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后妃篇 宫墙内绚烂的她们》:吕雉——大汉天下,我说了算

一道宫墙,墙外天地广阔,墙内却似深海,后妃们的一生大多拘在这一小片深海中度过。可凡事总有例外,吕雉、武则天、独孤伽罗、刘娥……她们努力游上海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例外。她们不仅掌控了自己的人生,甚至挥斥方遒,掌控了朝堂,也掌控了天下。她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书写了隆重的一生,不论成功或失败,她们都是后妃中与众不同的存在。

——

从司马迁写《史记》开始,“本纪”成了帝王传记的专用词,比如高祖本纪(汉高祖刘邦传记),孝武本纪(汉武帝刘彻传记)。在新旧唐书中,武则天被写入了本纪,因为她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正式登基为帝的女性。但武则天并不是第一位被写入本纪的女性,在她之前,吕雉就已经开启女性本纪的先河。吕雉没有当过皇帝,司马迁却为她撰写了一篇“吕太后本纪”,说明在司马迁的认知里,吕雉虽然没有帝王之名,却有帝王之实,是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吕雉,一般称为吕后,又称高后(高祖刘邦的皇后),她和武则天齐名,二人并称“吕武”。这两位都是历史上出了名的狠人,她们有主见、有手腕、杀伐决断。吕雉经手过一些比较有名的“狠活”,比如把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做成人彘、残害刘如意等刘姓皇族子弟、跟萧何联手除掉韩信……

然而,曾经的吕雉只是一位相夫教子的普通妇人而已。她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变成吕后的?这一切,得从她父亲吕公的一个决定说起。

吕公是个奇人,他声称自己会相面,并且觉得吕雉命格不凡,打定主意要把她嫁给一位贵人。在一次酒宴上,吕公见到了刘邦,他一眼认定刘邦就是那个贵人,将来必成大器。于是,吕公主动提出把吕雉嫁给刘邦。吕公的妻子不乐意了,当时他们一家人刚搬到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辖区),沛县县令是吕公的好朋友,很照顾他们一家。即便有这层交情在,县令家求娶吕雉时,吕公都拒绝了。可他居然要把吕雉嫁给一无所有的刘邦,妻子能乐意才怪呢!

其实,刘邦并非一无所有,他有个私生子。那是他婚前跟一位曹姓妇人生的孩子,叫刘肥。也就是说,吕雉一嫁过去就得给人当后妈。不过吕公已经把话放出去了,吕雉愿不愿意都得嫁。他们成婚之后,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儿一女,分别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和汉惠帝刘盈。

当时刘邦正担任沛县的泗水亭长,一个芝麻小官。秦汉时期,地方上每十里设一亭,每亭设一亭长,负责辖区内的治安和警卫。亭长职位虽小,能接触到的人却不少,刘邦因此结识了不少官吏。

刘邦在外忙公务,吕雉就负责地里的农活。某日,吕雉带着两个孩子在地里除草,碰到一个讨水喝的老人,那老人对吕雉说,看她的面相,应是天下的贵人。吕雉又让老人帮看看她的两个孩子,老人说:“夫人你之所以会成为贵人,是因为这个男孩啊。”(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老人说的男孩就是刘盈。

那日恰逢刘邦来地里帮忙,吕雉就把老人的话告诉了他。刘邦立刻追了上去,老人看见刘邦,对刘邦说:“刚才见过你的夫人和孩子,他们都跟你相似,你的面相贵不可言啊。”(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刘邦听了这番话,应该是产生了一些想法的。之前岳父就说他是贵人长相,如今一个素不相识的老人也这么说,很难不让人多想。

刘邦有所行动,是从他押送服役人员去骊山开始的。秦始皇在骊山修陵墓,需要从全国各地输送大量劳力,这些服役人员被称为役徒。刘邦在押送役徒途中,有部分人逃跑了。他觉得反正逃都逃了,接下来还会继续有人逃,横竖免不了要被问罪,于是干脆把人全放了。被释放的部分人十分感激刘邦,也愿意跟随他。这样一来,刘邦就成了小领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队人马。

为了避免被追责,刘邦带着他的小弟们躲进了山里。秦始皇曾说,感觉到东南方向的山里有天子气息。刘邦觉得秦始皇说的人就是他。他之所以这么认为,一是岳父和讨水老人都说过他是贵人;二是不排除有自我包装的成分在,为了让手下更信服他。

