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北大?清华!

整个上午,永萧一中的办公室里都弥漫着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李方旺他们班这十来个文科考生,在各个科任老师的办公室之间穿梭,绞尽脑汁地回忆着考场上的点点滴滴,试图在老师的帮助下,为自己估算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分数。

估分的结果,却让班主任老张感到有些意外,甚至隐隐有些担忧。

周晓雯估算的分数,比她预考时高出了不少,尤其是在她相对薄弱的政治和历史科目上,她感觉自己答得比预想中要好得多。

张广飞虽然对数学的最后两题耿耿于怀,但其他科目,特别是语文作文和政治大题,他觉得自己发挥得相当不错,估算出来的总分也比平时模拟高了一截。

就连一向发挥稳定的林雨晴,在经过与老师的细致沟通和自我评估后,也给出了一个相当理想的估分。

其他几个同学的情况也类似,大家估算出来的分数,普遍都比之前的预考成绩或者平时的模拟考要高出一截。这让办公室里的老师们既高兴又有些忧虑。

高兴的是,这届学生看起来似乎考得都不错,说不定真能出几个大学生,给学校争光。

忧虑的是,大家是不是过于乐观了?怎么可能人人都超常发挥呢?

班主任老张拿着几个主要学生估算出来的分数条,眉头微蹙。

他拿出去年省里的高考分数线参照表,对比了一下,按照学生们自己的估分,好几个人都有希望冲击一下重点大学的分数线,甚至连张广飞这样平时成绩中游的学生,估分也摸到了重点大学的门槛。

“你们这估分……是不是有点太乐观了?”老张看着围在身边的几个得意门生,忍不住泼了点冷水,“高考可不是闹着玩的,估分得实事求是,不能光凭感觉。万一估高了,志愿填报失误,那可是要耽误一年的!”

周晓雯和张广飞等人听到老师的质疑,脸上的兴奋劲儿也稍稍降了温,心里又开始打鼓。是啊,自己是不是真的太乐观了?万一……

李方旺看着伙伴们患得患失的样子,又看看一脸担忧的老张,心里却是一片澄明。

他知道,大家这次估分偏高,并非是盲目乐观。

这最后一个月里,自己分享的县状元笔记、考前划出的重点、以及针对性的答题思路点拨,确确实实帮助他们提升了不少。

尤其是像作文、政治论述题这种主观性较强、提分空间较大的部分,效果更是显著。

于是,李方旺笑着开口,试图打消大家的顾虑,也给老张吃颗定心丸:“张老师,您也别太担心了。年轻人嘛,刚考完试,对自己有点信心,乐观一点,也很正常嘛!”

他指了指志愿表草稿:“再说了,您看这志愿表,重点大学就能填5个呢!咱们有这么多选择空间,就算第一、第二志愿冲高了一点,后面还有三、四、五志愿保底呢,怕什么?我觉得啊,现在就别想那么多了,估分估出来了,就大胆地去报自己想去的学校!万一就撞大运了呢?”

老张听得哭笑不得,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就你小子心态好!说得轻巧!”他拿起李方旺自己估算的分数条,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还有你!李方旺!你看看你给自己估的这个分数!400分以上?!你小子是不是疯了?!”

老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400分!这在510分的总分里是什么概念?这比去年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还要高出一大截!

这小子平时成绩是不错,进步也快,但也不能这么离谱吧?!

“你老实跟我说,”老张一脸严肃地看着李方旺,“你是不是自我感觉太良好了?李方旺,我跟你说,做人要脚踏实地,估分更要实事求是!你这个分数报上去,万一差个几十分,到时候别说北大了,连普通重点都可能滑档!听到了没有?不要好高骛远!”

老张是真的替李方旺着急。

这孩子是他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潜力巨大,可千万不能因为估分失误而在志愿填报上栽了跟头啊!

