧没说话,低着头喝茶。

“姐夫,你要是不嫌弃,上下班开公司的方盘吧!”

万萧连连摇头,说:“说:“不用,这儿离家不算远。”

“冬天太冷了,开车总比骑电动车舒服。”

“骑电车习惯了。”

钱洁弟弟见万萧这么说,也没再劝。

“今天没什么事了,下班吧,姐夫。”

“不好吧?”

“权当试岗了。”钱洁的弟弟说,“车里有一张油卡,车没油了,用油卡加油。”

“知道了。”

万萧脱下干活穿的衣服,换上自己的衣服,去车棚里骑着电动车回家。

到家时,母亲带着万虹琦在客厅玩,钱洁在厨房做饭。万萧看到万虹琦,眼睛亮了,问:“闺女,想没想爸爸?”

万虹琦站在原地,手里抓着弹力球看着万萧。万萧换好衣服,去卫生间里洗手洗脸,出来后坐在地毯上,陪万虹琦玩。

“吃饭啦!”

万萧起身,去厨房帮忙端菜,母亲说:“你们先吃饭。”

钱洁很快吃完饭,替换母亲。母亲吃了几口饭,说吃饱了。万萧在厨房刷碗,母亲换好了衣服,说:“我先走了。”

“在这里住吧!”万萧举着双手,从厨房走出来说。

“我回去给你爸做饭。”

“把饭给我爸打包回去。”

“我闷上米饭了,回去炒个菜,很快。”

“路上慢点。”

“知道了。”

万萧刷完碗,坐在地毯上,问钱洁:“妈怎么给孩子送回来了?”

“妈说孩子大了,好看了,让我看,她出去找份工作,说趁着还能干,再挣些钱。”

万萧面无表情,站起身来,出门去抽烟。他在楼梯间坐了很久才回去,感觉精神支撑不住身体,无力地瘫软在床上。

生活渐渐地进入了稳定期,万萧除了每个月给自己留三百块钱的买烟钱,交过房贷后所有的钱都交给钱洁,维持着家庭的运转。

元旦过后,工作逐渐忙了起来,有时候一天要发六七趟货,甚至更多,上午下午都有。万萧逐渐喜欢上这份工作了,每天开车在路上,放着音乐。虽说忙了一些,但也能苦中作乐。

下班后,万萧在家吃完饭,会去人多的地方摆摊,卖一些小玩具或是挂件。每天挣不了多少钱,十块钱已经到头了,但万萧还是会坚持去。他觉得下班之后闲着也是闲着,做事就比在家强。

万萧在电动车前,不停地搓手。他感觉口袋里有震动,掏出手机,是古琦打来的电话,问:“最近忙什么呢?了无音讯。”

“摆摊。”

“在哪儿呢?我去找你。”

万萧把定位发给古琦,二十分钟后,古琦开车来了。

“怎么练摊了?”

“补贴家用。”

万萧从口袋里掏出十块钱的烟,递给古琦。古琦接过烟后,问:“咋抽上十块钱的烟了?”

“省钱。”

古琦不可思议地看着万萧,万萧看到有人,吆喝道:“配饰,配饰。”

橘黄色的灯光照在桌上摆放着的小玩具和挂件上,古琦感觉一瞬间大脑和外界的连接中断。古琦缓过神后,没有说话,陪着万萧一起吆喝。

冬天的九点后,大街上没什么人了。万萧收拾东西的时候,古琦从车里拿出一条只抽了一盒的烟,放在了万萧装配饰的袋子里。

万萧没注意到,他现在只想回家暖和暖和,因为冬天的夜晚真得寒冷。

把车子停在车棚后,万萧左手拿着袋子,右手拎着桌子,走进楼道。当他用左手按电梯时,看到了袋子里的烟,他知道是古琦放进去的。当电梯门打开后,他去楼道抽烟。他突然感受到自己好像没有太多情感了,情感仿佛是一把利剑,随时会贯穿他的心脏。只有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感情,他才能情绪稳定地生活下去。

这时,钱洁带来电话,万萧没接。万萧用钥匙打开门,钱洁过来帮万萧把东西拿到房间。

“我记得家里有烟,怎么有买烟了?”

