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商学院管理思想践行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编
- 2443字
- 2025-04-11 13:52:53
陈亚民:分层时代下的“新三板”
经常有人问我关于“新三板”的趋势问题。
第一个问题,您觉得“新三板”有戏吗?到外边问50%人说有戏,50%人说没戏。到股市里问做“新三板”的人说有戏,做主板的说没戏。这个问题很难回答。2015年3—5月是高峰,突然间就跌下来了。那个形势下谁都没预料到的,只要“新三板”跌下来在股灾前就跌下来了。
第二个问题,我的企业该不该上市?我说我也很难回答。我问过好多人,有人说我该上,有人说我不该上,我该不该上?我回答比较简单,上没有什么坏处,不上也没有什么坏处,上也可以不上也可以,这么回答没解决问题。我想了想,今天把这两个问题帮大家理一理,大家自己来判断。
“新三板”发展趋势
“新三板”是在2012年拿到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时创立的,这个牌子不容易。为什么会批给它呢?原因是美国纳斯达克很成功,全世界都很眼红。纳斯达克成功意味着什么呢?美国经济的发展全部靠的“高科技+资本市场”,说白了是“互联网+纳斯达克”。也就是说,美国经济创造了这么多奇迹,现在美国大公司已经不是20年以前的GE,现在美国大公司都是Facebook这种公司了。为什么呢?你仔细想想看,没有互联网这种公司一个也起不来。正是通过了资本市场和高科技的结合导致美国创造了一个奇迹,相比较起来我觉得欧洲如今江河日下,特别是现在的O2O领域,英国更可怜。原来我们到英国去的时候,英国人根本看不起我们。现在跑到欧洲去都是部长出来接见,感觉不一样。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人有钱。实际上我没钱,但是他感觉中国人都有钱。
全世界看到美国在“高科技+资本市场”的路上发展得很好,大家都在学,就是说把资本市场搞起来。看了22家跟纳斯达克一样的交易机构。22家中倒闭了一家新西兰的,剩下的21家在我看来没有一个成功的,可能有七八个半死不活的,绝大多数没戏。
但是中国的交易机构会不会有戏呢?现在看起来中国可能有戏。如果仅仅从条件上来讲,因为全世界互联网做得最好的应该是美国,中国和美国应该差一个档次,思想和观念上差一个档次。我们天天喊“互联网+”“ +互联网”,或者是“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美国硅谷讲的就是颠覆式革命,从底部掀掉。比如,我设计一个苹果手机,然后全世界帮我生产,我挣一点小钱;我设计特斯拉,我把全世界搞掉,然后都来帮我生产。
美国从心底看不起“互联网+”,看不起“工业4.0”。“工业4.0”是德国西门子提出来的,这是它的传统产业,它要产业救国。但美国的观念是整合全世界的资源。让全世界互联网发展水平,美国最为领先,其次就是中国。其原因为何?我国人口基数庞大。日本也不错,韩国也不错,但是它们判断成功的唯一标准就是占领中国市场。在这种情况之下,互联网产业,除了美国,我觉得中国同样有机会取得巨大发展。
最初建立“新三板”的时候,证监会给它的任务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则,完全按照美国纳斯达克的模式设计,不要受传统交易所的影响。所以它们一开始就跟传统交易所走彻底不同的两条路。上交所、深交所走的大部分实际上是香港这条路。一开始上交所和深交所是学习港交所,当上交所和深交所开始用计算机系统时,上交所就跟德国学了,深交所和上交所属于两个体制,但总的模式是一样的。
2012年,“新三板”批准成立的时候已经明确要做成一种全新的模式——全面模仿纳斯达克的模式。全世界只有纳斯达克是营利性组织,是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也是股份有限公司。纳斯达克大股东是美国证券协会,中国也临时成立了一个中国证券协会,注册资本达11亿股本。美国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了。“新三板”未来也同纳斯达克一样,选择公开挂牌交易。所以这里面交易模式基本上全面借鉴了纳斯达克的模型。“新三板”成立之初,每年的交易额大概达10亿元人民币到20亿元人民币的水平。结果没想到在2015年10月成交量达到高峰,日交易额十几亿元人民币,超过2014年一年的量。为什么突然交投猛增?其原因在于“新三板”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年度工作计划中确定了四大发展方向,如果全部落实到位甚至有机会可以超过上交所、深交所。
“新三板”提出的四个方向的发展思路很有价值。
第一,集合定价。类似上交所、深交所总交易方式,计算机系统自动撮合机制。如果实现这种竞价机制,“新三板”很可能会成为中国第三个证券交易所。
第二,三层交易模式。最上面一层定价,第二层做市,第三层协议竞价,这三个层次采用三种交易模式。
第三,降低交易门槛。现在“新三板”门槛需要持有500万元金融资产。为什么是500万元金融资产?美国市场、中国香港市场、伦敦市场大部分是专业机构参与交易。
第四,扩大做市商,增加交投活跃度。美国纳斯达克有1400家市商,常年做的有五六百家,而中国目前只有70家。所以“新三板”提出来扩大做市商,由基金参与做市,将做市商规模扩大到600家。
首先,我同意分层制度。挂牌企业分层以后会更聚焦。
其次,做市商制度也同样关键。纳斯达克做的时候也没有靠集合定价,纳斯达克做成功唯一原因就是做市商。做市商是指在证券市场上,由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独立证券经营法人作为特许交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须等待交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做市商通过做市制度来维持市场的流动性,满足公众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做市商通过买卖报价的适当差额来补偿所提供服务的成本费用,并实现一定的利润。
最后,中国需要培养专业投资者队伍。一方面500万元门槛过高,另一方面有一批对“新三板”有认识的基金,专门交易“新三板”,现在“新三板”基金已经成立了,但是体量不够大。券商与“新三板”基金应该发挥发现价值、提升价值、推广价值的作用。在目前“新三板”已经推出两个层次的分层制度的基础上,由券商和基金活跃一部分比较具有前景的公司股票的交投,从局部到整体逐渐带动整个“新三板”市场。
(本文根据陈亚民教授2016年7月28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交金融家”论坛上的演讲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