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进与突破: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地区的油气开发
- 王绍章
- 6100字
- 2025-02-24 11:39:22
第二节 1906年前的石油勘探
万事开头难。以当时的条件看,在萨哈林岛开发石油仅仅是一个具有浪漫色彩的梦想,一个只有少数理想主义者才抱有希望的梦想。
1883年,地方管理当局在北萨哈林岛奥哈开采区附近拨给伊万诺夫的孀妇——A. E.伊万诺娃1000俄亩的地块,为期5年,她每年需要向国库支付每亩10卢布的费用。А. Е.伊万诺娃虽然获得了开发权,却一直没有着手进行必要的工作。
1886年,萨哈林岛亚历山德罗夫斯克区的长官费奥多尔·林代尔奥乌姆勘察了伊万诺夫申请书里指出的地方,并把几十公斤萨哈林石油寄往圣彼得堡俄国皇家技术学会的实验室。他在附函中写道:“从吉里亚克人的波莫尔村向北直线距离大约26.5公里、萨哈林岛北端最狭窄的地带富含石油。”
1888年,伊万诺娃的女婿 Г. И.佐托夫来到奥哈开采区。佐托夫(1851~1907年),出身于官吏家庭,就读于圣彼得堡海洋士官武备学校,毕业后曾在喀琅施塔特、远东服役。1874年,佐托天以中尉官衔退休并开始经商,他曾担任远东第一艘客货两用船“巴拉特科”号的船长,还捕过鱼(包括萨哈林岛沿岸地区)。
觉察到奥哈存在石油的迹象后,佐托夫动身前往圣彼得堡。他懂得向俄国的欧洲部分“取经”以增强信心,还解决了奥哈用地的继承权问题。
俄国石油工业化经营的进程一经启动,便呈现不可阻挡的势头。从1873年起,俄国石油产量的增速超过了美国。到1888年,其石油的绝对产量已经接近美国。这是国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国内外因素主要包括解放农奴、特别重视铁路和交通的发展,以及政府偶然尝试设计了一个连贯一致的经济战略,这个战略鼓励俄国石油工业的发展,鼓励在立法方面进行大幅度的重写游戏规则的变革。
俄国包税制与农奴制的关系密切,其废除是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以后。自彼得一世以来,俄国盛行使用契约性强迫工业劳动力,也就是国有农民被束缚于一家工厂,被迫在私人或国家企业中长时间艰苦劳动。农奴主也可以用契约把他们的农奴派至非贵族的生产者手中,但这种做法在19世纪20年代早期被禁止。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棉纺织业的雇工数量上升。俄国的工业机械的生产者仍然没什么发展,绝大多数工业劳动力仍然是手工劳动,而且常常是户外劳动。1861年农奴制改革从法律上肯定了农奴的人身自由。美国学者兰德斯指出:“1861~1866年对农奴的总体解放通常被认为是经济方面的巨大分水岭。但是它对人力的供应究竟有多大的影响,不是很清楚。然而它迫使企业雇用自由的挣工资的劳力,这就强制改善了劳力的待遇,并且为采用新工艺和更高标准开辟了道路。”
从此,巴库石油开发得到了更多的雇佣劳动力:1873年是680人,1890年为6000人,1901年达2.8万人。
与之并进的是俄国工业革命的进展。以蒸汽为动力的工厂、轮船、铁路交通,逐渐成为俄国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巴库的石油开发,除了储量丰富外,更得益于使用蒸汽抽水机、炼油蒸馏器、油轮、油罐车厢等。在俄国石油钻探历史中,1878~1900年,使用蒸汽机的数量由97台增加到2637台,增加了27倍。
外资以产业资本的形式进入企业,而有外资注入的企业是俄国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在石油领域得到充分反映,最有名的是诺贝尔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
诺贝尔公司经过几番技术改良,很快就凌驾于其他各厂之上。例如,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专用于比重较高的油类的特种燃油器和挥发油的连续蒸馏方法。
罗斯柴尔德家族有“欧洲第六王朝”之称。1883年,这个家族出资修筑了一条铁路将巴统与巴库连接起来,目的是为其在欧洲的炼油厂获取石油。巴统因此成为西方市场获取巴库石油的第一个港口。1884年,从巴统出口的石油和石油产品有374.6万普特,包括275.3万普特煤油、63.4万普特润滑油、35.2万普特油渣、5430普特原油。1886年,罗斯柴尔德家族成立了“里海和黑海石油公司”。
