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金星砚语?纹中藏水脉

第四十一章金星砚语・纹中藏水脉

深秋的湖口石钟山笼罩在青灰色雾霭里,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泛着金鳞般的波光,千年石钟的异响穿过晨雾,在百年砚坊的雕花窗棂上溅起细响。

林烟的指尖划过“庐山真面”镜的镜缘,镜面上倒映的砚坊匾额“墨韵星渊“正在晨光中流转,与她腰间的星官玉佩产生微弱共振——那是镜宫与非遗技艺的遥远呼应。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檀香混着松烟墨的气息扑面而来。现年六旬的周墨生正坐在枣木工作台前,手中的刻刀在砚石上游走,金星般的矿斑在刀痕间若隐若现,每道刻痕都遵循着某种神秘的韵律。

老人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落在林烟胸前的铜镜上,瞳孔微微收缩:“姑娘可是为星官镜阵而来?”

工作台的玻璃展柜里,七方金星砚整齐排列,最大的一方摆在中央,砚额处的金星纹自然聚成北斗形状,与镜宫九曜镜阵的“天枢”位完美重合。

林烟取出便携式光谱仪,蓝光扫过砚面时,矿斑竟发出与鄱阳湖底星陨石相同的荧光反应:“周先生,这些金星纹的二氧化硅含量达 98.7%,和 1911年星陨坠落区的沉积物完全一致。”

周墨生放下刻刀,掌心抚过砚台侧面的云雷纹:“祖上从明代起便为镜宫雕琢镇砚,传下规矩:每方砚台必取鄱阳湖底沉积千年的金星石,再按二十八宿的方位下刀。”他忽然从展柜深处取出一方裹着素绢的古砚,掀开的刹那,砚底“镇水脉,安九渊”的篆文在镜光中显形,“这是传了十七代的'星渊砚',遇水则显江河脉络。”

庐山泉水注入砚池的瞬间,奇迹发生了:原本黯淡的金星纹突然亮起,在水面投下蛛网般的光丝,每根光丝都指向不同的方向。

林烟取出红外成像仪,发现这些光丝竟与鄱阳湖的地下暗河网络完全吻合,而所有光丝的交汇处,正是五老峰镜宫的坐标——这与第十章在冰川密室发现的星官手札记载分毫不差。

“看砚堂的太极纹。”周墨生用狼毫蘸墨,笔尖尚未触及宣纸,墨汁竟自动在砚面聚成阴阳鱼,“当年紫霞真人曾说,金星砚是镜宫的'水脉眼',能看见地底下的江河血脉。”他忽然压低声音,“三日前子夜,这方砚突然自鸣,金星纹直指湖中的落星墩——那里本是镜宫的'摇光'镜眼。”

砚坊的木楼梯突然发出吱呀声,林烟的镜面上映出二楼阴影里的异动:三个人影正沿着楼梯靠近,鞋底的防滑纹与第十章出现的水虎鱼人如出一辙。

她不动声色地将“星渊砚”纳入防震箱,指尖在砚台侧面的机关上轻点,展柜下方的暗格应声而开,露出半卷泛黄的《琢砚经》。

“周先生,镜宫九镜与金星砚的关联,都在这秘录里吗?”她的目光扫过书中“取星陨之石,刻九渊之脉”的记载,发现每个字旁都画着与铜镜相同的北斗符号,“明代星官用砚台辅助镜阵,是不是因为金星石能储存水文记忆?”

周墨生刚要回答,窗外突然传来玻璃碎裂声。三枚烟雾弹砸进庭院,辛辣的气息迅速蔓延。

林烟本能地将砚台护在怀中,镜面上清晰映出闯入者袖口的星纹刺青——是星渊社的余孽,此刻正举着改造后的星陨石刀,目标直指展柜里的古砚。

“保护秘录!”她大喊着将《琢砚经》抛向暗格,自己则抓起“星渊砚”冲向侧门。

周墨生突然按下工作台上的机关,枣木工作台竟翻转成青铜盾,上面的金星纹在危机时刻发出强光,与镜宫的镇水兽虚影重叠,将第一波刀光弹向天花板。

“走侧巷!”老人的刻刀在墙上划出星官阵图,砚坊的砖墙突然旋转,露出连通石钟山溶洞的密道。林烟刚踏入密道,便听见身后传来周墨生的闷哼——老人为保护展柜里的其他古砚,被星陨石刀划伤了手臂。

密道尽头是石钟山的临江崖壁,月光照亮了“星渊砚”砚额的北斗纹,每颗星点都对应着镜宫的一处井台。

林烟取出手机,将砚面的水系图拍照上传至白鹿洞书院的星官仪,很快收到书生的回复:“水系图显示鄱阳湖底有十七条暗河与镜宫相连,其中九条正对应九镜的归位坐标!”

她忽然想起在冰川密室发现的九镜总图,每面镜的下方都绘着不同的非遗符号,而“摇光镜”对应的正是金星砚的雕琢技艺。

此刻手中的“星渊砚”,或许就是打开镜宫水脉系统的钥匙。返回砚坊时,烟雾已散,周墨生正坐在地上擦拭血迹,展柜里的古砚安然无恙,但“星渊砚”的一角却留下了星陨石刀的划痕。

老人苦笑道:“这些贼子懂得避开其他砚台,独独针对'星渊砚'——他们怕是知道,这方砚能看见镜宫的水脉弱点。”

林烟轻抚砚台的裂痕,突然发现缺口处露出的内芯,竟是由星陨石与金星石熔铸而成,中心位置嵌着极小的铜片,上面刻着微型星图。当她将铜镜贴近铜片,镜面上竟浮现出鄱阳湖中的某个小岛,岛上的古樟树排列成北斗形状,正是《琢砚经》中记载的“星渊秘岛”。

“周先生,您祖上有没有说过,镜宫的水脉记忆藏在何处?”她指着砚面重新显形的水系图,九条暗河的交汇处,正是那座神秘小岛,“或许,金星砚的真正力量,是让镜宫看见地底下的文化血脉。”

周墨生望着砚台,眼中泛起泪光:“小时候听爷爷说,每方金星砚都是活的,它记得鄱阳湖的每道波浪,记得石钟山的每声钟鸣,记得星官们在镜宫刻下的守护誓言。”

他突然握住林烟的手,将《琢砚经》塞进她掌心,“带着它去找岛上的守砚人,只有他们知道如何让金星砚与九镜共鸣。”

夜幕降临,林烟站在石钟山巅,望着鄱阳湖面上若隐若现的星点。

手中的“星渊砚”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砚额的北斗纹与天上的星群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一个跨越五百年的守护故事。她知道,金星砚的秘密才刚刚揭开,而镜宫的水脉,正等待着非遗技艺的唤醒。

作者有话说:

下章精彩继续:林烟根据砚台碎片的星图找到鄱阳湖中的神秘小岛,岛上的守砚人竟能与金星砚产生血脉共鸣。周墨生在砚坊发现《琢砚经》的隐藏页,记载着明代星官用金星砚镇压水脉的具体仪轨。与此同时,星渊社的潜水器正在追踪砚台的星陨石信号,一场围绕水脉记忆的深海争夺战即将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