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孙刘对峙
- 三国:我,蔡瑁,大汉忠良
- 一天心光
- 2309字
- 2025-06-20 09:31:20
刘备脸色一沉,正欲开口。
他身边脾气火爆的张飞早已按捺不住,环眼圆睁,声如雷霆炸响:“鲁子敬!什么背盟?当初可是你家周郎亲口说的:‘若东吴取不得南郡,便由皇叔去取!’
这话,你当时也在场,听得真切!如今周公瑾负伤,你们围着江陵啃了几个月,可见什么成效?还好意思说流血牺牲?流血有什么用!拿不下就是拿不下!按约定,就该轮到俺大哥来取!怎么?你们江东人说话不算吗?!”
张飞的话如同点燃了火药桶!东吴军阵瞬间哗然!程普须发皆张,怒吼道:“环眼贼!安敢辱我江东?!南郡乃我江东将士用命之地,岂容尔等觊觎!”韩当、周泰等将也纷纷怒骂,一时间阵前骂声一片,气氛骤然升温,弓弩手的手指都扣在了弦上!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刘备急忙喝止张飞,关羽丹凤眼微眯,手已按在青龙偃月刀柄上,黄忠、魏延等人也绷紧了神经。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清朗沉稳的声音,如同金玉交击,穿透了喧嚣的骂声,清晰地响彻在两军阵前:
“鲁都督!程老将军!诸位江东同袍!稍安勿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只见一叶轻舟从蔡瑁的“镇远”号旁放下,迅速划破江浪,靠向岸边。船头一人,未着甲胄,只一身素色锦袍,身姿挺拔如青松,正是蔡瑁!他独自一人,从容不迫地踏上泥泞的滩涂,迎着数万道或愤怒、或惊疑、或审视的目光,步履沉稳地走到两军阵前最中心的位置,直面鲁肃与程普!
江风吹动他的衣袂,猎猎作响。他脸上没有丝毫惧色,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与掌控全局的自信。
“蔡瑁?!”鲁肃眉头微皱,程普更是冷哼一声。他们都认得这个在赤壁战后投效刘备、又在南取交州、献策夺南郡中展现惊人能量的前荆州水师都督。
蔡瑁对着鲁肃和东吴诸将,抱拳微微一礼,姿态不卑不亢,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江风:
“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
鲁都督所言‘背盟’二字,瑁实不敢苟同!程老将军言江东将士用命,瑁亦深表敬意!”
他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如电,直刺鲁肃:
“然,盟约之重,在于信守!昔日赤壁大胜,酒酣耳热之际,周都督亲口立约:‘若东吴取不得南郡,便由皇叔去取!’此言,非私下密语,乃当众宣告!在座者,有诸葛军师、我主刘皇叔,子敬也是亲自在场,此乃铁证,天地共鉴!”
他向前一步,气势陡然攀升,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敢问子敬,自赤壁至今,已逾数月!我主刘皇叔,依约而行,先取荆南四郡,肃清曹贼余孽,安抚地方,此乃履约之第一步!然周都督……”
蔡瑁的目光扫过江陵城头,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惋惜,“周都督天妒英才,不幸于江陵城下身中毒箭,伤重难起!此乃天意弄人,非战之罪!但事实便是,直至今日,江陵城头,依旧飘扬着曹字旗!江东大军,依旧被阻于坚城之下,寸步难进!此乃‘取不得’之明证!”
他再次看向鲁肃,目光灼灼:
“子敬兄,约定便是约定!周都督虽伤,然其言犹在耳!江东乃信义之邦,孙讨虏也是当世英杰,岂能因主将伤重,便欲毁弃当众之诺?若如此,置周都督之威信于何地?置江东之信义于何地?岂非让天下英雄耻笑?!”
鲁肃脸色变幻,嘴唇翕动,想要说什么,却一时语塞。程普脸色铁青,握着剑柄的手青筋暴起,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愤怒地低吼道:“巧言令色!”
蔡瑁不为所动,他环视东吴诸将,声音陡然转冷,带着一种凛然的压迫感:
“今日之势,非我主欲与江东为敌!实乃依约行事,名正言顺!我大军已至,水陆合围,江陵城破,只在旦夕之间!若江东诸位同袍,执意阻拦,欲毁约背信……”
他猛地一甩袍袖,指向身后那如山如岳、杀气冲霄的刘备军阵,以及江面上那如同钢铁森林般的庞大舰队,声音如同寒冰碎裂,响彻云霄:
“那便是视我数万将士如无物!视当日周都督之诺言如敝履!我主仁义,不愿同室操戈,然若刀兵相见,我麾下水军,我关张赵黄魏诸将麾下虎贲,亦绝非畏战之辈!此战一起,玉石俱焚!江陵最终归属未知,然江东与我主之间同袍之谊,必荡然无存!此等亲痛仇快之局,鲁都督!程老将军!诸位江东英豪!尔等真愿意见到吗?!真能承担得起这毁约启衅的千古骂名吗?!”
字字诛心!句句如刀!
巨大的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在东吴军阵上空。
鲁肃脸色煞白,额角渗出冷汗。他深知蔡瑁所言非虚,更清楚一旦开战,以周瑜重伤后江东军的士气和刘备军此刻倾巢而出的锐气,胜算渺茫!更要命的是,毁约背信的大帽子扣下来,对江东的信誉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程普、韩当等人也是面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愤怒与憋屈交织,却又被蔡瑁那有理有据、软硬兼施的话语堵得哑口无言,握着兵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整个战场,死一般的寂静!只有蔡瑁那挺拔的身影,和他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定海神针般,镇住了这即将爆发的惊涛骇浪!他一人之辩,竟压得东吴数万大军,噤若寒蝉!
刘备军阵中,张飞张大了嘴,关羽抚髯的手停住,眼中精光闪动,赵云、黄忠、魏延等人无不面露钦佩!诸葛亮羽扇轻摇,看着阵前那道掌控全局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激赏与深意。
良久,鲁肃才长长地、极其艰难地吐出一口浊气,声音干涩沙哑,带着无尽的疲惫与妥协:
“蔡……蔡都督……好一张利口!好一番……道理!”他艰难地抬起头,看向蔡瑁,又望向刘备,“此事……关系重大,肃……需禀明吴侯,再做定夺!”这已是明显的拖延和退让。
蔡瑁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他知道,东吴的心理防线已经被他击穿了!他再次抱拳,声音恢复了之前的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子敬明鉴!军情如火,战机稍纵即逝!我军依约取城,势在必行!望江东诸君,莫要自误!三日内,若江东大军不退,依旧阻我王师之路……那便休怪我主,依约行事,同时……扫清一切阻碍了!”
说完,蔡瑁不再看鲁肃等人难看的脸色,转身,在数万道目光的注视下,从容不迫地走向自己的小舟。
江风吹拂着他的素色锦袍,背影挺拔如松,风采卓然,他一人之姿,竟压得江东数万大军,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