巴库-巴统铁路建成以后,因机车的功率不大,一次只能拉6个油罐车穿越格鲁吉亚山区。后来诺贝尔公司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他们利用巴黎阿尔弗雷德公司协助提供的400吨甘油炸药于1889年在大山中开辟了一条隧道,铺设了一条70公里长的钢管。这是本地区的第一条输油管道。
此后,俄美两国在欧洲煤油市场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俄国从依赖美国的煤油供应转向与之竞争。诺贝尔公司借助俄国关税保护政策将美国煤油逐出俄国国内市场,并从1881年起向国外出口俄国煤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俄国巨大的石油储藏对美国石油公司来说,既是一种威胁,又是一种引诱,在往后的50年中也仍然如此。”双方各有所长:俄国有靠近欧洲的地理位置优势,美国有规模经济的长处。诺贝尔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在俄国国内互为对手,罗斯柴尔德在巴统建起了自己的储油库和销售设备,诺贝尔立即效仿,但是他们在反对美国石油资本这件事情上态度一致。
石油工业是一个涉及勘探、开采、加工、运输、炼制、出口环节的产业链。高加索油区代表着俄国石油潜力的现实,萨哈林岛则代表着俄罗斯石油发展的希望。前者的开发带动了后者的起步,佐托夫以勘探环节为重点,为此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889年,佐托夫组建“Г. И.佐托夫萨哈林石油公司”(以下称“佐托夫公司”),这是萨哈林岛的第一家公司。为了满足手工钻探的需要,他从圣彼得堡把所需的设备运到尼古拉耶夫斯克。他还与“古布金继承人”贸易公司达成人事安排:聘请А. Д.斯塔尔采夫、М. Г.舍韦列夫为商业顾问,邀请恰克图的商人И. Ф.托克马科夫、И. Д.西尼岑、Н. П.巴宾采夫等人入伙。以此招募合伙人、扩大筹资途径。М. Г.舍韦列夫坐镇海参崴。为了开发北萨哈林岛距离良格里村47.7公里处的油田,佐托夫公司租赁了1090公顷的土地准备勘探。
1889年,第一次勘探拉开序幕。由佐托夫率领,成员有矿业工程师Л.Ф.巴采维奇、阿穆尔边疆区研究会的В. П.马尔卡利托夫。他们在奥哈开采区挖了许多探坑,钻出了8口浅井(最深达21米)。他们的主要收获有三:证实了石油产地的存在;巴采维奇首次对产地加以地质描述;佐托夫绘制出第一张矿产图(见图1-3)。

图1-3 佐托夫的矿产图
1890年,巴采维奇进行第二次勘探。这次他将勘探地点转到卡达格里-纳比里-诺格利基,并在那里打了几个探坑,后来他又在《矿业杂志》上发表了报告《萨哈林油田概述》。巴采维奇强调:“我们发现了黏土层和沙土层交替的现象。我认为,位于不透水地层之间最后的岩层,是聚集矿物油最好的天然油槽。”由此,他得出结论:“有关大量天然油苗和油砂矿床的所有事实、它们的扩散、昼夜产量以及其他情况,都会促使人很有把握地推测,下面的地层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大的石油蕴藏量。”
1892年,由佐托夫牵头,以工头С. О.马斯连尼科夫为助手的第三次勘探开始。他们将地点选在诺格利基,并在此钻出了两口井,深度分别是96米、44米,但没有找到石油。马斯连尼科夫非常沮丧,甚至怀疑继续找油的前景。在他看来,这里是钻探者的伤心之地。
对俄国石油工业来说,1892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废除包税制的历史进程首先从高加索油区开始,至于其他产油地区,直到1892年俄国政府颁布《关于在外里海州实行在国有空闲土地上私营工业规定之命令》后才废除包税制。
1893年,佐托夫公司解体。佐托夫只能拿出自己的钱组织勘探,在上一年到过的地方继续1号井钻探,打到137米深时仍然没有找到石油。
1895年,佐托夫回顾了他过去的勘探工作,在北萨哈林岛和东海岸发现了存在石油的迹象。有兴趣者可以查阅巴采维奇、马斯连尼科夫分别在1890年、1894年提交的报告。但由于缺少资金,他们的勘探工作无法向该岛的南部推进。
