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萧逸尘带着从周府搜出的证据,以及被押解的周成,迅速进宫面圣。苏璃则回到定国公府,等待消息。她深知,接下来朝堂之上必将掀起一场狂风暴雨,而定国公府的命运,也将在这场风暴中得到最终的裁决。
在宫中,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阴沉地翻阅着太子呈递的证据。每看一页,他的眉头便皱得更深一分。周成跪在殿下,浑身颤抖,不敢抬头。
“周成,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冰冷刺骨,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周成“扑通”一声,重重地磕了个头,颤声道:“陛下,臣……臣罪该万死。但这一切都是有人指使,臣也是被逼无奈啊!”
皇帝怒目而视:“是谁指使你?从实招来,若有半句假话,朕定不轻饶!”
周成心中犹豫,他深知说出背后主谋,自己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那些人势力庞大,即便皇帝震怒,也未必能将他们一网打尽,而自己一旦说出,必将遭到疯狂的报复。然而,此刻面对皇帝的威严,他又不敢隐瞒。
“陛下,是……是吏部侍郎赵坤和刑部尚书孙启,他们与臣商议,想要扳倒定国公,从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边疆的事情,也是他们策划,让臣联系神秘商人,企图诬陷定国公府通敌卖国。”周成战战兢兢地说道。
皇帝听后,龙颜大怒:“好啊,你们这些臣子,竟然在朕的眼皮子底下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来人,立刻将赵坤和孙启给朕押来!”
不多时,赵坤和孙启被带到殿上。他们看到周成和那些证据,心中暗叫不好,但仍心存侥幸,妄图狡辩。
“陛下,周成一派胡言,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赵坤急忙辩解道。
孙启也跟着说道:“陛下,这其中定有误会,周成定是为了减轻罪责,故意诬陷臣等。”
皇帝冷哼一声:“哼,还敢狡辩!证据确凿,容不得你们抵赖。周成已将你们的阴谋和盘托出,你们还有何话说?”
两人心中绝望,知道大势已去。赵坤心中一横,突然说道:“陛下,就算我们有罪,那太子殿下与定国公府勾结,意图谋反,难道就不该治罪吗?”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太子萧逸尘心中愤怒,上前一步说道:“父皇,儿臣对父皇和盛国忠心不二,定国公府也是世代忠良。周成等人妄图陷害,儿臣为了查明真相,才与定国公府合作,绝无谋反之意。”
皇帝看着太子,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怀疑:“太子,此事关乎重大,你让朕如何相信你?”
太子心中焦急,说道:“父皇,儿臣愿意以项上人头担保。若儿臣有任何不轨之心,愿受千刀万剐之刑。此次调查,皆是为了还定国公府清白,揭露奸臣阴谋,维护朝堂稳定。”
就在朝堂上局势紧张之时,苏璃得知消息后,匆忙进宫。她深知,此时必须站出来,为太子和定国公府澄清。
苏璃进入大殿,向皇帝行礼后,说道:“陛下,民女苏璃恳请陛下明察。太子殿下和定国公府一心为国,并无谋反之意。此次事件,皆是周成等人的阴谋。民女和太子殿下为了查明真相,历经艰险,才找到了这些证据。若不是太子殿下英明,定国公府恐怕早已被奸臣陷害,盛国朝堂也将陷入混乱。”
皇帝看着苏璃,心中有些动摇。他深知定国公的为人,也明白太子向来有治国之才,对他们本就有几分信任。但此事涉及谋反,非同小可,他不得不谨慎对待。
“苏璃,你说太子和定国公府无辜,可有证据?”皇帝问道。
苏璃心中早有准备,说道:“陛下,民女有证人。那位神秘商人愿意作证,证明周成等人的罪行,也能证明太子殿下和定国公府与此事无关。而且,从周府搜出的证据中,也能看出他们陷害定国公府的动机和手段,与太子殿下和定国公府并无关联。”
皇帝沉思片刻,觉得苏璃所言有理。他又看向太子,说道:“太子,此事朕会彻查。若你真的清白,朕自会还你和定国公府公道。但若你有任何不轨之心,朕绝不姑息!”
太子连忙说道:“多谢父皇,儿臣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皇帝命人将周成、赵坤和孙启暂时关押,待进一步调查后再做处置。朝堂上的这场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但苏璃和太子都知道,事情并未完全解决。皇帝的怀疑如同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剑,必须尽快找到更多证据,彻底打消皇帝的疑虑,才能真正为定国公府洗清冤屈,让朝堂恢复安宁……而接下来,他们又该如何应对皇帝的调查,寻找更多有力的证据,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