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国公面色阴沉,大步流星地朝着柳姨娘的院子走去,苏璃紧跟其后,心中既有真相即将大白的畅快,又隐隐担忧父亲是否真能公正处理此事。
一行人很快来到柳姨娘院子,院子里的丫鬟婆子见定国公脸色不善,吓得纷纷跪地。柳姨娘正在房内与苏瑶商议着如何进一步对付苏璃,听到外面动静,赶忙出来查看。
看到定国公和苏璃,柳姨娘心中“咯噔”一下,但很快镇定下来,佯装惊讶地问道:“老爷,您怎么来了?还带着璃儿,这是发生何事了?”
定国公冷哼一声,将那对翡翠耳环扔到柳姨娘面前,怒喝道:“柳氏,你还有何话说!”
柳姨娘看到耳环,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但仍强装镇定:“老爷,这……这是何意?这耳环怎么在您这儿?”
苏璃上前一步,直视着柳姨娘的眼睛,冷冷说道:“姨娘,事到如今,您还想狡辩吗?您故意佯装丢了这对耳环,指使刘嬷嬷去我院子搜查,不就是想污蔑我身边丫鬟偷窃,让我在府中颜面扫地吗?可惜,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对耳环被我找到了。”
柳姨娘心中慌乱,但仍嘴硬道:“璃儿,你可不要血口喷人。我怎么会故意陷害你?这耳环定是你不知从何处寻来,妄图诬陷我。”
定国公气得浑身发抖:“柳氏,到现在你还不肯承认!璃儿已将你与翠环的对话告知于我,你为了一己私欲,竟在府中设下如此恶毒的圈套,实在让本公失望透顶!”
听到定国公提及翠环,柳姨娘知道事情败露,双腿一软,瘫倒在地。苏瑶在一旁吓得花容失色,赶忙上前抱住柳姨娘,哭喊道:“父亲,母亲定是一时糊涂,才做出此等错事,还望父亲看在母亲多年侍奉您的份上,饶了母亲这一次吧。”
定国公看着柳姨娘母女,心中满是厌恶:“糊涂?她这是处心积虑!本公平日里念在她是你生母,对你母女多有纵容,没想到却养出你们这般心思恶毒之人。”
苏璃见状,适时跪下,说道:“父亲,姨娘此举虽让女儿受尽委屈,但璃儿念在她是长辈,且与父亲夫妻一场,还望父亲从轻发落。只是往后,还望姨娘莫要再无端刁难女儿。”
定国公看着懂事的苏璃,心中对她越发愧疚。他沉思片刻,说道:“柳氏,念在璃儿求情,本公今日便不与你计较太多。但你需禁足三个月,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苏瑶,你身为庶女,非但不劝诫生母,反而与她同流合污,罚你抄写女诫百遍,闭门思过。”
柳姨娘和苏瑶心中虽有不甘,但也不敢违抗定国公的命令,只得含泪应下。
处理完此事,定国公带着苏璃离开。路上,定国公看着苏璃,满是歉意地说道:“璃儿,此次是为父疏忽,差点让你蒙冤受屈。往后,为父定会多多留意,不会再让你受这般委屈。”
苏璃心中一暖,轻声说道:“父亲言重了,璃儿知道父亲事务繁忙,难免有所疏忽。今日之事能圆满解决,璃儿已经很满足了。”
经此一事,苏璃在府中的地位稍有稳固,一些原本对她态度冷淡的下人,也开始对她恭敬起来。但苏璃深知,继母和庶妹不会就此善罢甘休,她仍需时刻警惕。
几日后,京都传来消息,当今太子萧逸尘正在为扩充势力,有意与朝中各大世家联姻。定国公府作为京都名门望族,自然也在太子的考虑范围内。
苏璃在府中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五味杂陈。她虽心怀大志,渴望能在更广阔的天地施展才华,但联姻之事,对她来说,犹如一场未知的冒险。她不知未来的夫婿是何种人,也不知自己能否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保全自身。
碧儿看着苏璃一脸愁容,忍不住说道:“小姐,这联姻之事虽是好事,但万一……万一太子殿下并非良人,那可如何是好?”
苏璃轻轻摇头:“这事儿还不确定,且先静观其变吧。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不会轻易将自己的命运交予他人手中。”
与此同时,柳姨娘在禁足期间,并未安分。她虽对苏璃恨得咬牙切齿,但也明白,不能再轻易对苏璃动手。她开始打起了联姻的主意,想着若能让苏瑶嫁给太子,不仅能提升自己在府中的地位,还能狠狠打压苏璃。
于是,柳姨娘暗中派人四处打听太子的喜好和行踪,企图寻找机会让苏瑶与太子接触。苏瑶本就爱慕虚荣,对成为太子妃一事充满幻想,母女俩一拍即合,开始紧锣密鼓地谋划起来。
而苏璃,对柳姨娘母女的阴谋一无所知。她依旧每日在府中读书习字,练习诗词歌赋,同时也开始留意朝中局势和太子的相关传闻,为即将到来的未知做好准备。
京都的风云,因太子的联姻之意悄然涌动。定国公府内,表面平静,实则暗流依旧汹涌。苏璃身处其中,如同置身于一张复杂的大网之中,她能否在这场权力与阴谋交织的漩涡中,坚守自我,寻得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切都充满了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