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黄袍加身”
- 我一个文科生,要什么学霸系统啊
- 一只废橘喵
- 2321字
- 2025-04-02 00:04:04
图书馆里,姜荣认真做着PPT,自从姜荣的课题进入审批阶段后,他的各种报告很多。
【滴!系统储能达到100%,是否领取1000元】。
突然,姜荣的脑袋多了几丝“量变到质变”的清醒,同时脑海中传来了电子提示音,他【学霸返利系统】储能满了。
最近一段时间里,姜荣的钱都投到“荣滨传媒”去了,一直在靠【学霸返利系统】“刷”生活费。
现在“荣滨传媒”有结果了,姜荣也不再“人穷志短”,而是忍住了。
上大学后,姜荣已经“刷”了两个【特殊奖励】了:
一个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济学原理》教科书,这本书虽然没给姜荣带来直接的知识,但通过对这本书的思考,姜荣得到了更有价值的一种思维。
另外,姜荣还在“荣滨传媒”“烧钱”之前,“刷”了一个“永久优质睡眠”的【系统奖励】,这个奖励对姜荣来说是更不错的。
所以,姜荣打算储能到1000%,再“刷”一个【特殊奖励】。
而这时,姜荣的手机震动了一下,老师张敏学给他发来了新消息:【课题通过了,来一下我办公室。】
......
当《姜荣产业理论》要开始立项了,姜荣就好像是原本一个寂寂无名的、完全边缘化的“皇室子孙”,一下子被“黄袍加身”一样。
连姜荣自己都没反应过来呢,就有很多“大人物”拜访他了。
姜荣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王侯家的“闲散小王爷”。
然后老师张敏学和其他一群经济学教授,就是一个“老成谋国”的“摄政王”。
而且姜荣自己也知道,他的这个项目能受到各方的支持,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大家看到“小皇帝”背后站着的“摄政王”。
大家看重的是“摄政王”,对“小皇帝”这个“吉祥物”兴趣不是太大。
所以当“摄政王”们把姜荣这位“小皇帝”推了出来,一些跟“张敏学”一样,有志向、有野心,想要建立新“东大经济学”的其他势力也冒头了。
而姜荣也能看清楚,他姜荣虽然真的有几丝“皇室血脉”,但他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天选之子。
这群“老狐狸”,真正看重的是姜荣的破坏力和建设力,以及象征力。
对这群“摄政王”来说,姜荣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工具”。
他们不在乎姜荣的后期发展,也不太在乎姜荣是谁,他们大部分人甚至根本就没见过姜荣。
但姜荣在文章里展示出来的一种新东西,再加上“摄政王”的影响力,对他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他们需要的是姜荣作为一个“先登”,登上“城墙”,然后他们厮杀。
所以他们此刻是真心全力地在支持姜荣的“黄袍加身”的。
但他们并不在乎姜荣这个“皇位”能不能坐稳,能坐多久?
他们在乎的是,通过这次折腾,通过这些经费,在国内建立起一个全新的经济学研究体系,建立一个“新王朝”的框架。
姜荣或许不会成功,他们这些人也或许不会成功。
但时代背景就摆在这里,他们这些人把“新王朝”的框架建起来了。
即使姜荣不是那个真正的“天命之子”,那也总会有后来者,在新的“王朝框架”下,结出绚烂的“东大经济学之花”。
......
新的一天,姜荣简单整理了一下资料,走出了燕京大学,走进了隔壁的水木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
五道口金融学院是一栋红色的小楼,楼顶挂着的“华夏中央银行研究生部”的牌子,彰显着她独一无二的“血统”。
她的前身是“华夏中央银行研究生部”,是我国金融系统第一所专门培养金融高层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根正苗红。
很多网友都说水木大学是为国外培养人才的,但其实,这里一个个的毕业生,是华夏金融体系的一块块“基石”,他们组成了华夏的金融体系。
“水木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燕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这是所有经管专业学生梦寐以求的圣殿。
在一众行人羡慕的目光下,姜荣走进了校区,迈步走进了这栋红色小楼。
“姜老师,您好,您好!”
姜荣刚走到楼前,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同学,像是追星族见到了自己的“爱豆”一样,激动地上前迎接。
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教学思维很前卫,当其他人还在纠结姜荣的年龄、质疑姜荣的成就时,五道口金融学院已经邀请过姜荣参加课题、给研究生讲课了。
这已经是姜荣第四次来五道口了。
五道口金融学院近期发了两篇很有价值的论文,这两篇论文的“通信作者”都是姜荣。
迎接姜荣的男同学名叫庞瑾辰,跟所有五道口金融学的同学一样,庞瑾辰虽然只是一个研究生,但身上带着各种傲人的光环。
“司法考试”、“cpa考试”、“cfa考试”、“经济师考试”......,那些放在外面够平常人努力一辈子的考试,在这里只是“基础素养”。
姜荣第一次来五道口的时候,庞瑾辰的导师就让大家称呼姜荣为“老师”。
庞瑾辰并没有对姜荣有太多偏见,也知道姜荣很厉害,但让他称呼姜荣“老师”,他怎么也叫不出口。
但现在,尤其是那篇姜荣是“通信作者”,导师是“第一作者”,庞瑾辰和几个同学是“第二作者”的文章顺利完成后,庞瑾辰对姜荣“老师”的称呼是很自然的。
“庞师兄好!”姜荣笑着对出来迎接的庞瑾辰师兄打招呼。
庞瑾辰称呼姜荣为“老师”;姜荣称呼庞瑾辰为“师兄”,有点乱,但没关系,各论各的嘛。
......
“姜荣,来了啊。”
姜荣走进教研室,杨修杰教授笑着跟姜荣打招呼。
“杨教授好!”
姜荣也急忙跟杨修杰教授打招呼。
杨修杰是五道口金融学院的教授,行业权威,翻译过很多国外经管教材。
当自己被“黄袍加身”后,姜荣虽然嘴上说着自己能力不够、说着自己德不配位,但其实他心里还是很骄傲的,偶尔还是会好好享受一下这“皇位”的。
但当姜荣开始接触杨修杰教授,开始跟杨修杰教授有了课题合作,姜荣才意识到自己有点飘了——这些“摄政王”都是厉害角色。
这位杨修杰教授戴着眼镜,看起来其貌不扬,但知识真的十分扎实、十分厚重。
姜荣的很多观点都是不太成熟的。
但每次跟杨修杰教授交流的时候,姜荣的每一个不成熟的观点,都会得到杨修杰教授的完善和补充。
这感觉对姜荣来说真的很棒,就是那种自己想说,却不知道怎么说的话,然后杨修杰教授一听就懂了,很顺畅的、有理有据地帮姜荣把想说的话说出来。
所以姜荣对这位杨修杰教授真的很敬佩,至此,姜荣也从来都不敢高傲,他真心的尊重每一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