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成年后

班主任离开后,林向芸失望地坐在长椅上,她试图去病房看看秦思彤。到了病房门口,她听到了秦思彤父母的吵架声。

“好不容易找了个愿意接受孩子的学校,现在也不知道去哪里读书了。”

“现在是说这个的时候嘛。思彤本来就适合去特校上课,你非得送去普通学校。”秦思彤的妈妈呜咽哭了起来。

“要是你陪她去学校上课,能发生这个意外吗?”

“你有工作,我也有工作,凭什么是我放下一切陪孩子去读书。”

“你就是个不负责的妈妈!”

“你负责你负责,你是好爸爸吗?”

……

第二中心小学劝退了秦思彤,林向芸的影子老师工作也暂停。过了几天,秦思彤也没有回机构上学,从严秦霖的口中得知,秦思彤的父母还是打算把孩子送进普校,应该已经找到了新的学校,但后来的事情已经不是他们可以考虑的。

林向芸想起了那个爱吃巧克力的女孩,心里多少有点遗憾。

如果她没有接曲承的电话,看牢了秦思彤,秦思彤就不会和其他小女孩起争执,也许就不会癫痫发作了。

她很是自责,找胡玫道了歉。胡玫倒是笑了:“小林啊,我相信你也不是故意让思彤离开你的视线,事情都过去了,你也不要一直自责。”

林向芸说:“我是真不知道思彤有癫痫。”

“不止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孩子在特教中心没有发作过,孩子的父母也一直隐瞒了下来。我想那天应该也是突发情况,但幸好的是孩子没有出什么大事,”胡玫顿了顿说,“不过这件事倒是给了我一个警醒,孩子的身体检查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特教机构有时候信任家长,但没想到家长为了孩子的求学隐瞒了孩子的身体问题。”

胡玫为林向芸倒了杯茶后说:“其实我也有预感,你应该会很快回来。”

林向芸端起茶杯看着胡玫,胡玫慈爱平和的神情里却藏着一些老谋深算。

“胡校长,您早就觉得秦思彤坚持不下去吗?”

胡玫轻轻啜茶说:“思彤是中度孤独症小孩,她刚来我们中心的时候几乎每天都用脑袋撞门,不是说这样的小孩不能干预改善。但是学校和家庭都要使上劲。思彤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他们对教育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方法,但那只是针对普通小孩,对于特殊小孩他们没有耐心,又急于求成。不瞒你说,孩子回家后一直是奶奶在带,家庭没有干预,单纯靠学校,进步自然会慢一些。”

“我的建议是去特校过度一下,但他们为了面子执意去普校。”

林向芸疑惑:“但是您为什么让没有经验的我跟着她去学校呢?”

“因为实践比理论更重要。跟着一个孩子去普校,你可以更加看清这些孩子被接纳的困境。”

林向芸走出胡玫的办公室心事重重,严秦霖提议晚上一起聚餐,陶蓝和其他两位女老师也叫林向芸一起去。

陶蓝凑过身说:“严老师就是葛朗台,他难得借着欢迎你的加入请大家吃饭,你可不能不去。”

林向芸回到家也一个人孤零零无事可做,便答应了下来。

机构对面的街道新开了一家重庆火锅店,陶蓝说自己想来已久,吃着一口热辣的牛肚的时候,她感慨说:“这味道绝了”

“没想到陶老师还是个川妹子。我是辣的不行了。”说话的人是余芬,她又找服务员点了一份冰粉

余芬算是几个老师当中年纪最大的,她是智心启智中心干的最久的老师,在胡校长创办机构就加入了进来。

“林老师之前是幼儿园老师吧,怎么会想着转行呢?”余芬问道。

陶蓝也插话进来:“林老师以你这几天的经验来说,干幼师累还是干特教累?”

林向芸讪讪笑笑说:“这不好对比吧。”

严秦霖也加入了话题:“确实不好比较,现在幼儿园里也有很多潜在的特殊小孩,但是家长没发觉,老师即使反馈了,很多家长也会觉得孩子只是还小不守规矩而已。”

林向芸点点头,她在幼儿园的时候也看到过几个情绪失控的小孩,不听指令,很可能存在感统失调。其中一个中班的小孩上课上一半就自己跑出班级,后来,林向芸和阿姨找了整个幼儿园才逮住了这个小孩。有些小孩在小时候已经显露出了行为问题,但没有发展到无法控制的局面。

严秦霖说:“说起来现在最好的融合教育时期是在幼儿园的时候。但幼儿园班级里要是有这样一个小孩,老师根本不比我们轻松。”

林向芸感同身受:“我之前带的中班有两个小孩就有行为问题,之前我只是觉得这两个小孩年纪还小,动不动就哭泣,欺负别的小孩。现在做了这一行,才发觉问题。”

余芬说:“不过现在说融合教育,真把这些特殊的孩子送进普校,普校也未必接纳。你看小林这影子老师还没干满一周就结束了。”

“我和你们胡校长的想法就不一样,特殊就是特殊,怎么能过正常人的人生呢。”余芬叹了口气说,“一个家庭但凡有个特殊的小孩注定不幸啊,唉,真是一个小孩拖垮了一家人啊。”

余芬的话里没有恶意,但却偏偏触碰到林向芸身体里最敏感的地方,她忽然开口:“也不一定啊。就算有特殊小孩,有的家庭也很幸福。”

“小林还是太年轻了。我在接待家长的时候,常常听到家长各种各样的抱怨,有个妈妈和我说,有的时候真想抱着自己的孩子一起跳楼。那个小孩没来机构前,天天在客厅大小便,怎么说也不听。我见到那个妈妈的时候,不过三十几岁的人,老了跟四五十一样。真是太折腾人了。”

“而且这些孩子都会长大啊,成年后的人生呢?我都不敢想象他们怎么融入社会。”

余芬长叹短嘘,陶蓝却乐观地说:“余老师你也太悲观了吧,很多轻度自闭的小孩是可以去普校上课的,以后也会再就业。就像是胡校长的孩子……”

陶蓝说了一半又暂停了话题,在场所有人好似默契地回避了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