应当指出,佐托夫1892年的勘探工作促进了奥哈居民点的出现。帝俄时期,俄国政府把乌拉尔以东的全部领土统称为西伯利亚,但是在行政区划和管理上又把西伯利亚分成三部分: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和远东。萨哈林岛曾被当作罪犯无法逃脱的天然监狱。它是北太平洋上介于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之间的一个长条形岛屿,四面环水,气候寒冷。1869年4月,根据沙皇发布的命令,该岛成为流放顽固罪犯的场所,当年便安置罪犯800人。此后,每年都有成百名罪犯及部分家属被流放至此。1880年,欧俄与远东之间的海上航线开通,越来越多的流放犯和苦役犯至此。1886年,萨哈林岛又被辟为政治流放地。
当时,俄国民间把这里称为“受苦和流泪的地方”。
这些人的到来,改变了萨哈林岛的居民成分,形成外来人口占据优势的局面。根据1897年帝俄人口普查的资料,全岛有28113人。苦役犯、流放犯占据了多数,尼夫赫、阿伊努等土著居民占25.6%(7421人)。在亚历山大罗夫斯克区、特莫夫斯科耶区、科尔萨科沃区,男性居民有20472人、女性居民有7421人。从识字率上看,男性达到30.6%、女性达到12.7%;从等级上看,世袭贵族和非世袭贵族有180人,神职人员有61人,荣誉公民、商人、自由民将近有400人,农民和哥萨克有500多人;宗教信仰上该岛居民以东正教徒为多,超过了19000人。
他们还为当地提供了现成的劳动力。1897年人口普查显示,岛上有5664个私人小企业(人数在2~11人), 70个国家企业,其中包括救济院、孤儿院、军营、学校,这些企业共雇用了6352人。
俄国大作家契诃夫留下了这样的记录:“苦役犯和流放移民,除了少数例外,一般都可以在街上自由行走,不戴镣铐,没有人看押,因此你每走一步都会遇到成群结伙的或单个的苦役犯。在民户的庭院里也有这种人,他们充当车夫、看门人、厨师、厨娘和保姆。”
在苦役犯、流放犯当中不乏有头有脸的人。契诃夫在岛上认识的第一个人是诗人。他写过暴露性诗篇《萨哈林诺》。只要有机会,他总是喜欢让人知道自己虽然是十四等文官,却身居十等官的要职。

图1-4 安·巴·契诃夫(1860~1904年)
资料来源:透视俄罗斯网站。
佐托夫的石油勘探费时、费力、费钱,他不可能使用犯人,只能雇用自由人。加上俄国幅员之大,交通、通信能力的限制,使得政府无法对各地有周密的了解。此外,此时的俄国忙于其欧洲部分的现代化进程,没有时间善待囚犯。尽管萨哈林岛近乎没有受到农奴制的影响,但是苦役和流放制对当事人来说是一种折磨。服刑期间,他们不仅要适应当地气候寒冷的自然条件,还要忍受单调的社会生活所带来的心理寂寞之苦。有些犯人在流放期满后可以转为国有农民,有些犯人还被准许重返大陆,但是不能回归原籍,有些犯人只能一辈子守在岛上。
对俄国财政大臣维特伯爵来说,利用外资是一种手段,可以加速俄国的工业化进程,进而富国强兵。1893年,他的第一份预算递交到政府,在这份预算中,他将自己的目标描述为“消除阻碍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和“激发健康的企业精神动力”。受此影响,外资流入俄国的势头不减。例如,钢铁、煤炭工业中的法国、比利时资本,高加索石油工业中的英国资金等。
俄国石油领域依然受到外资的追捧。巴库的石油潜力得以释放,其石油产量从1890年的2.26亿普特增加到1900年的6亿普特。在1895年巴库的3.77亿普特石油总产量中,诺贝尔公司、什巴耶夫公司、里海和黑海公司分别占20%、26%和43%的份额。随着石油管道的建立和油轮的建造,以及通过油槽列车利用铁路运输,俄国的石油运输问题得到了解决。诺贝尔公司、里海和黑海公司把俄国石油带到欧洲市场,英荷壳牌公司(由英国壳牌石油公司和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而成)也紧随其后。1894~1901年,在帝俄石油工业的外资总额增加了29倍,从260万卢布增加到8340万卢布。20世纪初,在正常条件下,石油每年可为俄国带来巨额的收入。
垄断组织逐渐控制了俄国的经济领域。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产生了大的垄断性联合。在西方,这个进程一般是逐渐进行的,并且是经过长期的自由竞争才产生的。但在俄国,垄断组织的形成和自由竞争的过程常常相互重叠在一起,这是俄国政府干预的结果。
大企业对俄国石油工业的控制尤其明显。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巴黎银行与彼得堡国际银行合作,在俄罗斯成立重油公司。罗斯柴尔德家族在1903年又与诺贝尔家族签订合作协议。这个被称作“诺贝尔-重油”的协议具有明显的卡特尔性质,它计划在俄罗斯国内市场实行统一的贸易政策。
