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黄小娟的眼神

看在五百块钱、更看在黄老板殷切目光的份上,李牧然没法不留下来。

黄老板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小套间,让他从工厂宿舍里搬出来。这里距离厂子比较远,但是却在黄老板家不远处。因为,这套小房子,是他一年前才置办下的。做了个简单的装修后,一直闲着。

“黄总,能不能先借我一点钱?”在房里四下转了一圈,看着空空如也的房间,李牧然却高兴不起来。按理说,在工厂住的话就在工厂食堂吃,不用操心饮食方面的问题。可住在这里的话,却是需要自己经常做饭吃了。可这房里不仅锅碗瓢盆什么的没有,便是连床单被套这些基本生活品都欠缺。

“哦!你看,我倒是忘记了这回事。”黄老板从兜里掏出一把钞票,数了五张百元大钞,塞到李牧然手里,一边道,“这点钱呢你先拿着。至于你需要的生活用品等等的,我让我女儿给你买来。你就不用管这些琐事了。额……你会不会自己烧饭?若是不会的话,干脆就到我家和我们一起吃。”

自己烧饭,肯定是没有那么方便。可和黄老板一家人一起吃饭,那种氛围李牧然能够想象得到。即便他家人怎么热情,也不会太过随意舒坦。况且,就算是一家人,各自的脾气和生活习惯也有很大差异。相对于自己一个人,那就差了太多了。

“还好还好,我还能烧饭。你家里凭空多出一人,怎么着都有一些不习惯……而且,你们这边的饮食习惯和我们那边的差距有些大。我可是个无辣不欢的人,还是我自己做饭好一些。”李牧然摆摆手道。

“你这样说也有道理。那我就不勉强了。要不,我这就让我女儿过来,看这里需要什么东西,他今天下午就去备齐。你我就去附近转转,我们边走边说。”

两人出了这栋居民楼,穿过了一条马路,便到了黄老板的家楼下。黄老板让李牧然在楼下稍等,他自己则是飞快上楼,不大一会儿,一个十五六岁打扮极为精致的女孩儿跟着他来到了李牧然面前。

小姑娘上下打量了李牧然一遍,眼神里有着些许的不屑。

“女儿,我介绍一下,这就是李牧然李老弟。那房子里面啥都没有,你下午就去商场将锅碗瓢盆还有床上用品都备齐送到那边房里去。”他还特意加重了语气,“你可别挑选些不上台面的东西啊。这个李老弟,可不是一般人家出生的。”

李牧然挤出一副笑脸道:“辛苦黄小姐了。”

“你……”女孩儿脸上顿显怒容。一双眼睛如同着火一般,直愣愣的盯着李牧然。

黄老板有些尴尬的笑道:“额……李老弟啊,今后就不要叫啥小……额什么的。我女儿叫黄小娟。和你年龄也差不多,你叫他小娟就可以了。”

李牧然这才醒悟过来。这个时候,“小姐”这个称呼,似乎已经变味了。忙不迭的点头致歉道:“不好意思,我这一下忘了。”

黄小娟身高不算高,一米五左右,他父亲的基因,似乎并没有传到她身上。不过,身材还算匀称,脸型也还好,按这个时候流行的审美来看,算得上漂亮。

“爸……”黄小娟的脸色变得正常了许多,扭脸对父亲说道,“这么个小毛头,能有多大本事?值得你这样对他?”她这话是用本地方言说的,虽然有些词李牧然并不太确定,可还是能基本听懂。

他却是神色不稍变的站在那里。实在说,这个小姑娘的问题,也不算突兀。换做其他人,恐怕都有这个疑问。

“生意上的事你不懂。你就按我的话做就是。今后对他要尊重一些。”黄老板的脸有些尴尬。也用本地方言回道。

黄小娟嗯了一声,算做回应。便径自离开了。

待她走出老远,黄老板对李牧然笑道:“我这个女儿呢,平时宠惯了,今后若是有对不住的地方,李老弟原谅一下。”

“黄总这话有些过了。她还小,我怎会和她计较?”虽然黄老板让自己称呼他“哥”,可李牧然不敢。别人的谦逊可能是真谦逊,自己也要识时务不是?

黄老板很是奇怪的看了李牧然一眼。还小?李牧然和自己女儿的年纪差距不过三四岁,同龄人啊。但是,这个李牧然那气度和言行,自己的女儿还真的没法和他相比。他突然感觉,这个年轻的李牧然,似乎有些老气横秋的。

一个年轻人,为何会有这种精神面貌?他究竟经历了什么?难道说,出身官家身上的气质就有很大的不同?也不对啊,他不是没见过官二代,相反,还不少。可他们……哎。算了。

两人一边围着周边星罗棋布的厂子打转,一边天南海北的闲聊着。李牧然大致算了一下,就这不到五平方公里的地方,至少有上百家工厂。什么针织厂电缆厂锻造厂电子表厂成衣厂钢笔厂化工厂等等的,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相对于黄老板的工厂那边,这里明显要繁华得多。

