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二站-港生
- 港综:这个世界我看过剧本
- 风云夜孤寒
- 2260字
- 2025-06-05 21:42:20
柴油发动机轰鸣的渡轮切开浑浊江水,张郎倚着锈迹斑斑的栏杆,
看港生攥紧那张泛黄的‘粮票’——那是她离家时母亲塞的,如今已成遗物。
秋提突然指着远处喊:“快看!白鳍豚!”
众人挤到船舷时,只瞥见一道银灰色背鳍没入江心。
“八十年代长江还有一千多头呢。”张郎随口一句,却见港生睫毛颤了颤。
玛丽当娜忙岔开话:“等下船我要吃毛豆腐!”
乐惠贞立刻摸出小本子:“《黄山美食攻略》说屯溪老街第三家最正宗...”
皖南山道
三辆军绿色吉普在盘山路上颠簸,车顶捆着的行李箱上盖着防雨布。
阿敏晕车,吐得昏天黑地,柳飘飘边拍她背边嘀咕:“早说该坐火车...”
话没说完就被个急转弯甩进张郎怀里。
“抓紧了!”司机操着浓重皖南口音喊。
窗外梯田像金色台阶直铺到云里,偶尔闪过“包产到户“的石灰标语。
红隼突然按住耳机:“前方三公里有检查站。”
李杰闻言,默默把藏在座椅下的五四式手枪上了保险。
这时候的检查站基本都是私人设置,收保护费的,80年代民风都比较彪悍。
---
村庄重逢
晒谷场上的石碾子还在,当年和港生玩跳房子的刻痕却模糊了。
几个穿补丁裤的小孩怯生生围观这群‘外地来客’,直到柳飘飘掏出大白兔奶糖。
“小芳?”
港生颤抖着唤住个背柴火的妇女。
那妇人愣了片刻,突然摔了柴捆冲过来:“港生?死丫头!出去这么久了,也不知道回家看看...”
惊喜的呐喊,惊飞了谷垛上的麻雀。
张郎悄悄退开。
村大队办公室,老支书正用算盘核对他们带来的“投资款“。
---
后山的野菊花开得正好。
港生跪在简陋的土坟前,雨水顺着她新烫的卷发滴在花岗岩墓碑上——这是张郎昨晚连夜从县里运来的。
“阿爸阿妈,我现在跟着朗哥...”她哽咽着摆出烧鹅和港式月饼,
“他对我很好,你们不用担心。”
玛丽当娜突然撑开黑伞,伞面上“闽香记海产“的logo在雨雾中格外鲜艳。
远处传来李杰的喝止声——几个村民想用土鸡蛋换保镖们的墨镜。
---
绿皮火车包厢里,港生靠着张郎肩膀看窗外掠过的灯火。
乐惠贞突然惊呼:“你们看!那是不是黄山?众人挤到窗前时,只看见月光下起伏的黑色轮廓。
“下次带你们爬天都峰。”张郎捏了捏港生冰凉的手指,
“等加工厂投产,咱们包节车厢慢慢玩。”
下铺传来阿敏和柳飘飘抢被子的笑闹,混着列车员“花生,瓜子,矿泉水”的叫卖。
港生忽然小声说:“朗哥,我想在村里办个幼儿园。”
秋提噗嗤笑了:“要不要再开个港式茶餐厅?”
玛丽当娜立刻举手:“我教她们做菠萝包!”
张郎温柔的说:“行,给你们每个人家乡都投资办厂,让你们风风光光的。
不枉费你们跟我,赚钱了就要造福家乡。”
---
离开港生的家乡后,秋提不着急回家,于是张郎带着几女来京都游玩。
秋阳透过故宫的黄琉璃瓦,在青砖地上洒下斑驳光影。
张郎倚着汉白玉栏杆,看五个姑娘举着“长城牌“胶卷相机互相拍照。
“朗哥快看!”
玛丽当娜指着太和殿前乌泱泱的游客,
“比我们闽南祠堂祭祖还热闹!”
张郎笑着揽过众人:“等你们老了,就能跟孙子吹牛——当年奶奶可是在故宫里跳过迪斯科的。”
突然正色道:“说真的,你们家乡的厂子...”
“知道啦!”秋提把冰棍塞他嘴里,
“先把你这些四合院拾掇好吧,大资本家!”
---
房管局老陈推着“永久牌“自行车带路,车铃在幽深的胡同里叮当作响:“张老板,这套贝勒府的地契还是光绪年的...”
众人瞠目结舌地望着雕花影壁:
五进院落里歪着几辆“凤凰“自行车
抄手游廊下堆满蜂窝煤
正房梁柱上以前的标语若隐若现
“才要价180万?”
乐惠贞掰着手指算,“在香港还不够买半层唐楼...”
张郎弹了下她脑门:“用外汇券结算,实际每平米不到90块。”
转头对老陈说:“隔壁那三套杂院一起要了,给同志们当员工宿舍。”
---
夜幕降临时,十亩王府亮起了龙腾运来的水晶吊灯。
阿敏蹲在鎏金鱼缸前喂锦鲤:“这鱼住的都比我家宽敞...”
“都过来!”
张郎突然展开张发黄的地图,
“这里是长城,这块挨着颐和园——”
钢笔尖划过几个红圈,
“等过几十年,这些地方房价能翻万倍。”
柳飘飘噗嗤笑了:“朗哥是不是又偷喝酒了?”
“不信?”
张郎摸出钢笔写收据,
“现在送你套三进的,三十后你估计要感谢我。”
张郎买了差不多二十多处四合院,到时候给自己的女人一人一间。
都差不多大,占地1000平米左右。
---
清晨的北风卷着沙粒,拍打在城砖上,张郎一行裹着防风衣攀登。
陡峭的台阶,让穿高跟鞋的乐惠贞叫苦不迭,最后被张郎像扛麻袋似的背上了烽火台。
“快看!”
秋提突然指向城墙缝隙里一丛野山枣,
“听说当年戍边将士就靠这个解渴...”
话音未落,玛丽当娜已经摘了颗塞嘴里,顿时酸得皱成包子脸。
张郎大笑着摸出军用水壶:“尝尝这个——”
壶里装的竟是冰镇北冰洋汽水,在1981年的长城上堪称奢侈。
远处,红隼正用眼神观察着几个形迹可疑的“游客“,始终保持着警戒的状态。
太和殿前的铜鹤被摸得锃亮,阿敏好奇地问:“为什么大家都摸它呀?”
“传说能沾皇气。”张郎刚解释完,
柳飘飘就扑过去抱住鹤腿:“我要摸十下!明年唱片肯定大卖!”
在乾清宫侧殿,港生发现玻璃展柜里陈列的“翡翠发簪“竟和张郎送她那支极为相似。
正要询问,却见他竖起食指抵在唇前,眼里闪着狡黠的光。
此时夕阳穿透雕花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宛如百年前的光影。
西洋楼遗址前,导游正慷慨激昂地讲解当年的洋人暴行。
乐惠贞突然拽张郎袖子:“那个人是不是在毁坏浮雕碎片?”
只见个金发男子鬼祟地往墙上划着什么,李杰刚要上前,张郎却拦住他,转头对红隼耳语几句。
十分钟后,保安人员“恰好“在园区门口拦下那人,搜出三块带着精美纹饰的汉白玉残块。
后来《人民日报》还刊登了这则“群众智擒盗窃犯“的新闻。
暮色中,秋提摸着大水法残存的石柱轻声问:“这些...能修复吗?”
“会的。”
张郎望向逐渐亮起的京城灯火,
“等我们这代人强大了,被抢走的都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