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萧老太太带着贾珩,寻遍金陵城大大小小的私塾学堂,没一个人愿意将贾珩收入门下,哪怕是加钱都不成。
有的人是鄙夷其私生子的身份,认为收私生子为徒有碍他的清誉。
有的人是受了金陵贾家的胁迫,是想断了贾珩最后的一条路。
整个金陵都在嘲笑贾珩的自不量力,这一笑就笑到了贾珩十一岁。
十一岁之前的贾珩,没人会觉得这个私生子能在南直隶这个科考修罗场蹚出一条路来。
但偏偏就是这个人人都看不起的人,连夺县试、府试、院试三案首。
并在院试时,写出了足以扬名天下的言志诗。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白梅独自香,不与他人同。
贾珩用童生试三案首的成绩,强势击碎了当年那些人对他的讥讽嘲笑。
今日再次面对这些人,他已经可以站在山巅,反向嘲笑他们的短视以及无才无德。
他直接扔掉了手中的酒杯,高举酒壶,将壶中最后的佳酿灌入口中。
随即一抹嘴角的残留,哈哈大笑。
“没教养就是没教养,粗鄙至极!”
笑声打断了众人的惊骇,有人觉得这笑声是在打他们的脸,寒着脸骂了一句。
而贾珩,一壶酒下肚,哪怕只是度数很低的葡萄酒,也足以令年纪尚小的他有些眩晕之感。
不过这状态刚刚好,正好让贾珩借酒发挥。
“我记得你,院试排第二的杜胜威。庸人才会对别人如何吃饭指指点点,有本事,来跟我比比才华!”
他摇摇晃晃,走到了方才骂他最大声的人跟前。
只见贾珩居高临下,不屑的看着杜胜威,鄙夷道:“敢不敢比,甄家婿?若你赢了,我从此不再科举。你若输了,只需要站在钟楼上,大喊三声贾珩才高八斗,你杜胜威不如也!”
最后这句甄家婿,令原本打算躲开挑衅的杜胜威激得当即站了起来。
“你……比就比!”
杜胜威真不想跟贾珩这等写诗作词当河水的人比试,但他无法忍受那句甄家的女婿。
因为当初甄家的第一选择不是他,而是院试第一的贾珩……
“诗赋小道,壮夫不为。要比,就比别的。案首可敢与我比比策问?”
杜胜威也是聪明人,知道诗词上自己不占优势,立马就祭出了他认为的最大优势之项。
贾琮不过十二岁,就算从娘胎里开始读书,也不过十二年。
想他杜胜威寒窗苦读十三载,贴经墨义、策论文章几乎每一篇都是先生赞赏不已的。
当初贾珩院试第一他第二,那首言志诗的确强的离谱,但他相信自己的经义策论定然能胜过贾珩。
见贾珩愣在原地,还以为是怕了,杜胜威不禁信心大增。
“怎么?贾……案首不敢了?”
“这么有自信?”
贾珩笑了,笑得眯起了眼睛。
“别说策问,君子六艺你随便挑!”
诗词歌赋,贾珩抄起来还要考虑应景不应景。事实上,策问才是他最强的一项。
这几年跟着林如海读书,经义的学习时间连三分之一都没有,更多的时间,都被贾珩用在了实务策上。
真以为扬州巡盐御史衙门的“贾佐贰”是开玩笑的?
宴会似乎被贾珩与杜胜威的冲突抬上了一个高度,气氛更加热烈,似乎达到了一个巅峰。
就连高台上的雍王夫妇,都被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这小子……拿本王设的宴当什么了?”
刘济祯也不知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似怒非怒,玩味的用手搓着酒盏。
王妃倒是起了兴致,问道:“王爷觉得谁会赢?”
“还用说?这小子在外面的时候就挖了好大一个坑,把甄家坑了进去。进了园子,又坑了甄家一把。如今又要拿甄家的女婿做他扬名路上的垫脚石,岂会没有把握?”
刘济祯早就知道贾珩在扬州城时的表现了,更是从儿子口中得到了其在实务上的水平。
策问,纸上谈兵的人与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那水平上的差距不是枯坐空想能弥补的。
“那没法赌了,妾身也觉得贾珩会赢。”
王妃捂嘴笑了:“林丫头已经足以令妾身惊讶了,她还说有个哥哥,其才华远胜于他……”
“殿下有令,文比开始。”
反正酒宴已经差不多结束了,刘济祯索性直接开始了今日的文比。
他让内侍取来纸笔,稍一思索,便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实干兴邦!”
简单的四个字,就是今日文比的题目。
什么玩意?
这怎么答?
杜胜威傻了,脑子里华丽的词汇,根本无法在这四个字的策题上靠。
实干?
什么实干?
干什么?
贾珩已经回座,往高台上望了过去,那道龙纹身影正与身旁的人有说有笑,丝毫没有冷面王的威严。
“臣对: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冷面王曾督户部、工部,在户部时,整肃财赋、精简不必要的花费,并力行清理积年欠账,追缴国库亏空。
一年时间,便将那些只会写花团锦簇颂圣文章的官员踢出户部,大力提拔善财赋计算的官员。
在工部时,数次提拔实干官吏,并力主推行大匠授官,如今的工部左右侍郎,均是匠户出身……
如此亲王,与那位善诗词歌赋的“贤王”,八皇子刘济川相比,简直不要太务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
贾珩以《春秋》为题干,开始从选拔人才开始论述实干兴邦的基础。
他先颂了一回“圣”,赞了四爷在户部、工部提拔实干人才的必要性。
随后就在这个基础上,论述起了什么样的人方是贤才……
整篇策论,基本上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借用古之先贤之言,论述当下国朝最大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比如在进士科的基础上,重开明法、明算等实用科目,以选拔实干型人才。
光是这一点,直接就说到了刘济祯的心窝里了。
当他拿起贾珩的策论文章看了一遍后,整个人就像是六月最热时喝了一碗冰果酒,怎能一个爽字可以形容。
他差点把身前几案拍散架了,大笑而歌。
“好!好!好!此文,可比状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