吕雉跟刘邦配合得很好,她多次去山里探望刘邦。在那个没有通讯设备的年代,她每次都能准确无误地找到刘邦的藏身之处。刘邦问为什么总能找到他,吕雉就说:“你所在的地方,上空飘着云气,我循着云气就能找到你。”(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刘邦的小弟们一听这话,全都认定了他们老大就是散发出天子气的那个人!于是更加坚定不移地跟着刘邦搞事业。

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事极有可能是吕雉和刘邦商量的计策。吕雉每次去见刘邦,应该会提前约好下次见面的地点。在那个年代,神迹的力量永远最会让人深信不疑。秦朝末年,天下动荡,大家都期待新的精神领袖出现,救他们于水火,吕雉和刘邦的这一计谋无疑是成功的。但自从刘邦开始筹划反秦大业,吕雉的苦难也接二连三地来临了。

刘邦放走役徒是大罪,官府找不到刘邦就把吕雉抓去关了起来。有个狱吏对吕雉很不客气,幸好有一位叫任敖的狱吏跟刘邦是旧相识,他出手相助,吕雉才幸免于难。尽管如此,吕雉在狱中也吃了不少苦,而这些苦难都是刘邦带给她的,若说完全没有怨气,也不像吕雉的性格。可即便如此,吕雉也没表示出不满,获救之后依旧当着贤妻良母。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刘邦正式起义。他带着部下在外征战,吕雉留守沛县,照顾一家老小。然而,吕雉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刘邦的珍视,他在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辖区)遇到一个美人,从此专宠于她,这个美人就是戚夫人。很多年后,在戚夫人的哭诉和怂恿下,刘邦差一点就废掉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戚夫人撒撒娇、哭一哭,刘邦就要废太子,归根结底是他对跟吕雉所生的两个孩子没什么感情。这一点,从他逃跑路上多次抛弃这两个孩子就能看出。楚汉之争前期,刘邦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一战中败给了项羽,他带着一小队人逃亡,在路上遇到了从沛县逃出的鲁元公主和刘盈。他把两个孩子带上车,继续逃亡。可是楚兵追得紧,刘邦为了自己能逃得快一些,竟然把两个孩子推下车。幸好同行的夏侯婴可怜他们,把他们抱回车上。

如果说刘邦一次推孩子下车是情急之下的慌不择路,不能视作他不喜欢孩子,可是逃亡路上他曾反复把两个孩子推下车,若非夏侯婴多次相救,也就没有后来的汉惠帝和鲁元公主了。因为这事,刘邦还迁怒于夏侯婴,甚至想杀了他。

对刘邦来说,失去两个孩子不算什么。但吕雉只有鲁元公主和刘盈两个孩子,日后她知道这事,是不可能不把这笔账算在刘邦头上的。不论将来的吕雉对敌人有多残忍,她始终是一个护短的母亲。

彭城战败后,刘邦一路逃亡,成功脱离了险境。吕雉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和刘邦的父母在路上遭遇楚军,被项羽扣下来当人质,一当就是两年多。所幸好运再次光临了吕雉,两年多以后楚汉议和,项羽把他们都放了回去。

吕雉回到了刘邦身边,却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因为她发现,在她当人质期间,刘邦非但没有想办法营救她,反而有了新欢。他最宠爱的就是戚夫人,戚夫人给他生了一个孩子,即后来的赵王刘如意。吕雉是妻,戚夫人是妾,但戚夫人仗着刘邦的宠爱,完全没把吕雉这个正妻放在眼里。刘邦称帝后,封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太子,戚夫人却在谋划着让刘如意取代刘盈的太子之位。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匈奴屡次骚扰北境,有大臣给刘邦出主意,让他把皇后生的公主送去和亲,刘邦答应了。这一消息传到吕雉耳中,吕雉急了,她天天哭着求刘邦收回成命,因为她只有这一个女儿。刘邦最终心软了,用其他女子代替鲁元公主嫁去了匈奴。

经过和亲危机,吕雉意识到,刘邦是靠不住的。刘邦当了皇帝又怎样?她当了皇后又怎样?只要外人多说几句,他们母子三人很有可能会再次被抛弃。要想在这大汉宫中站稳脚跟,守护她的一双儿女,她只能靠自己。至此,吕雉黑化的进度条又向前拉了一格。

