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古籍揭秘
青铜密室里,液态水银铺满整个地面,如同一面巨大的液态镜子,泛着幽幽冷光,将穹顶的星图投影扭曲成诡谲的幻影。林烟跪坐在冰凉的青铜地砖上,屏息凝神,指尖轻轻拂过《匡续手札》泛黄的竹简。千年前东晋的墨香裹挟着星陨石特有的金属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时空之门。
她的目光停留在竹简的第三页,那里用金线勾勒出庐山龙脉的走向图。金线如灵动的游龙,穿梭在五老峰的云雾之间,蜿蜒至东林寺的晨钟暮鼓,再穿过白鹿洞书院的朗朗书声,最终汇聚于石钟山水府。每一处节点旁,都用朱砂工整地标注着“以镜为眼,观脉知兴”的小楷,字迹历经千年依然鲜艳如血。
林烟凑近细看,发现金线并非简单的绘制,而是由极细的星陨石粉末压制而成,在水银冷光的映照下,隐隐泛着神秘的光泽。五老峰的位置,金线旁还画着一面古朴的铜镜,镜面反射出的光芒,恰好与星图上的“角宿”位置重合;东林寺处,则标注着“甘露为引,镜启天机”;而在白鹿洞书院,朱砂字迹旁多了个小小的药鼎图案,鼎中绘着九节菖蒲与星陨石的组合。
“原来如此。”林烟喃喃自语,突然想起在杏林春药堂得到的星官医案,以及石钟山水溶洞中发现的铜镜残片。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此刻如同拼图般在她脑海中逐渐成型。青铜密室的水银突然泛起涟漪,映出竹简上隐藏的影像:东晋时期的星官们身着道袍,手持铜镜,在各个节点上观测龙脉,调整镜阵,确保天地之气的顺畅流通。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以镜为眼,观脉知兴”的朱砂批注上,终于明白九镜不仅是守护九江的神器,更是观测和调节天地龙脉的关键。当星官们用铜镜映照龙脉时,便能预知吉凶,守护一方安宁。而如今,这些古老的智慧和技艺,正等待着她去重新激活。
竹简的边缘突然渗出微光,在水银表面投射出立体的星图。林烟看到,石钟山水府的位置闪烁着强烈的光芒,与其他节点形成共鸣。她知道,下一个探索的目标,就在那汇聚龙脉之气的石钟山水府深处,而手中的《匡续手札》,正是打开秘密的关键钥匙。
“东晋太元年间,匡续真人在天池寺观星七昼夜,见庐山五老峰气冲斗牛,遂断此为长江龙脉之脊。”书生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古籍破译的兴奋,“手札里说,九镜是龙脉的'穴位针',太阳镜镇星子县,太阴镜守甘棠湖,每面镜都对应着九江的水土灵枢。”
防水手电筒的光芒落在“镇星镜”上,镜背的龟甲纹与白鹿洞书院的泮池形状完全一致。
林烟想起在书院看到的《星官步斗图》,那些复杂的方位步法,原来正是调节“镇星镜”角度的密钥。
当她按照手札记载的“北斗七步'转动镜面,镜面上的土星轨迹竟与书院古柏的年轮走向同步。
“小陈,检测太阴镜的汞含量!“她突然指向刻着玉兔纹的铜镜,“甘棠湖的杏林春药堂对应太阴镜,医仙的药田就是镜面的活刻度。“
检测仪的荧光在水银面上跳动。
“太阴镜汞含量下降 18%,但比岁星镜稳定!“小陈的声音带着困惑,“难道非遗传承越完整,镜阵能量越稳固?“这个猜想让林烟心头一亮。
