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血梅童瑶

》第八章血梅童谣

永徽十七年春分,紫禁城内外流传起诡异童谣:“双生梅,七炉灰,金銮殿上血梅飞;朱砂印,蟠龙佩,万梅鼎中魂不归。”萧承煜握着从民间搜集的童谣抄本,发现每句末尾都画着半支烬雪梅,与苏明修在宫外找到的刺客信物一模一样。

“陛下,”苏明修跪在御书房,“城外三十里的破庙,发现了当年参与梅影轩纵火的老卒,他说……”他忽然呈上染血的帕子,“纵火令上除了太后的凤印,还有先皇的蟠龙印。”

萧承煜盯着帕子上的焦痕,忽然想起罪己诏里的记载:“朕与太后合谋,假纵火之名,逼淑妃‘死亡’,却不想殃及苏尚书满门。”他望向窗外盛开的烬雪梅,花瓣上竟泛着淡淡的血色——正是万梅鼎开后,紫禁城梅树的异变。

“传旨,”他忽然起身,“今日在明华殿为淑妃、太后重行册封礼,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双生梅蕊,皆是祥瑞。”

明华殿内,淑妃与太后身着同款袆衣,鬓间分别簪着红蕊梅与白蕊梅。苏挽月望着她们相似的面容,忽然想起万梅鼎中浮现的记忆:幼时的自己在梅影轩折梅,隔壁的凤仪宫,总有个与自己长得一样的小女孩,隔着宫墙,唱着同一支童谣。

“月娘,”太后忽然拉住她的手,将一枚刻着“明华殿主”的玉坠塞进她掌心,“这是你外祖母的信物,今后,这紫禁城的梅蕊,就由你来护着。”

册封礼进行到一半,殿外突然传来骚动。小德子连滚带爬地闯进来:“陛下!新铸的皇后金册……在熔炉里自己动了!”

萧承煜与苏挽月赶到尚宝监时,看见黄金熔炉中,金册正自动浮现出烬雪梅纹,每片花瓣都与苏挽月鬓间的簪子完美契合。更诡异的是,金册中央竟凸起两个小字:“双生”。

“这是万梅鼎的灵力,”淑妃望着熔炉中腾起的梅香,“当年外祖母用双生梅蕊铸鼎,就是为了让这紫禁城的血脉,永远相连。”

话未说完,熔炉突然炸裂。苏挽月眼尖地看见,飞溅的金液中,有片极小的金箔,上面刻着“永徽十七年冬,双生合璧,天下无劫”——正是账册末页的预言。

“陛下!”宫外快马加鞭送来急报,“江南道爆发朱砂毒疫情,患者眉间皆现梅痕,与当年皇后‘暴毙’时一模一样。”

萧承煜猛地想起万梅鼎中记载的“朱砂劫”:每隔十七年,烬雪梅蕊的毒气就会反噬,唯有双生蕊合炼,才能化解。他望向苏挽月,发现她掌心的蟠龙纹已与自己的玉佩完全重合,竟分不清哪道是血,哪道是纹。

“月娘,”他忽然轻笑,“还记得我们说过的宫外雪梅吗?现在看来,这紫禁城的梅,终究还是要开在天下人的心里。”

苏挽月望着他眼中的坚定,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的话:“烬雪梅虽生于寒冬,却能融冰化雪。”她忽然取下鬓间的梅花簪,将簪头的红宝石按进金册的梅心——那里,正好有个与簪头吻合的凹痕。

金册发出刺眼的金光,梅纹瞬间蔓延至整个熔炉。萧承煜看见金册上的“双生”二字,渐渐变成“承煜月娘”,忽然明白,所谓天命所归,从来不是一人称帝,而是双生共荣。

童谣声再次响起,却变了调子:“双生梅,万梅归,金銮殿上彩云飞;朱砂尽,雪梅辉,从此寒冬有春回。”

雪不知何时停了,明华殿外的烬雪梅,竟在春分时节,绽放出比冬日更盛的光彩。苏挽月摸着金册上的梅纹,忽然觉得掌心一暖——那是红蕊与白蕊,终于在十七年后,完成了最初的约定。

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