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陈炳忠戴罪立功
- 大明:家父状元郎,正在被流放
- 安静l
- 2283字
- 2025-03-09 21:49:46
腊月二十八,
陈炳忠率领的五千青州卫,终于抵达了穆陵关前。
连日来的行军让将士们疲惫不堪。
关中,吴兴邦带着陈昭、仲二牛二人走上了城头。
他朝着关外打量一阵后,转身看向身边的陈昭,轻声问道:“陈昭,你看看那员将领,是你爹么?”
陈昭闻言,立刻趴在女墙上,仔细张望起起城下的青州卫来。
片刻后,他激动的大声说道:“是我爹!”
可说完之后,他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脸色瞬间变得一片煞白。
吴兴邦伸手按住了陈昭的肩膀,感受到了他正在微微颤抖的身躯,安慰道:“别怕,至少我们还有希望保住你和你的家人。”
随后,吴兴邦对身边的仲二牛使了个眼色。
仲二牛会意,走上前,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陈指挥使,我们锦衣卫吴百户,邀您上前答话!”
城下的陈炳忠听到喊声,于是抬头望向城头。
但由于陈昭个子不高,所以他并未看到城墙后面的儿子,只看到比土匪长相还要凶悍的仲二牛。
随后,他又把头转了过去,看样子压根儿不想搭理。
就在这时,陈昭突然抓住城墙箭垛,把半个身子探出城头,
“爹!是我,昭儿!齐王府的人抓了我,他们想把我送去倭国!是吴百户救了我!“
少年突然的哭喊,显得极为震撼人心。
听到儿子那熟悉的声音,陈炳忠心中巨震,手中的长枪当啷一声落在地上。
他纵马来到关前,丝毫不顾及已经进入了对方的弓弩射程之内。
“他瞪大眼睛,望着城头上的儿子,颤声问道:“昭儿?真的是你吗?”
“爹!是我!”陈昭探出了大半个身子,朝着城下挥手,眼中和语气里也满是激动。
这时,吴兴邦来到了女墙边,对城下的陈炳忠说道:“陈指挥使,我是锦衣卫百户吴兴邦。”
陈炳忠连忙抱拳道:“多谢吴百户救出小儿,陈某感激不尽!”
“兄弟,趁你现在还未发兵攻打穆陵关,没有坐实叛国罪名之前,赶紧降了吧。信国公宽宏大量,定会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吴兴邦劝道。
陈炳忠闻言,也不含糊,
转身回到自家将士们面前,喊道:“青州卫听令!即刻起归附信国公麾下,但有违抗者,军法处置!“
青州兵们有些不明所以,面面相觑。
不是来剿匪的吗?
怎么又归附信国公了?
其实有时候造反的士兵,都是稀里糊涂跟着上头就反了,他们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
这时,吴兴邦吩咐道:“开门,让陈指挥使进来。”
说完,他便拉着陈昭下了城楼。
穆陵关大门缓缓打开,陈炳忠单人独骑进入关中,一场大战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
父子相见,自然有很多话想说。
但在这关键时刻,吴兴邦觉得还是先把正事定下再说。
于是,他对陈炳忠说道:“陈指挥使,还请随我去见信国公。”
陈炳忠闻言,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罪将听凭百户安排。”
与此同时,诸城县外,
汤和正站在指挥台上发号施令,指挥攻城。
他手持令旗,挥落之间,炮火便咆哮着轰击城墙。
实心炮弹撞上青石城墙,霎时间砖石崩裂,烟尘四起。
白莲教守城的教众,被炸得抬不起头来。
而守城物资严重不足,防御用的火炮几乎都是徒有其炮,却没有火药和炮弹!
这一切都是周显仁干的,他甚至连守城物资的钱都给吃了大半。
“放箭!放箭还击!“穆玄殷挥剑砍翻两个想逃跑的诸城县士卒。
然而下一刻,却有更多的士卒争相涌向城墙墙梯。
这些士卒本就是临时被白莲教赶上城墙协助防守的,根本毫无士气和斗志可言。
此刻又遭到猛烈打击,自然立马溃散。
穆玄殷刚要呵斥,忽然看到一发炮弹狠狠击中城墙上沿,把城墙炸出了一个缺口。
还有几名白莲教教众,随着碎石一起被炸飞到了半空中。
这一刻,穆玄殷忽然扪心自问道:“替狗官守城而牺牲那么多的兄弟,值吗?”
当第三轮炮击将城墙上方轰开丈许长的缺口时,
吴兴邦带着陈炳忠,身后跟着张铁山、余正、方于飞等人,来到了汤和军中。
“报!大帅!锦衣卫吴百户求见!”一名传令兵大声喊道。
“叫他上来!”
“遵命!”
片刻后,吴兴邦和陈炳忠上到指挥台。
陈炳忠当即单膝跪地道:“罪将青州卫指挥使陈炳忠,见过信国公!”
汤和虽然须发已经花白,但那一身沙场宿将的气势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加凝练。
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能让人望而生畏。
陈炳忠在他面前,连头都不敢抬。
“陈炳忠,你可知罪?”片刻后,汤和这才发问道。
“罪将死罪!”陈炳忠颤声说道。
“何止死罪,叛国者,诛九族!”汤和的声音冰冷。
陈炳忠不敢抬头回话,自然也没看见汤和嘴角微微的翘起。
吴兴邦倒是瞧了个清楚,他心中暗自琢磨:“汤和这里,似乎还有转圜的余地。”
于是,吴兴邦对汤和行礼说道:“禀信国公,陈指挥使还没有坐实通敌叛国的罪名,他并未对朝廷大军发起过进攻。”
汤和转向吴兴邦,说道:“信中有他通敌的罪证。”
“但那只是他为了与敌人周旋的权宜之计。可能当时的情况复杂多变,陈指挥使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那样的决定。”
汤和知道吴兴邦这是想救陈炳忠一命,可事实却是,陈炳忠确实有倒向敌人的行为。
他沉默片刻后,说道:“我知你心意,但无论如何,他确实率兵来了穆陵关,不是吗?”
陈炳忠面如死灰,他心知自己可能真的活不成了,但他的家人不能就这么跟着他白白死去。
他咬了咬牙,说道:“信国公,末将自知犯下弥天大过,但请给末将一个机会,让末将戴罪立功,保全家人!”
汤和这时候却看向了吴兴邦,问道:“你鬼点子多,你觉得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戴罪立功?”
吴兴邦闻言转向陈炳忠,问道:“青州府打着齐王的旗号造反,那你可曾在军中见过齐王本人?”
陈炳忠回忆片刻后,摇头道:“未曾见过。而且末将之前向齐王要人,他好似也并不知情。”
“那便是了!”吴兴邦笑道:“齐王应该是受了下属的蒙蔽,被蒙在鼓里,稀里糊涂背了口天大的锅。”
历史上,齐王朱榑就是典型的没头脑,
他敢在老朱还在世的时候,扩充三卫编制;敢在朱棣登基以后,公开抱怨朱棣,甚至画圈圈诅咒朱棣!
而且他放纵下属,以致下属借他的名义大肆贪赃枉法……
所以,这位王爷被人利用,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