她翻开手札第四页,泛黄的竹片上画着九镜与非遗的对应图谱:锁江楼的镇水雕对应太白镜,东林寺的火纹碑对应荧惑镜,甚至连星子县的金星砚制作,都对应着左辅镜的星轨调节。
这解释了为何杏林春药堂的九节菖蒲能修补角宿镜眼——医道传承本身就是镜阵的能量源。
潜水器的螺旋桨声突然清晰可闻,声呐屏幕显示三艘装备着黑色镜片的潜水器已进入石钟山水域。林烟看见,那些镜片表面流转的暗金色纹路,正是镜宫逆位阵的标志,与缴获的《水府密卷》记载完全一致。
“他们要用黑洞镜吸收龙脉能量!“她突然想起手札里的警示,“星渊社改良了星官的逆位术,用镜宫残片制造能量黑洞!“
话音未落,最近的“岁星镜“突然发出哀鸣,镜面上的木星轨迹出现断裂,水银组成的五老峰轮廓也随之扭曲。
林烟迅速将星官玉佩按在“镇星镜“的龟甲纹中心,白鹿洞书院的晨钟竟穿越时空而来,与镜阵产生共振,暂时稳住了断裂的星轨。
“书生,启动书院的'星官护阵'!“她对着对讲机大喊,“用《论语》诵读声校准镇星镜的频率,那是当年紫霞真人留下的声波锚点!“竹简的第五页突然显形出星官战阵图,九镜的排列竟暗合《孙子兵法》的九宫阵。
林烟依图调整“荧惑镜“的角度,镜背的火焰纹与东林寺的火纹碑同步燃烧,在水银面投射出防火结界,将第一波黑洞镜的吸力抵消。
“看手札的最后一页!“小陈突然指着竹简末端,那里用星陨石血写着:“九曜归位之日,必借人间烟火之力。“
林烟恍然大悟,迅速掏出手机,将九江各地的非遗视频——青阳腔的云手、金星砚的雕琢、庐山云雾茶的炒制——投射到镜阵中央。
奇迹发生了:那些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画面,竟在水银面凝结成实体光盾,每道光芒都对应着一面铜镜的守护区域。锁江楼的镇水雕视频激活了太白镜,江面升起青铜锁链般的光带;白鹿洞的晨读声唤醒了镇星镜,书院的飞檐化作星官的甲胄。
潜水器的攻击突然转向,目标锁定了中央的《匡续手札》。林烟扑向青铜台的瞬间,手札突然悬浮在空中,竹简上的文字化作流光融入她的星官玉佩,而她腰间的铜镜残片,正在自动拼接成完整的“角宿镜“。
“原来手札的真正秘密,是将星官的使命传承给守护者。“她看着镜面上逐渐清晰的庐山龙脉,断裂处的位置正是鄱阳湖底的星官阁,“星渊社想要切断的,不是镜阵的物理连接,而是九江的文化传承。“
当第一艘潜水器的黑洞镜即将触碰到太阴镜,甘棠湖方向突然传来悠扬的青阳腔唱段——那是陈鹤龄带着药堂学徒在湖边祈福。太阴镜的玉兔纹应声亮起,镜面上的月光化作药香,竟将黑洞镜的吸力转化为滋养药田的灵气。
“人间烟火,才是最稳固的结界。“林烟轻声道,将修复的“角宿镜“嵌入镜阵,镜面上的江豚群虚影与现实中的守护者们重叠,“星官们早就知道,只有活着的传承,才能让镜宫永远存续。“
潜水器的攻击在非遗光盾前彻底失效,星渊社成员的咒骂声通过水听器传来,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惊恐。林烟知道,他们终于明白,仅凭科技无法战胜与山水共生、与文化共长的星官镜阵。
作者有话说:
下集精彩预告:林烟根据手札指示,带领伙伴们用非遗技艺全面激活九曜镜阵,水银面的庐山龙脉投影逐渐完整。星渊社孤注一掷,启动潜水器的终极武器,竟在鄱阳湖底引发人工地震。危急时刻,九镜共鸣唤醒庐山冰川遗迹的古老力量,龙脉的终极形态——由九江全域山水组成的“天地镜阵“——即将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