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讷河市的天空仿佛被一层浓厚的阴霾所笼罩,社会治安问题如汹涌潮水般逐渐凸显。在这座本就宁静的小城,盗窃、斗殴等各类案件频繁发生,街头巷尾弥漫着不安的气息,居民们整日提心吊胆,惶恐度日。就在这一年的某一天,讷河警方如往常一样进行日常巡查,他们的脚步踏入了一家由贾文革经营的毫不起眼的小旅馆。
这家旅馆外观看起来普普通通,陈旧的招牌在凛冽的寒风中微微晃动,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旅馆的大门半掩着,透过门缝,可以看到里面昏暗的灯光,那光线微弱而摇曳,似乎随时都会熄灭。警方进入旅馆后,依照流程对旅馆的各项登记信息展开检查。他们起初只当这是一次再平常不过的巡查,料想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发现,然而,一本看似寻常的旅客登记账簿,却突兀地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警方在仔细翻阅账簿时,诸多异常之处接连映入眼帘。登记信息中的笔迹时断时续,一会儿刚劲有力,一会儿又歪歪扭扭,书写风格差异极大,丝毫没有连贯的感觉,仿佛是由数位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匆匆填写。一些旅客的姓名更是显得极为随意,诸如“张三”“李四”这类常见至极的名字频繁出现,有的甚至只是随手写了个姓氏,后面跟着简单的数字编号,像是完全不经思考随意编造的。而登记的身份证号码,经过初步核查,也存在着诸多错误和重复的情况,有的号码位数不对,有的则在系统中根本查无此人。更让警方感到蹊跷的是,在一段时间内,频繁有来自外地的年轻女性登记入住,然而这些女性在入住之后,却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再也没有退房记录,旅馆的后续登记中也不见她们的任何踪迹。
警方开始逐一梳理这些异常登记信息,发现这些失踪的年轻女性,大多来自周边城市,她们有的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背井离乡来讷河打工,有的则是听闻这里有工作机会,满心期待地前来寻找出路。她们在登记入住时,填写的家庭住址虽然各不相同,但经过进一步调查,警方发现这些家庭住址所指向的地址,大多是一些工厂、居民区,而当警方不辞辛劳地按照这些地址去核实情况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这些女性的任何踪迹,她们就像从未在那些地方生活过一样。
随着调查的深入,所有失踪女性的线索竟集中指向了同一地址,那便是贾文革所经营的这家旅馆。警方开始对旅馆周边的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希望能从他们口中获取一些有用的线索。然而,周边居民对于这家旅馆的情况了解甚少,只知道贾文革平时为人比较孤僻,总是独来独往,很少与邻居交流,见到人也只是面无表情地匆匆而过,让人难以亲近。
在调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这家旅馆总会传出一些奇怪的声响,那声音时而像是有人在低声哭泣,抽抽噎噎,充满了无尽的哀伤;时而又像是重物拖动的声音,沉闷而又缓慢,在寂静的夜里格外突兀。周边居民对此感到十分害怕,到了晚上都尽量避免从旅馆附近经过,哪怕绕远路也不愿靠近。警方对这些传闻进行了核实,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些声响与失踪案件有关,但这无疑让案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仿佛被一层厚厚的迷雾所笼罩,让人看不清真相。
警方决定加大对贾文革的调查力度,他们开始暗中监视贾文革的一举一动。贾文革似乎察觉到了警方的关注,行为变得更加谨慎。他经常在深夜外出,行踪飘忽不定,回来时总是神色慌张,眼神闪躲,仿佛做贼心虚。警方跟踪贾文革时发现,他多次前往城郊的一处偏僻地方,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仓库,仓库周围杂草丛生,足有一人多高,在风中沙沙作响,看起来十分荒凉。
警方对这座废弃仓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他们猜测这座仓库与失踪案件可能有着密切的联系。于是,警方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对这座仓库进行了秘密搜查。当他们小心翼翼地进入仓库后,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那气味混合着腐臭和铁锈的味道,让人忍不住作呕。仓库内堆满了各种杂物,破旧的桌椅、生锈的机器零件、发霉的纸箱杂乱地堆放在一起,看起来一片狼藉。警方仔细搜索了仓库的每一个角落,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线索的地方,终于在仓库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些可疑的物品。