刘邦去关东外出时,就把戚夫人带在身边,而吕雉则留在大后方。吕雉和刘邦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戚夫人天天在刘邦眼前晃,逮着机会就发动眼泪攻势,哭着让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本就不喜欢刘盈,他觉得刘盈性格过于柔弱,一点儿都不像自己,戚夫人闹一闹,他就轻易动了废太子的念头。

刘邦把废太子一事放到朝堂上来说时,遭到了群臣的反对,反对最强烈的大臣叫周昌。周昌为人耿直,敢于直言。他是刘邦的老乡,曾经是泗水的卒吏,后来跟着刘邦起事,现在在朝任御史中丞。吕雉偷听到了他强烈阻止刘邦废太子的一番话,向他跪谢说:“要不是你,太子就被废掉了。”(微君,太子几废。)

堂堂一国皇后,为了保住自己孩子的位置居然向大臣下跪,吕雉心中的无奈,从她这一跪就能看出来。她很清楚,周昌能阻止刘邦一次,未必能阻止第二次,第三次……她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以绝后患。

吕雉让她的哥哥建成侯找到张良,让张良帮他们想个办法。张良是汉初功臣之一,足智多谋,深受刘邦器重,被封为留侯。他给吕雉出了个主意,让吕雉去找四位隐居深山的高人,他们被称为“商山四皓”,是刘邦曾经想招却招不来的人。他们觉得刘邦为人傲慢,所以不愿做汉朝的臣子,但刘邦很敬重他们。吕雉听从张良的建议,让刘盈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又让建成侯带着这封信前去迎接“商山四皓”,果真把他们请出山了。有这四个人辅佐刘盈,刘邦便从此断了废太子的念头。

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刘邦驾崩,刘盈登基为帝,尊吕雉为皇太后。到了这一刻,吕雉总算踏实了,再也没人能威胁到他们母子,她也不必再担惊受怕了。

吕雉对刘邦应该是敬与恨并存的。要不是刘邦对他们母子三人不公,她也不至于受那么多苦!所以,她对刘邦生前宠爱的姬妾们毫不手软,把她们统统囚禁了起来。尤其是曾经最不可一世的戚夫人,吕雉把她关进永巷做苦力,让她穿着囚徒的衣服舂米。

值得一提的是,吕雉万万没想到,她不小心放走了一条漏网之鱼——薄姬。薄姬在刘邦的妃嫔中没什么存在感,刘邦也不宠她。吕雉觉得薄姬对自己构不成威胁,就把她放出宫,让她跟着儿子去封地代国生活。薄姬的儿子名叫刘恒,很多年后,他成了大汉的又一位皇帝——汉文帝。

不过吕雉没有精力思考以后的事,能报复戚夫人,已经感到很满足了。吕雉一开始没想杀戚夫人,只想关着她,给她点颜色看看。但戚夫人不认命,她一边舂米一边唱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这首歌的大概意思是,儿子在外为王,母亲被囚禁当俘虏,每天舂米干活,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儿子离她那么远,该怎么把悲惨的遭遇告诉儿子?

戚夫人唱的歌传到了吕雉耳中,吕雉气炸了,心想:难不成你还指望靠你儿子打翻身仗?做梦!她一不做二不休,把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召回长安,并用一杯毒酒把他送走了。

就算刘如意已死,吕雉也没打算让戚夫人好过。女人狠起来,你永远不知道她的下一步棋是什么。而吕雉的下一步棋就是大名鼎鼎的狠招,“人彘”之刑。她砍掉戚夫人的手脚,挖掉戚夫人的眼珠,用火熏聋她的耳朵,给她喝下哑药,然后把她丢进了厕所。

大概是为了让刘盈明白“对敌人手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吕雉特地带刘盈去观看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刘盈被吓傻了,得了一场大病,一年多都没痊愈。自那以后,身为皇帝的刘盈天天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大汉成了太后吕雉的天下。就这样,吕雉练成了她的新号——吕后。

汉惠帝七年(前188年),刘盈去世,吕雉立刘盈和后宫美人所生的孩子为帝,即前少帝,她自己则临朝称制,完全掌控了朝堂。为了巩固吕氏一族的势力,吕雉大封吕姓子弟,她的兄弟、侄子、侄孙等全都被封王封侯。她还让刘吕两家联姻,把刘氏子弟全都放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大汉朝的外戚专权时代,由此拉开序幕。

尽管后世对吕雉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吕雉掌权期间,百姓脱离了战争时期的苦难生活,他们勤于耕种,日子也越过越好。因此,司马迁对吕雉的评价很中肯: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