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婷爸爸成长的岁月里,作为爷爷奶奶唯一的男孩,他被全家人视作珍宝。
两个姐姐对他关爱备至,爷爷奶奶更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任何需求都尽力满足。
在这样毫无节制的宠溺下,雅婷爸爸逐渐养成了任性妄为、好吃懒做的习性。
到了适婚年龄,雅婷爸爸秉持着一贯的挑剔态度,在择偶上左挑右拣,仿佛没有哪个姑娘能真正入得了他的眼。
直到遇见雅婷妈妈,她的美貌一下就吸引住了雅婷爸爸。雅婷妈妈生得一副好模样,即便常年被繁重的农活和琐碎的家务缠身,也难掩她的天生丽质。
她身形苗条,身姿轻盈,举手投足间带着苗家女子特有的温婉与灵秀。眉眼弯弯,恰似山间的一弯清泉,透着温柔与纯净;鼻梁高挺,嘴唇微微上扬,笑起来的时候,仿佛能驱散生活里所有的阴霾。
然而,出众的外貌也掩盖不了她性格中的怯懦与老实。面对丈夫的游手好闲和对家庭的不管不顾,她从未有过一句强硬的指责,只是默默承受,独自咽下生活的苦水。
村里偶尔有人占她便宜,她也总是选择隐忍,不敢据理力争。在婆婆面前,她更是谨小慎微,生怕做错什么事惹婆婆不高兴,哪怕心中委屈,也只是默默流泪。
每日天未亮就起身忙碌,一直到深夜才休息,她从不会抱怨生活的艰辛,仿佛早已习惯了被命运摆弄,逆来顺受地接受着生活给予她的一切磨难。
婚后,家庭的重担便毫无保留地压在了雅婷妈妈一人身上。每天,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小山村,雅婷妈妈就已起身,开始一天的忙碌。
她先是去照料家中的牲畜,随后背着背篓匆匆下田。田地里,繁重的农活如除草、施肥、插秧等,每一项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但她只能咬牙坚持,任汗水浸湿衣衫,累得腰酸背痛也不敢停下片刻。
反观雅婷爸爸,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出了名的小混混,整日游手好闲,不是和狐朋狗友惹是生非,就是聚在一起打麻将,对家庭事务不闻不问,仿佛这个家与他毫无关联。
随着时间流逝,他虽年纪渐长,却也只是稍有收敛,偶尔上山砍柴补贴家用,骨子里的懒惰和不负责任丝毫未改。
雅婷的姥姥,在这个小山村里算是个有见识的老太太。她曾跟着私塾老先生学过几天字,在女性大多目不识丁的当时,也算得上是有知识文化的人。
姥姥育有三个女儿,雅婷妈妈排行最小,大姨和二姨都嫁得很好,男方家境优渥。她们嫁过去后,不必像雅婷妈妈这般操劳,家中雇了帮佣,日常只需偶尔操持些轻松家务,日子过得悠闲惬意。
自从大姨和二姨条件变好,便争相将姥姥接去家中居住,让老人也过上了好日子。
每至年节,便是雅婷一家回娘家团聚的日子。可雅婷妈妈一回到娘家,看到两个姐姐光鲜亮丽的生活,再对比自己疲惫不堪、生活窘迫的模样,心里便不是滋味。
曾经一起长大的回忆,在如今巨大的生活差距面前,让她感到无比自卑。但姥姥对雅婷妈妈的疼爱从未改变,她深知小女儿的艰辛,总会悄悄塞给她一些零用钱,或是拉着她的手轻声安慰。
即便如此,因为大姨和二姨在场,雅婷妈妈总觉得抬不起头。自己每次登门带的礼物寒酸,和姐姐们精挑细选的高档礼品相比,实在拿不出手,这也让她越发不敢频繁回娘家看望姥姥。
1998年,雅婷的诞生,为这个家带来了新的生机,却也让雅婷妈妈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在这个苗族小山村,有着一个流传已久的习俗:
新生儿出生后,母亲会用一条绣满精美苗绣的背带,将孩子紧紧背在身上。背带上绣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苗族妇女的智慧与心血。
之所以有这样的习俗,是因为村子周边自然环境恶劣,蛇鼠虫蚁横行,小孩子在地上玩耍很容易被咬伤,背在身上则安全得多。
自那以后,雅婷妈妈无论做什么,都背着小小的雅婷。下田劳作时,她一边辛苦耕耘,一边轻声哄着背上的女儿;回到家中,在昏暗的灯光下做饭、缝补衣物,雅婷也始终在她背上。
丈夫作为家中独子,爷爷奶奶的养老重任自然而然地落在了雅婷妈妈身上。
一家人生活艰难,每日都在为生计发愁,可即便如此,爷爷奶奶和雅婷爸爸心里,依旧盼望着能有个男孩继承家族香火,全然不顾雅婷妈妈的艰辛与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