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国公府经历了柳姨娘母女陷害苏璃又反被揭露的风波后,府内的气氛逐渐从紧张回归到表面的平静。然而,京都之中关于太子萧逸尘联姻的传闻却愈演愈烈,各种猜测和小道消息在达官贵人的府邸间流传。
苏璃虽在府中暂时安稳,但对于外界这些传言也有所耳闻。她深知,自己身处定国公府嫡长女的位置,又因护国寺一事与太子有了交集,这场联姻的漩涡怕是很难置身事外。每日在院子里,她看着丫鬟们忙碌,心中却思绪万千,既担忧自己未来的命运,又为家族的声誉和前途隐隐操心。
碧儿看着苏璃日渐消瘦,心疼不已:“小姐,您别太忧心了。这联姻之事还没个定论呢,说不定最后不会牵扯到您身上。”
苏璃轻轻摇头,苦笑道:“碧儿,你想得太简单了。京都之中各大世家都盯着太子妃之位,定国公府怎会例外?况且,我那日在护国寺与太子交谈,想必已被不少人看在眼里,只怕有些人已经将我视为竞争对手了。”
就在苏璃为此事烦闷之时,一封意外的邀约送到了定国公府。来人是礼部尚书夫人,邀请苏璃参加一场专为京都名媛举办的茶会。苏璃看着那烫金的请帖,心中有些疑惑。礼部尚书夫人平日里与定国公府并无太多往来,此次突然邀请她参加茶会,不知是何用意。
“小姐,您去吗?这礼部尚书夫人突然邀请,会不会有什么陷阱?”碧儿担忧地问道。
苏璃沉思片刻,说道:“我若不去,反倒显得心虚。况且,这茶会想必京都众多世家千金都会参加,去了说不定能探听到一些关于太子联姻的消息。只是,我们要小心行事。”
到了茶会那日,苏璃精心打扮了一番。她身着淡蓝色的锦裙,裙角绣着精致的兰花,头上只简单插了一支白玉簪,尽显淡雅气质。
苏璃来到礼部尚书府,刚踏入花厅,便感受到了一道道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厅内的名媛们穿着华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轻声交谈,看到苏璃进来,一时间竟安静了下来。
“苏姑娘,你可算来了。快过来这边坐。”礼部尚书夫人热情地招呼着苏璃,将她安排在了一个显眼的位置。
苏璃微笑着向众人行礼,举止优雅得体。然而,她敏锐地察觉到,周围的名媛们看她的眼神中,除了好奇,更多的是嫉妒和敌意。
茶会开始,侍女们端上了精美的茶点和香茗。礼部尚书夫人笑着说道:“今日把各位姑娘请来,就是想让大家聚聚,联络联络感情。最近京都里关于太子联姻的传闻沸沸扬扬,想必各位姑娘都有所耳闻。大家不妨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众人听后,纷纷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自家哥哥与太子交情深厚,有的暗示自己家族在朝中的势力,都在暗暗为自己争取太子妃的位置。
苏璃静静地听着,偶尔微笑点头,并未多言。这时,一位身着粉色衣裙的千金突然看向苏璃,阴阳怪气地说道:“苏姑娘,听闻你在护国寺与太子殿下相谈甚欢,想必苏姑娘对太子妃之位志在必得吧?”
苏璃心中一凛,知道这是有人故意发难。她不慌不忙地放下手中茶杯,微笑着说道:“这位姑娘说笑了。那日在护国寺,不过是太子殿下马匹受惊,我恰好路过,出手相助而已。太子妃之位何等尊贵,岂是我能肖想的。我今日来,不过是想与各位姑娘交流交流,增进情谊。”
那千金见苏璃应对得体,心中有些不甘,正想再开口,却被礼部尚书夫人打断:“好了好了,大家都是京都的名门闺秀,莫要因为这些小事伤了和气。来,尝尝这新贡的茶叶,味道可是一绝。”
苏璃心中感激礼部尚书夫人解围,但也明白,今日这茶会怕是来者不善。她一边品茶,一边留意着周围人的动静。
过了一会儿,礼部尚书夫人又说道:“苏姑娘,听闻你才情出众,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今日难得大家相聚,不如苏姑娘为我们展示一番,也让我们开开眼界。”
苏璃知道无法推脱,便起身说道:“既然夫人盛情难却,那小女就献丑了。”她思索片刻,以茶为主题,吟出一首诗:
“香叶嫩芽烹作汤,清幽香气绕华堂。
沉浮世事杯中影,品味人生意韵长。
慢饮浅尝知雅趣,轻斟细酌韵悠长。
愿同诸友共欢畅,此际时光岁月香。”
苏璃吟完,众人皆忍不住鼓掌。就连方才刁难她的千金,也不得不佩服苏璃的才情。
“苏姑娘果然才情非凡,这首诗意境深远,实在是佳作。”礼部尚书夫人赞叹道。
茶会在苏璃的吟诗后,气氛变得融洽了许多。苏璃也借此机会,与几位世家千金聊了起来,旁敲侧击地打听关于太子联姻的消息。从她们的话语中,苏璃得知,除了各大世家在暗中较劲,朝中一些势力也在为太子挑选联姻对象,而自己的名字,似乎已经在某些人的考量范围之内。
茶会结束后,苏璃回到定国公府。她将在茶会的经历告诉了碧儿,心中更加忧虑。太子联姻之事,已经如同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她的心头。她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自己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未知。而她,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应对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