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婴儿孙女皆有封

董璜风尘仆仆的回到长安,一路赶往太师府。

得知府中无恙,他松了口长气,向董卓禀报道:“京师地震,叔父担忧仲父府中的情况,特遣小子前来问安。”

“府中一切都好,他重修这太师府,做得非常不错,”董卓颔首道,“郿坞那边如何?”

“资财、人力俱都充足,进展很是顺利,很快就能彻底竣工。坞中积蓄,供应仲父麾下十万大军,亦可支持十余年,”董璜继续汇报道,“祖母、诸位从母、诸位从弟亦都安好,请仲父勿要担忧。阿白还托我向仲父问安,请仲父多加珍重,努力加餐饭。”

他口中的祖母,乃是董卓的母亲池阳君。阿白则是董卓的嫡亲孙女董白,今年十三岁,尚未及笄。

因着常年征战之故,董卓的子嗣颇为艰难,膝下只得一子董瑛,还在前些年因病早逝,只给董卓留下了董白这个孙女。

这两年董卓大权在握,身边自然是姬妾如云,也给他生了好几位子嗣。前一阵郿坞的郿侯府邸完工,这些子嗣和他们的母亲,都跟着池阳君、董白一起,被董璜送过去安置。

然而,最得董卓珍视的,还是早逝嫡子董瑛所生的孙女董白。

听到董璜转述了孙女的问候,董卓一时老怀大慰:“好啊!阿白长大懂事,知道关心我了!”

“是。阿白近来容貌愈加清茂,颇似从兄。”董璜连忙凑趣道。

“倒是有一阵没见了,”董卓喟然微叹,“待到关东初定,我当前往郿坞小住一段时间,颐养精神。”

这段时间以来,他大权在握,支使九卿三台如属吏,固然是志得意满,人却也是被累得不轻。

这朝政之事,果然彼其娘之令人头疼!

思及朝政,他又想起了一桩公事:“你既来长安,也为我分担点事务。将作大匠刘艾刚刚罢职归家,承明殿那边,你可代为主持一二。”

董璜微微一愣:“仲父,承明殿那边不顺利么?居然要把刘长史罢职?”

“算是罢!”董卓也不多加解释,“去了你自然明白。”

董璜却没有马上领命,似乎有所考虑。

小半刻之后,他忽然面露喜色,向董卓拜倒在地:“小子要恭喜仲父!”

“喜从何来?”

“其事明也!”董璜笑道,“仲父修建郿坞,诸事皆顺;而天子这边,不过重修一承明殿而已,还有大臣主持,都如此不顺利……这岂非上天示意,言刘氏将衰、我董氏将兴乎!”

董卓却是知道其中缘由的,挥了挥手道:“你明白什么?就敢乱说……出了此门,万不可再有此等言语!”

“喏。”董璜应道,有点失望的模样。

长时间以来,因着董卓独子早夭,他在家中曾被视作继承之人。

而随着董卓的地位越来越高,也有了自己的子嗣,他不敢再以太师的后继自命,但自然是希望跟着一同飞黄腾达的。

可如今在家中,获得封爵的只有三人。

一是祖母池阳君,一是太师自己这郿侯,还有就是叔父董旻,爵封鄠侯。

甚至连那突然冒出来的董承,都已经封了都亭侯、身任中二千石执金吾;他董璜身为太师从子,还只是一个没有封爵的比二千石侍中、中军校尉。

虽然一度统领禁军,但太师既已来到长安,这职权也就交回到其手中,只能做一些护送家眷、守护中门、押送资财的事情。

对了,现在守护中门的事也没了他的份,换成了太师义子、中郎将吕布……

他这番心思皆在脸上,董卓自是有所觉察,当即笑着安抚道:

“前时我在雒阳,你与王司徒、宣仲玉留守长安,颇有一些功绩。我已向司徒许下大县,只待关东稍安,即分军功以封之,到时自然也少不了你一个乡侯。”

董璜当即大喜,再次拜倒在地:“小子谢过仲父!”

恰在这时,中门的吕布亲自呈上来一封情报,说是由雒阳那边送来。

董卓展开一看,乃是袁绍夺取韩馥冀州牧的消息。

他先是有所心忧,继而却是大喜。

待到吕布转身离开时,他想清了所有关节,甚至哈哈大笑起来。

董璜凑过来道:“仲父如此开怀,可是关东有什么好消息?”

“然也!”董卓扬了扬手中写有情报的帛书,“袁绍那个竖子,倒是有点本事,直接夺了韩馥的冀州!”

这算什么好消息?董璜大感疑惑:“袁绍有冀州在手,气焰岂非更加嚣张?”

“那又如何?”董卓笑意不减,“他身为叛军盟主,先是与袁术争夺豫州,如今又夺了韩馥的冀州,这盟约如何还能维持下去?今后叛军将各自为阵,乃至人人自危,再无能力进攻我司隶矣!”

“冀州横竖都在叛军手上,他们如何争夺,都不会损我分毫。倒是那韩馥,昔日为我所任命,却翻然与叛军合流。如今基业被夺,实乃大快我心!”

“如仲父所言,那可真是天大喜讯!”董璜凑趣的说道,忽然眼珠一转,“仲父,这算是关东稍安么?”

“自然是算的!”董卓哪能不知他的心思,笑着点了点头,“孤有言在先,自不会食言。”

……,……

董卓为王允、宣璠、董璜等请封的文书,很快送到了尚书台。

文书之中,董卓援引先汉萧何之例,以镇抚百姓、不绝粮道之功,请封司徒、尚书令王允为温侯,食邑五千户;以诛除袁氏之功,请封光禄勋卿宣璠为芮乡侯,食邑八百户;以镇守长安、护卫宫禁之功,请封侍中、中军校尉董璜为都乡侯,食邑五百户。

除此以外,董卓的几名子嗣,也都各自封乡侯、亭侯不等。据文书中的履历,其中甚至有出生不到半年的婴孩。

王允看到此处,已经是面沉如水。

他并不那么在乎封爵,否则上次朝会大封朝臣之时,岂能少得了他?

但既然董卓有这一番美意,并以他与萧何对比,他也愿意接受。只是,把他与出生不到半年的婴孩放在同一封文书中,这算是怎么回事?

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董卓居然异想天开,要封他那尚未及笄的孙女董白为渭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