20世纪初,人们曾经产生了俄国石油将会枯竭的疑虑。高加索油区的石油开采在1901年达到年产量900万吨的顶峰后,其年产量开始以每年大约20%的速度递减。于是钻井工人便试图寻找新的油井。
当巴库的油田产量趋于下降时,人们在北高加索地区发现了新的油田。格罗兹尼、迈科普等地掀起了“石油狂热”,阿普歇伦半岛老油田的衰竭问题有所缓解。可以说新油田对俄国的汽油生产意义重大。
萨哈林岛也加入到此轮大潮当中。本书在前面已提到佐托夫在岛上石油勘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而产生这些困难的更深层原因是沙皇政府无力组织移民和开发,首先是在解决北萨哈林岛的法律地位上久拖不决,不愿为其开发投入资金。西伯利亚大铁路于1887年开始修筑,西起乌拉尔山以东的车里雅宾斯克,东至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全长9311公里。1896年,《中俄密约》使俄国获得了修筑中东铁路的权益,俄国实现了他利用西伯利亚铁路东线穿越中国领土的计划。西伯利亚铁路将俄国的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相连接,方便俄国开垦其东部地区、运输劳动力以及巩固本国的军事战略地位。直至十月革命前,西伯利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集中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
这就为外资的进入提供了机会。1898年,德国工程师Ф.克莱开始在纳比里、巴达西诺的开采区活动。他的支持者是成立于伦敦、固定资本100万英镑的“萨哈林和阿穆尔石油采矿辛迪加公司”。但这个辛迪加经历了近10年的运作也没有找到工业油流。
报纸和杂志为外资进入俄国进行石油勘探开发活动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899年的《现代技术》杂志刊出简讯:“萨哈林岛北岸和东岸的油田已经开发了好几年了,它们应该向北部延伸近424公里。但是所进行的勘察没有取得特别有力的结果。从试验井和钻井里获取的石油至今都非常少量,而且质量一般。”1900年3月3日的《石油业》报宣布:“据报道萨哈林岛上发现丰富的石油矿床。勘探工作是由外国矿业工程师完成的,目前正在向政府申请授予其开发矿床的权力。”
1902年,巴库石油企业家的代表、矿业工程师К. С.普拉东诺夫来到萨哈林岛的努托夫斯克开采区。
1903年,在萨哈林和阿穆尔石油采矿辛迪加公司的支持下,英国地质学家诺尔曼·博特率领一支装备精良的勘探队来到萨哈林岛。这次勘探的结果再次证实了巴采维奇的结论。不过,公司并未决定对当地的石油开发进行投资。
1904年日俄战争后,英国资本对俄国石油领域的投资明显增加。
围绕英国公司活动的炒作成为一道风景。这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在石油开发初期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从发现石油开始,原油的价格在短短几个月内就暴涨9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经纪人立刻把办公室内的矿石标本和鉴定证书都请了出去,重新摆上油桶模型、装着石油的玻璃瓶以及镶了框的油田土地契约。石油交易所在1865年10月开张营业,35家公司相继上市,这不过是采矿狂热的重演而已:新公司几乎不花什么成本就成立了,之后就谎称拥有储量丰富的油田,然后大肆操纵公司的股价;在石油泡沫破裂之前,石油股的价格一路飞涨,达到了令人眼晕的程度。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拼命追求迅速发财的机会。围绕英国公司活动的炒作引发了企业家们关注萨哈林岛的新浪潮。在圣彼得堡,“萨哈林第一辛迪加”成立,股东们都是皇室成员。1904年,在哈尔科夫成立了俄罗斯萨哈林石油公司,旨在大规模地开发油田。在该公司的广告书上甚至有这样的语句:“石油储量超过了在美国所有已开发的油田。”同年,C. A.伊拉里奥诺夫成立俄罗斯萨哈林石油公司,并向政府提出在该岛东北部经营石油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