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北海危局

深秋的风裹挟着细雪掠过齐鲁大地,刘备三人的脚步在冻硬的官道上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记。简雍的独轮车早已不堪重负,被改造成简易担架,载着半路救下的重伤流民。孙乾的长衫磨出层层毛边,却仍坚持每日研读孔融的告急文书,试图从字里行间找出破敌之策。

距北海城还有三十里时,漫天的乌鸦突然从树梢惊起。刘备攥紧腰间重新绑好的断杖,嗅到空气中刺鼻的血腥味。转过山坳,眼前的景象令三人瞳孔骤缩——蜿蜒的官道两侧,冻僵的尸体堆积成墙,黄巾军的黄巾与官军的铁甲交错堆叠,凝固的血在雪地上凝成诡异的紫黑色。

“是突围的将士。“孙乾蹲下查看一具尸体,发现其腰间系着孔融亲赐的青铜腰牌,“孔融定是派了精锐突围求援,却在此遭伏。“他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号角声,黄巾军的巡逻队举着绘有“天公将军“的大旗逼近。

“躲进树林!“简雍拽着担架翻滚进路边的灌木丛。箭矢擦着头顶飞过,刘备瞥见巡逻队中有个将领模样的人,腰间悬挂的正是在楼桑村见过的竹编钱袋。仇恨的怒火腾地升起,他摸出怀中半截玉佩——那是从陈留信使身上捡来的,此刻竟与对方玉佩残片严丝合缝。

“此人定是杀害信使的凶手!“刘备低声道。简雍已抽出三支箭,却发现弓弦在严寒中变得脆弱易断。千钧一发之际,孙乾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把朱砂,在雪地上画出玄奥的符咒。巡逻队的战马突然人立而起,嘶鸣声中,众人趁机拖着担架狂奔。

夜幕降临时,他们终于望见北海城头的灯火。然而还未靠近,便被城上的守军喝止:“来者何人?“孙乾举起孔融的文书,声音却被呼啸的北风撕碎。城楼上,一个身着儒袍的身影出现,正是北海相孔融。当他看清文书上自己的亲笔签名,眼眶瞬间红了:“快开城门!“

城门缓缓开启的吱呀声中,刘备三人踏入这座危城。街道上满是面黄肌瘦的百姓,树皮被啃得干干净净,街角甚至躺着饿死的孩童。孔融亲自迎上,他往日飘逸的长须沾满尘土,官服上补丁摞着补丁:“三位来得正是时候,城内粮草仅够支撑三日,管亥的云梯已架到城墙下。“

孙乾展开从尸体上找到的敌军布防图,发现黄巾军在城西扎下十二座营寨,以“北斗阵“首尾相连。简雍摸着下巴:“这阵法看似严密,实则有个破绽——若能烧毁西北角的粮草营,其余营寨必然大乱。“

“可如何突破重围?“孔融苦笑,“城外黄巾军十万之众,我军不足三千。“

刘备盯着地图,突然想起逃亡路上经过的一处悬崖:“城西三十里有座白狼山,若从山间小道绕行,或许能......“

“不可!“孙乾打断他,“那条山路积雪深厚,莫说运火油,连行走都难。况且即便烧毁粮草营,我们这点兵力也守不住缺口。“

正僵持间,城外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一名士卒踉跄着跑来:“报!黄巾军发动总攻,南门城墙快撑不住了!“孔融抓起佩剑就要冲出去,却被刘备拦住:“让我带人去!“

城楼上,刘备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黄巾军。简雍将最后几支箭分给士卒,孙乾则带着百姓搬运滚木礌石。当第一架云梯搭上城墙,刘备挥舞断杖砸向攀爬的敌兵,竹刺扎进掌心也浑然不觉。血顺着杖身流下,在积雪上绽开朵朵红梅。

混战中,刘备突然瞥见城下指挥的黄巾将领——正是白天遇到的玉佩主人。他怒吼一声,抓起滚烫的火油浇下,对方的黄巾瞬间被点燃,惨叫声中跌落云梯。然而黄巾军实在太多,城墙渐渐出现缺口。

千钧一发之际,西北方向突然腾起冲天火光!简雍带着十几个死士,竟真的从白狼山小道绕行,烧毁了敌军粮草营!黄巾军阵脚大乱,刘备趁机率领守军杀出城门。混战中,他终于追上那个黄巾将领,断杖狠狠刺入对方咽喉,夺回完整的玉佩。

黎明时分,管亥的大军全线溃败。北海百姓涌上街头欢呼,却在看到满地尸体时泣不成声。孔融设下庆功宴,却被刘备婉拒:“此战虽胜,百姓却死伤无数。备所求者,非功名利禄,乃天下太平。“

宴席散后,三人站在残破的城墙上。孙乾望着东方渐白的天空:“玄德,接下来作何打算?“

刘备握紧玉佩,想起楼桑村的大火、陈留的棍棒、易水畔的孤坟。远处,幸存的百姓正在埋葬亲人,孩童的啼哭混着寒风传来。“我们去徐州。“他说,“陶谦素来爱民,或许......“

简雍拍了拍他的肩膀:“徐州离此又是千里,这次可得准备双好鞋。“三人相视而笑,笑声惊飞了城头栖息的寒鸦。雪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将他们的脚印一点点覆盖,却盖不住那行朝着徐州延伸的坚定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