“在家抽十块钱的烟,工作上遇到人发贵一点的烟。”

“洗洗脚,早点睡觉。”

“万虹琦呢?”

“白天没睡觉,你走没多久,躺在地毯上睡着了,我把她抱回房间了。”

万萧洗完脚,回房间睡觉。

母亲把万虹琦送来后,钱洁和万萧分房睡了。万虹琦睡觉时间不固定,经常是白天睡觉,晚上一夜不睡,刚开始的几天,万萧常常一夜不眠,后来分房睡了。

早上,万萧正在吃面条,公司销售打来电话,说客户说早上九点有一趟车,让把货发过去。

万萧说行。

销售说尽量早一点去。随后,发来了装货地点。

万萧吃了几口饭,急急忙忙去公司。上车后,万萧先放上音乐,然后去新厂拉货。到仓库时,老头正在门口抽烟。万萧说拉货,老头点点头。

万萧拉第二趟时,老头抽完烟了,坐在小屋门口的板凳上,问:“你是钱总家闺女女婿吧?”

“是。”

万萧和钱洁的弟弟说过,不要在厂里他和钱洁的关系,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老头知道了,估计厂里爱打听别人家事的人已经知道了,万萧也没再藏着掖着。

“老板家闺女女婿就干着种活,怎么也得当个官官。”

万萧瞪了老头一眼,继续装货。

“改天我和钱总说说,让你换个活。”

“呦,你比老板还厉害呢!”万萧嘲讽他说。

“我是老员工,干了十多年了,说话有分量。”老头没听出来万萧嘲讽他,还当做夸他呢,沾沾自喜地说。

万萧装完货已经八点半了,急忙开车去送货。

回到老厂,钱洁的弟弟让万萧去车间和工人、维修师傅聊天,多了解些产品类型。万萧在车间看了一会儿就出来了,他发现自己对这一行的产品实在提不起兴趣。

销售不像生产,保证产品没瑕疵、达到出厂标准就行。销售需要和人打交道,里面有很多套路,甚至一些销售为了满足部分大客户,做过一些法律擦边的事情,类似于行业潜规则。万萧不喜欢这样做事,每当他想到自己要做这种事时,不自觉地会想到自己的下场。纵使现在很多人靠着这种手段在挣钱,但万萧过不了良心这一关。

万萧把车停在隐蔽的地方,没活的时候坐在车里听歌。因为钱洁的原因,钱洁的弟弟不管万萧,只要不耽误送货,干什么都行。一般上午不忙,送一趟货,最多两趟。万萧没事时,躲在车里听歌。下午很忙,常常送完第一趟货后,马不停滴地去拉第二趟货。该送的货都送完后,也到了下班的时间。

叮铃铃,叮铃铃,钱洁的弟弟打来电话,问:“没在厂子吗?”

“在外面擦车呢,最近天干,灰大。”

“大年二十五没事吧?”

“应该没事。”

“我爸带着我与几家玻璃瓶厂的老板和业务员吃饭,到时候咱俩一块儿去。”

“我去不合适吧?”

“有啥不合适的。”钱洁的弟弟说,“去了刷刷脸,将来跑业务的时候方便开展工作。”

“我回家和你姐商量商量。”

“行。”

万萧打开车窗,点着一根烟。不像以前一个人潇洒的时候,挣多挣少都够花,现在是当爸爸的人了,不挣钱不行。他不喜欢跑业务,但是业务跑好了,一个月顶上现在几个月的工资。做了半个小时的思想斗争,心说:还得去看看,不一定什么时候会用到人家。

晚上回到家,万萧和钱洁说了这件事,他说他想去看看,又害怕钱洁的爸爸生气。

“我弟弟让你去,证明我爸知道。”

“你哪天去厂子里,当面和他说吧!”

