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江湖传说之阿萨辛女人
- 江湖传说之阿萨辛女人
- 过河之马
- 1749字
- 2025-05-17 12:38:20
江湖传说之阿萨辛女人
燕王有些疑惑,道:“本王此次南下,并未布置传信系统,何来军情传报?”
大先生向他拱手说:“燕王见谅,是我教的紧急情报传信,由百里快马接力,加飞鸽而至”
说完,他展开一白绢,正想说话,旁边的燕王妃惊道:“这上面莫非是水书文?传说,这可是源于上古商朝的文字啊!”
大先生微笑着点头,说:“王妃慧眼博识,确是我夫人用水书字书写,只为
保密,哪怕被对手截获,也不明绢中所言”
“哦?这白绢里说什么呢?”燕王问道
“回燕王,绢文为:其一,宁王已拟接受我方提议。其二,景隆拟领全军奔袭河间府”
“王爷”大先生接着说:“所谓我方提议,其实就是我写了一封信给宁王,由我夫人亲自送达,信中言:允炆削藩,刀锋所至,必波及十七王爷,以期坐以待毙,不如联合燕王等兄弟,殊死一搏,方可转危为安。这十七王爷,在大宁征战元军时,我曾代表我教,在情报,辎重粮秣上,助力于他不少。景隆是为允炆最相信和倚重的李景隆将军,领军五十万”
燕王闻之,激动地紧握先生的手,道:“这太好了,太好了!先生此举,真乃雪中送炭啊!”
燕王妃也屈身向先生行礼,说:“先生高义,多谢了!”说完,她叫人拿来一幅地图,摊开后,她指着河间府之处道:“景隆占河间,意欲何为呢?莫非居中想切断大都与辽东的联系,再攻袭大都?”
燕王俯身观地图后,语气凝重:“嗯,夫人所疑也是我所疑啊,看来这李景隆也并非完全是纸上谈兵的赵括,还是懂点兵法”
“王爷,王妃”大先生道:“是先赴大宁与宁王结盟?还是在大都固守,以拒景隆大军?如何选择为最优?卒子,你张嘴想说什么?不如说出来给王爷和王妃听听”
卒子向王爷,王妃,大先生拱手后,说:“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行动缓慢,到河间府后,还需筹措大量的粮草,才能继续前行,我建议,我教可派暗剑营的高手烧毁河间府储备的军粮,并袭击景隆军从德州而来的运粮车队,从而阻滞大军的行动,为燕王,王妃争取更多的时间
“好!此议甚好!”燕王击掌,大喜而言。大先生道:“好,既然燕王已赞同,卒子你习的昙花宝典,大部分是水书文所著,所以,你应会写水书,现在我说你写:堂主命,陶朱门的河间,通县,大都各分堂,接此信后立刻收集所在地粮草,火药火油,擂木滚石,全部送往大都分堂存储”
“陶朱门,是否以商圣陶朱公范蠡命名的门派?”燕王妃猜测道。
“呵呵,娘娘果然聪慧博学,范蠡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功灭吴后,范蠡预判勾践会良弓藏,猎狗烹,毅然辞官隐退,经商成巨富,又三次散财济民,自号陶朱公。所以,我堂把入我教所有经商的商家银号,均纳入陶朱门统一管辖”
“谢大先生释疑。夫君,有大先生帮忙应对此事,我以为我二人是否可分头行事?比如你率主力军前往大宁,与你十七弟结盟,而我留守大都”燕王妃道。
“这,我把主力军带走了,你一人留守大都,只凭老弱之兵守城,我不放心啊!”燕王皱眉道。
“呵呵,夫君,你不把主力带去,怎可言把燕军都交由你十七弟统领呢?从而取信于他,令其与你结盟?”
“把燕军都交给他?”
这时,大先生悄声对燕王说:“王爷放心,我夫人已花重金买通朵颜卫的脱鲁忽察儿头领,他会在结盟会上代表其他两卫,支持你带领盟军与李景隆作战。而且,我将命我夫人,卒子,还有我教神火门,清凤堂,暗剑营等,我教各门派,助王妃守护大都”
“夫君”王妃接着说:“只要你能统领八万带甲宁军,朵颜三卫的三万蒙古骑兵,加上你带去的三万燕军精锐,从侧后突袭围大都城的南军,李景隆必败无疑!”
“好!夫人,明晨我们立刻日夜兼程,赶回大都”
大先生对冼大妹说:“你立刻替我传令:燕王归途的我教沿途各驿站,定要备好美食与接力善驰良驹,保障燕王王妃等,及时赶回大都!”
卒子道:“请西门蓉蓉妹妹,替我送杏仁到广东惠州罗浮山下,欢喜大酒楼,我师父师娘是酒楼的老板和老板娘。我有信给他们说明杏仁已被燕王赐姓谢,叫红杏,免得他们吵吵,争冠自己的姓给杏仁。我明早就快马加鞭去大都,找我婶婶,对了叔,我婶怎么称呼啊?会说汉语吗?”
“呵呵,波斯语是莎拉,公主的意思。我叫她莎莎,你就叫她莎莎婶婶。她会听和说汉语。我写几个字给你带去,她认得我的笔迹”
说完,冼大妹立刻让手下拿来文房四宝,大先生略一思考,在宣纸上一挥而就:
几度长风过短街
几回短聚又长别
缠绵苦短思长夜
长泪横流难短歇
“喲!先生情深字重啊!感动”燕王道,燕王妃读后,竟然转身掩面轻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