看着老张那恨铁不成钢又充满关切的眼神,李方旺心里一暖,知道老师是真心为自己好。但他对自己估分,已经是下调了50分了。

面对老张的质疑和担忧,李方旺并没有过多解释自己估分的依据,那也解释不清。他只是笑了笑说:“就算我这第一志愿冲得高了点,不是还有后面四个重点志愿可以保底嘛?大不了我把第一志愿填我最想去的学校,后面的志愿填得稳妥一些,拉开梯度,总不至于落榜吧?”

老张看着李方旺那一副油盐不进、坚持己见的样子,真是又好气又好笑,还有些无奈。这小子,平时看着挺沉稳的,怎么在这关键时候就这么“犟”呢?

400分啊!这简直是在挑战他的认知极限!

他不放心地再次确认:“方旺,你可得想清楚啊!估分这事儿,宁可保守一点,也不能太乐观!万一……我是说万一,估高了,报了清华没被录上,那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可能就都受影响了!到时候滑档了,那可就……”他语重心长,试图劝说李方旺更稳妥一些。

“张老师,我知道您的意思,也感谢您的关心。”李方旺理解老张的担忧,但他心意已决,“我已经仔细考虑过了,就报清华。”

“你……你小子!”老张指着他,想再说些什么重话,但看到李方旺那清澈而坚定的眼神,又把话咽了回去。

老张无奈地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能退而求其次,再三叮嘱道:“行吧行吧!既然你非要这么填,我也不拦着你了!但是!我告诉你,李方旺,做人不能太理想化!冲高可以,但保底更重要!”

他拿起笔,在李方旺的志愿表草稿上指指点点:“你这第一志愿,你想填清华还是北大,随你!但是!从第二志愿开始,必须给我稳住了!找几个历年分数相对稳定、把握比较大的重点大学填上!还有普通大学那五个志愿,更是要选几个绝对能上的学校和专业压箱底!”

老张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格外严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是重点志愿还是普通志愿,每一个学校后面那个‘是否服从专业调配’的选项,你都必须给我填‘是’!听清楚没有?必须填‘服从调配’!”

看着老张刚才那副既担忧又无奈,苦口婆心劝说自己“脚踏实地”的样子,他很期待,等到高考分数真正出来的那一天,老张会是什么样的样子。

李方旺拿起笔,没有丝毫犹豫,在重点大学第一志愿那一栏,他清晰而又郑重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清华大学。

紧接着,在专业志愿一栏,他填上了:经济学。

北大是不可能填报北大的,那里风水不好。

相比之下,李方旺现在更喜欢清华。

至于后面的志愿,他也按照之前跟老张保证的那样,有梯度地填报了几所实力不错的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比如北航、北师大等,专业也大多围绕着经济、管理、贸易等方向,并在每一个“是否服从调配”的选项后面,都毫不犹豫地勾选了“是”。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几乎没有任何迟疑。

当其他同学还要回去再对着那张高校名单和自己的估分反复斟酌、患得患失时,李方旺已经在老张面前,将整张志愿表填写完毕。

老张再三确认道:“你真就这么定了?不再改了?”

李方旺点点头,语气肯定:“定了,张老师,就这么填。”

老张看着他那笃定的样子,知道再劝也没用,只能叹了口气,把志愿表暂时收下,说道:“行吧。不过我再提醒你一句,今天之内,你要是后悔了,想改,还可以回来找我拿回去重新填。明天一早,这些志愿表就要封存,统一送到县招生办去了,到时候可就改不了了!”

“知道了,张老师,谢谢您。”李方旺应了一声,便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看着李方旺轻松离去的背影,老张低头又看了看他那张志愿表,目光在“清华大学”四个字上停留了许久。

老张摇着头,心里暗自揣测:“文科生一般都往北大挤,这小子估计是觉得清华文科相对冷门一点,想钻个空子,捡个漏吧?”

“唉,还是太年轻了!像他这样想捡漏的人,肯定不止他一个!每年报清华文科想碰运气的也不少,竞争一样激烈!等录取结果出来,这小子就知道自己现在想得有多简单了。”

在他看来,李方旺这次填报志愿,多半是要吃个大亏了。

他只希望这孩子后面填的保底志愿足够稳妥,别真的因为第一志愿填太高而落榜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