“眼看快过年了,买上点东西,去我家看看。”

“行。”

吃完饭,万萧把折叠桌和挂件放在门口,回房间换衣服。

“这几天别去了,也挣不了几个钱。”

“争取把烟钱挣出来。”

最近小学放假了,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出来玩,小孩子的玩具比较畅销。万萧从网上批发的玩具和挂件,八毛钱批发的,买两块,一个能挣一块二。

“今天挣多少了?”

古琦停好电动车,从电动车车筐里拿出两个烤地瓜。

“卖了二十个。”

“生意还不错啊。”

“最近学生放假了,人多一点。”

两个人坐在马扎上,吃着烤地瓜。

“快过年了,哪天去我家吃喝点啊?”万萧问。

“大年二十三号放假,放假了买点东西去我媳妇家一趟,住几天,二十八号回来。”

“最近傲子忙啥呢?”

“不知道,很久没联系了。”

“给他打个电话。”

古琦拿出手机,拨通了傲子的电话。接通后,古琦问:“最近忙啥呢?”

“在外地跑客户呢!”

“业务开展到哪里了?”

“在河北呢!”

“二十八号晚上有时间吗?”

“我二十九半夜到家。”傲子说。

“咋回来这么晚呢?”

“跑完业务,正好去酒厂要账。”傲子说,“不催账他们真不还钱啊!”

“这会儿干啥呢?”

“跟河北的大爷喝酒呢!”傲子说,“好几年没来,知道来了后,不让走了。”

“不打扰你了。”

九点钟,万萧开始收摊,两个人骑着电动车,并肩回家。

“好久没有一起骑车了。”

“上一次一起骑车,还是我上大三那年。”

“一转眼又过去了四年多了。”

说话间,万萧到家了。

“路上慢点骑车。”

“快回家吧!”

万萧打开门,万虹琦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钱洁坐在旁边看手机。

“猜猜今天卖了多少钱?”

“十块。”

“再猜?”

“十五。”

“今天卖了三十。”

“嚯,没少卖啊!”

万萧换好衣服,坐在沙发上。钱洁放下手机,说:“明天我去买点东西,去我家看看。”

“我给妈打个电话,问问要准备点什么。”

万萧拨通母亲的电话,说:“妈,我打算去钱洁家看看,带点什么?”

“明天我去给你们买。”

“行。”

转天中午,万萧正在吃饭,钱洁打来电话,说:“妈买了一块儿猪肋骨,带来了一箱酒。”

“等晚上咱俩去的时候,再买点水果。”

“好。”

晚上回到家,饭已经做好了。母亲看着万虹琦,钱洁在房间里。

“你们吃完饭去吧!”

“不吃了,那边做好了。”钱洁从房间里走出来说。

两人在电梯里,万萧问:“回家为什么要化妆?”

“漂漂亮亮地打扮一下,证明跟着你日子过得不错啊!”

万萧扛着猪肉,抱着白酒,没说话。

“爸,妈。”钱洁推开大门喊道。

钱洁的母亲从厨房出来,说:“回来就回来,还拿什么多东西。”

两个人走进屋内,桌子上的菜用盘子扣住保温。坐了一会儿,钱洁没看到父亲,问:“妈,我爸呢?”

“前天告诉他,说今天女儿回来,他今天五点多告诉我,说晚上出去喝酒。”钱洁的母亲说;“一会儿你弟弟回来,咱们一起吃,不用管你爸!”

三个人正在聊天,钱洁的弟弟回来了。一家人坐在桌前吃饭,钱洁的母亲说:“在工厂干活好适应吗?”

“适应了。”

“过了年准备去跑业务吗?”

“跑。”

“跟着别人学东西,有点眼神。”钱洁的母亲说,“以前厂子里有一位学徒,跟着老师傅学修机器,老师傅看见他就骂他,这个小孩笑着听师傅说,等老师傅说累了,他去给师傅买水。”

万萧笑着说:“我明白。”

吃完饭,万萧和钱洁就回家了。走之前,钱洁的弟弟说:“姐夫,腊月二十五我去接你。”

“不用,我骑电动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