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敲门砖【求追读】
- 让你修个破电器,你手搓歼星舰?
- 寂寞也算大师
- 2173字
- 2025-06-19 09:11:04
林默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能穿透人心的力量。
“周首长,我手里有几块由金陵实验室手工制造的【电池样品】。
同时,还有一份【商业计划书】,里面包含了完整的技术参数、成本分析,以及未来十年全球市场的颠覆模型。”
他没有说“颠覆性技术”,而是用了“样品”和“计划书”这两个无比务实,却因此更具雷霆之威的词。
“这款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是现有顶级锂电池的十倍,实验室成本仅为他们的一半。”
“按照计划书,一旦量产,我们的产品能让手机持续待机一个月,能让电动汽车的续航轻松突破两千公里。”
“最重要的是——这项技术的所有核心专利,从材料到结构,从工艺到标准,百分之百,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轰!
这番话不再是精神原子弹,而是一道创世的惊雷,在周首长和秦队长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他们终于明白了!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彻底明白了!
这是一个何等宏大、何等凌厉的阳谋!
这根本不是技术颠覆,这是从上帝视角发动的产业链战争!
是对全球数万亿美元锂电产业的一次降维打击!
这是在向全世界的手机厂商、汽车巨头、能源寡头宣布:
旧神已死,新神降临!你们的时代,结束了。
可以预见,当这份计划书公之于众,全世界所有依赖电池技术的公司都将瞬间陷入史无前例的恐慌。
他们的股价会雪崩,他们的产品会立刻沦为无人问津的工业废品,他们的未来将一片黑暗。
而拯救他们的唯一途径,将来自那个手握新技术的、华炎的金陵。
到那时,根本不需要中方去求着谁合作。
而是全世界的资本,会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挥舞着成百上千亿美元的支票,从纽约、东京、法兰克福……不远万里地飞到金陵。
他们会放下所有的傲慢与偏见,跪在门前,只为求得一点新技术的产能,甚至仅仅是一份授权。
而林默,就可以好整以暇地告诉他们:
“想合作?可以。想拿到我的电池?也行。条件只有一个——”
“把你们的研发中心、超级工厂、巨额资本……全部投向华炎西部,那片叫‘红崖子’的戈壁滩!帮我们在那里,建起一座全新的能源与科技之城!”
用敌人的钱,建自己的国!
一个让所有人都看得懂,却又让所有人都无法拒绝,只能乖乖入局的阳谋!
周首长定定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浮现出近乎骇然的神情。
他感觉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科学家或商人,而是一个将整个世界当作棋盘,将全球资本与人性都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战略家。
一个甚至让他感到一丝畏惧的战略家!
许久,他才长长地、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
那口气里,有滔天的震撼,有彻底的折服,但更多的,是一种终于拨云见日的释然与兴奋!
“我明白了。”
他看着林默,眼神中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同谋者”的、不顾一切的决绝!
“这份计划书……”他斩钉截铁,一字一顿地说道:
“我亲自!给你递上去!”
“我倒要看看,京城里那帮老家伙,在看到这份能让美利坚人给我们当‘包工头’的计划书时,脸上会是怎样一副——精彩绝伦的表情!”
周首长的行动力,比林默想象中还要惊人。
在得到了林默肯定的答复后,他没有再多说一句废话,只是深深地看了林默一眼,便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开了B-3实验区。
秦队长紧随其后,他需要立刻安排一条能将周首长,以及那份“不存在的”计划书,在最短时间内安全送回京城的绝密空中航线。
巨大的合金门在他们身后缓缓关闭。
一时间,这片如同地下神殿般空旷的区域,只剩下了林默和钱振华两个人。
先前的激昂与博弈仿佛潮水般退去,一种属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独特宁静重新笼罩了这里。
“小子。”钱振华率先打破了沉默。
他看着林默,浑浊的眼睛里带着一丝藏不住的好奇。
“你刚才说的那个电池……真的有样品?”
他虽然是理论物理学的泰斗,但对于材料学和电化学也并非一无所知。
他很清楚,在现实世界中,能量密度的提升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无数科研人员耗费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心血。
林默口中那种几十倍的指数级跨越,听起来实在有些违背科学常识。
“当然。”林默笑了笑。
他走到一个刚刚被运送进来、还未拆封的设备箱旁。
那箱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就像一个普通的航空运输箱。
他没有费力去撬锁,只是伸出手在那看起来浑然一体的箱体接缝处轻轻一按。
只听“咔哒”一声轻响,箱盖便自动向上弹起,露出了里面被黑色泡沫精心保护着的东西。
那是三块只有手机大小的银灰色金属块。
它们的造型极其简约,甚至可以说简陋。
没有任何花哨的logo或复杂的接口,只是在金属块的正面用激光蚀刻着一串小小的序列号,和一个代表着正负极的简单符号。
钱振华走上前去,俯下身仔细地端详着。他能看出这金属外壳的材质非同一般。
那是一种介于磨砂与镜面之间的独特金属质感,仿佛能吸收光线。
摸上去带着一丝温润的凉意。
“M-3合金外壳。”林默解释道。
“足够坚固,也足够稳定。”他拿起其中一块“电池”。
在手中掂了掂,分量比想象中要轻得多。
“真正的核心在里面。”他将“电池”递给钱振华。
“它的准确名称,应该叫‘全固态锂空气电池’。”
林默的语气变得像一个严谨的首席科学家。
“我们彻底抛弃了传统锂电池的液态电解质和隔膜结构。负极我们采用的是通过‘磁控溅射’技术。”
“在三维多孔石墨烯骨架上均匀沉积的超薄‘金属锂’层。这种结构从物理上杜绝了锂枝晶的生成,解决了困扰业界几十年的安全性世界难题。”
“而我们的核心,是一种基于‘钙钛矿’结构的非晶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它的离子电导率在常温下就超过了目前所有公开的实验室材料数据,两个数量级以上。”
“至于正极……”林默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