这些物品包括一些女性的衣物、首饰,衣物款式多样,有的还很新,显然是近期才被丢弃在这里,首饰则散落一地,有的已经变形。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血迹斑斑的绳索和刀具,绳索上还残留着一些毛发,刀具的刀刃上也有干涸的血迹。警方看到这些物品后,心中一紧,他们凭借敏锐的直觉意识到,这些物品很可能与失踪的年轻女性有关。警方立即对这些物品进行了取证,小心翼翼地将其包装好,并迅速带回警局进行进一步的检验。
检验结果证实了警方的猜测,这些衣物和首饰正是那些失踪女性的物品,经过技术人员仔细比对,确认了衣物的品牌、款式以及首饰的特征与失踪女性家属提供的信息完全一致。而绳索和刀具上的血迹,也与失踪女性的血型相符。警方根据这些线索,推断出贾文革很可能与这些失踪案件有关,他极有可能是一个杀人狂魔,利用旅馆作为掩护,将前来入住的年轻女性杀害,并将尸体藏在某个地方。
警方再次对贾文革的旅馆进行了全面搜查,这一次,他们做了充足的准备,带着专业的设备,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旅馆的地下室里,警方发现了一个隐藏得很深的地窖入口。地窖入口被一块巨大的石板所掩盖,石板表面布满了灰尘和青苔,若不仔细查看,根本无法发现其下方隐藏的秘密。警方费力地移开石板,一股令人作呕的腐臭气味瞬间扑面而来,那气味浓烈得让人几乎窒息,仿佛有无数只无形的手在拉扯着他们的呼吸。
警方小心翼翼地进入地窖,地窖里阴暗潮湿,墙壁上挂满了水珠,滴答滴答地落下。地窖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血腥味,在微弱的灯光下,警方看到地窖里堆满了尸体,这些尸体已经开始腐烂,面目全非,有的身体已经肿胀变形,有的则开始生出蛆虫,场面惨不忍睹。警方初步估计,地窖里的尸体数量至少有数十具,而这些尸体,很可能就是那些失踪的年轻女性。
警方立即向上级汇报了这一惊人的发现,上级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调集了经验丰富的刑侦人员、法医以及技术专家,对这起案件展开全面调查。这起案件的曝光,在讷河市引起了轩然大波,市民们纷纷感到震惊和恐惧。他们无法想象,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竟然隐藏着这样一个恶魔,在他们眼皮底下制造了如此多的血腥惨案,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贾文革的犯罪事实逐渐浮出水面。原来,贾文革曾经是一名工厂工人,然而他生性好吃懒做,对待工作极其不认真,经常无故旷工,在工厂里惹是生非,最终被工厂开除。失业后的贾文革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寻找一份正经工作重新开始,反而开始走上犯罪道路。他看到一些外地来讷河打工的年轻女性孤身一人,身处异乡,人生地不熟,便心生歹念,利用自己经营的旅馆为诱饵,将这些女性骗到旅馆后,先对她们进行抢劫、强奸,在满足自己的私欲后,又残忍地将她们杀害,并将尸体藏在地窖里,手段极其残忍,令人发指。
在贾文革的犯罪过程中,他还拉拢了一些人作为他的帮凶,其中包括他的妻子李小芳和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在火车站、汽车站等地寻找目标,专门挑选那些看起来柔弱、无助的年轻女性;有的负责将目标骗到旅馆,用花言巧语哄骗她们,让她们放松警惕;有的负责实施犯罪行为,对受害者进行抢劫、强奸和杀害;有的负责处理尸体,将尸体拖到地窖里,掩盖犯罪证据。他们的犯罪行为如同一条紧密相连的黑色链条,一环扣着一环,给受害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让整个城市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警方在掌握了贾文革及其团伙的犯罪证据后,迅速展开了抓捕行动。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出动了大量警力,对贾文革及其团伙成员可能藏身的地方进行了严密布控。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贾文革及其团伙成员相继落网。在审讯过程中,贾文革等人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们的交代,让警方对这起案件的全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人们对他们的残忍和疯狂感到无比震惊,难以想象在和平社会中,竟会有如此泯灭人性的犯罪分子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