几乎所有的厂子都是一片忙碌。来来往往的货车,卷起滚滚尘土。不少厂子的大门外蹲着不少求职者。他们一个个风尘仆仆,眼里却是充满了希冀和憧憬。

未来,不知这里有多少厂子能活下来……

这一片地方,后来都成为了住宅区。所有的工厂,都搬到了更远的地方。在那梦里,他最后所在的电子厂在这里往南二十多公里的地方。他乘坐到城区的公交车不止一次路过这里。

但这并不是存活不下去的原因。初期的野蛮生长,也导致了后来太多的问题出现。

“哎!”李牧然不由轻叹一声。

“怎么了李老弟?”黄老板很是诧异。

“太杂乱了。”李牧然说。

“杂乱?”黄老板笑道,“厂区么,没那么讲究。而且工人啊车辆啊太多,管不过来的。”

李牧然站住了,道:“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行业的相关性,或者说上下游的产业链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比如说,你的电池,厂子周边应该是石墨棒、锌板、稀硫酸、印刷、包装、仓储运输等等的相关企业。这样的话,你会不会觉得很方便?他们呢?会不会觉得很方便?”

“嗨!你不说这事还好,说到这事我的脑袋都大。”黄老板长叹一声,“和我们电池厂的相关企业,最近的也有十多公里,还有一些距离几百公里。虽然说,原材料我们执行到厂价,可谁都清楚,这些价格里面,还不是包含了这些因素?最主要的是,要是一批产品要得急,那就得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紧急调运。另外加价不说,还不一定保证时间。”

李牧然的意思,是在某个主导型产品的周边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加强生产的时效性,便是在价格方面,也能大幅度的降下来。而且,挨着较近的话,时常可以互通有无,还能针对一些新的问题新的需求共同研发新的产品。在这个通信相对落后的时代,这种便利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转念一想,目前还是有些太急了。目前的整个市场环境基本上属于群魔乱舞的时代,还没有真正有聚合力的企业,或者说,很少这样的企业。理想的产业链的形成,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核心企业的建立。比如电池。如果不能占据绝对的市场话语权,没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和庞大的出货量,谁会在你身边配合你建立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说到底,还是品牌影响力和规模效应。这才是聚合力。

李牧然一口气说完,黄老板再一次震撼当场。

他一开始,只是看着小伙子很可怜,只是想着帮他一把度过难关。接着,是惊讶于他对对行业对趋势的了解,也欣赏他的勇气。再后来知道他的家庭背景,便是想着看能否凭着李牧然的这种关系在江州甚至西南扩大市场份额。可现在……他发现,自己还是看低了眼前的这个年轻人。

他不得不承认,便是自己,也没有这么深入想过这个问题。

面对这种局面,他更多的只是无奈,偶尔会抱怨一两句。他也想着凭借政府的调控逐步规范。可他知道,这一点上,政府的作为是极为有限的。毕竟。开办企业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果政府强行一刀切,反而会导致负面的结果。

所以,他也只能抱怨。

而李牧然想的,却是如何在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

让黄老板更加惊叹的是,他这么年轻,又身处西南,为何知道得这么多?

黄老板的脚步停下来。他死死的看着李牧然。那目光让李牧然有些发毛。

“你说,你只是一个高中生?你还说你只是会画画?”良久,黄老板才不可置信的问道。

“我……也看过有关……额……经营管理方面的书。”

“你在哪些书上看的?能否给我说说?”黄老板的目光十分的急切。

李牧然开出了一些书单。当然,这些书,都是他在那场梦境里读过。这些书的出版年头很早。因为,这些书都不是国内出版的。那可都是哈佛出版的经管类书籍。至于国内的,他不是没读过,但那些都是梦里的九十年代以后才陆续出版的。

现在出现这些书名,似乎早了一点儿。

“我一直听说过一句话:听君一番话胜读十年书。以前觉得有些夸张,不过现在看,我是真有这种感觉。”两人默默走了一段路,黄老板才对李牧羡慕感叹道。

李牧然笑道:“黄总过奖了。我只是喜欢看书,喜欢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我父亲就老说我不务正业。哈哈!虽不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可这时代变化太快了!如果一切都靠自己摸索的话,不仅速度太慢,还有可能走弯路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知识积累,何尝不是让我们开眼界?所以,其实,我希望有一天,黄总登临巅峰的时候,还能在黄总的办公楼里能看到一个图书馆,一个可以让公司所有人自由借阅的图书馆。”

“这个建议很好!非常不错!哈哈!李老弟,我明天就让人来做这事……额,我觉得,干脆你来负责这件事好不好?”

“问题倒是不大。只是,你的车,能不能借我使使?这么多书店图书馆的,你总不能让我坐公交吧?甚至有些书有可能去魔都京城那些地方才能买到。”

“你会开车?”

“会啊,开车而已。只是没有驾照。”

“哈!多简单的事!我这边让你给你办一个。”

驾驶证的管理,现在根本没有规范。只要花一点钱,就能拿到驾驶证。至于车型嘛……A照B照的,任选。

“行啊,我就要个C照的。因为我只会开小车。”

话刚说完,一辆黑色的桑塔纳直奔到二人面前,嘎吱一下停住了。

一个男人从驾驶室钻出脑袋来,对黄老板道:“黄总,厂里发生了一点事,你得尽快回去。”

“什么事?”黄老板皱了皱眉。

“夫人和……和采购部刘经理吵起来了。刘经理提出了辞呈。夫人同意了。采购部现在都吵翻天了。”

“这……这……”黄老板一下惊呆了。

采购部啊,这可是核心部门啊!这个部门要是真出了事,整个工厂不是得停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