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新单位成员
- 港综:这个世界我看过剧本
- 风云夜孤寒
- 2080字
- 2025-06-27 12:05:03
接下来,张郎又和警署以前的同事们吃了吃饭,兄弟们其乐融融。
这一个月过得飞快。
白天,张郎要么去龙腾转转,要么被女人们拉着逛遍铜锣湾的商场。
周文丽总爱拉着他去选窗帘布料,莎莲娜则非要他陪着看最新款的珠宝。
有次被乐惠珍和柳飘飘撞见,两个丫头吃醋的样子让店员都忍俊不禁。
晚上常约兄弟们喝酒。
有时在金鳞的私人包厢,阿污喝高了就开始讲当年砍人的糗事,把师爷苏的眼镜都笑掉了;
有时在警署兄弟爱去的大排档,陈家驹和马军总要为“咏春和泰拳哪个厉害“争得面红耳赤。
回家就更热闹了。
半山别墅的麻将声能响到凌晨,浅水湾那边则总有人等他回来吃宵夜。
有次芽子和乐慧珍同时打电话查岗,张郎只好把手机开免提放在桌上,让两个女人隔着电话吵架。
明天就要去葵青警署报到。
张郎站在阳台上,望着维港夜景。
身后卧室里,芽子正在熨烫他的警服,胡慧在检查配枪,小凤偷偷往他公文包里塞爱心便当。
“署长大人,”
惠香突然从后面抱住他,“紧张吗?”
张郎笑着转身,发现张美玉和范树娃也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紧张什么?”
他捏了捏惠香的脸,“最难的明明是应付你们。”
女孩子们笑作一团。
夜风拂过,带来远处海浪的声音。
这样的日子,或许就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幸福吧。
---
葵青区位于新界西南面,由葵涌区和青衣岛组成,面积约为19.83平方公里
葵青区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朝康熙年间,当时已有“葵涌子”及“青衣”的记载。
地理环境
葵青区北面以和宜合道、城门道、青山公路及德士古道为界,南面以呈祥道为界,西面以德士古道为界。
区内填海地较多,如葵芳、葵青货柜码头及醉酒湾工业区均建于填海地上,而荔景、葵盛、石篱、石荫和青衣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
人口与居住
葵青区人口密度较高,超过75%的居民居住在公共房屋。
经济与交通
葵青区是香港的重要工业和交通运输枢纽,拥有全球最繁忙的货柜码头之一——葵青货柜码头。
区内有多项重要基建工程,包括机场铁路、三号干线及青屿干线等,使其成为连接大屿山与市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社会事业
葵青区在教育、医疗和康乐等方面有相应设施,如学校、医院和公园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特色景点
葵青区保留了一些历史遗迹和传统风俗,如真君庙等,同时也有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和休闲设施。
综上所述,1983年的葵青区是一个以工业和交通运输为主的区域,拥有重要的港口和交通枢纽,同时也在逐步发展其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
1983年8月1日上午9:00
葵青警署的升旗仪式刚刚结束,张郎站在署长办公室的百叶窗前,指尖拨开一道缝隙,俯视着操场上整齐列队的警员。
晨光给深蓝色制服镀了层金边,三百多名警员像棋盘上的棋子般错落有致——其中行动组251人,行政组47人。
老署长威尔逊,一个即将退休的洋人。
正慢条斯理地搅动红茶,银匙在骨瓷杯沿碰出清脆声响。
他忽然用匙尖点了点办公桌上的铜制名牌:“张,现在它是你的了。”
他指了指墙上泛黄的辖区地图,“葵青区有十二个码头,三十七个货仓,每天流动人口超过五万。”
张郎点点头,目光扫过办公室里的陈设。
老署长突然压低声音:“给你个忠告,小心行政组亨利督察,他是警务处长的表弟。”
“署长,行动组督察们都在会议室候着了。”
芽子捧着档案夹轻声提醒,新烫的制服裙摆在她小腿边轻轻晃动。
芽子也正式上任,成了张郎的小秘书。
---
会议室里,六名高级警官整齐起立。
威尔逊敲了敲白板:“先生们,这位是张郎警司,新来的署长,相信你们都听过。”
转头又对张郎扬起眉毛:“你的骨干阵容——”
“这位是扫毒组督察陈国荣【(成龙饰演)出自《新警察故事》。”
老署长指着一位浓眉大眼大鼻子长的和陈家驹有点像的警官,不过比陈家驹成熟多了。
“上个月端了三个粉档。”
陈国荣微微一笑,成熟且稳重:“张sir,久仰大名!”
他敬礼时,袖口露出腕表表盘上的弹痕。
“反黑组督察黄志诚【(黄秋生饰演)出自《无间道》】,”威尔斯继续介绍。
松垮领带歪在皱巴巴的衬衫领外,黄志诚那张亦正亦邪的脸藏在烟雾后,烟灰正落在擦得锃亮的左轮枪套上,一看就不太像正经人。
“最近正在盯着倪家。”
“情报科督察刘建明【(刘德华饰演)出自《无间道》】。”
老署长再次指着一个年轻比较帅气的警员介绍道,
“港大心理系毕业高材生,特招的。”
“重案组组督察苗志舜【(方中信饰演)出自《枪王》】。”
一个比较成熟,有种别样的帅气。
“后勤曹达华【(吴孟达饰演)出自《逃学威龙》】。”
年龄比较大,不过看起来非常和善。
曹达华圆脸上堆着笑,可眯起的小眼睛,正飞快扫视新署长的皮鞋款式与腕表品牌。
一看就是老油条了。
“军装巡逻组警署警长朱华标【(刘青云饰演)出自《冲锋队之怒火街头》】。”
黝黑皮肤衬得牙格外白,一股特有的市井正气从他骨子里透出来,制服肩线绷在结实的三角肌上。
交接仪式简单而正式。
当威尔逊将署长印章按在移交文件上时,窗外的货轮正拉响汽笛,全体警官再次起立敬礼。
“对了,”
老临走前突然回头,“警署后门那条巷子里的云吞面不错,记得让老板多放虾籽。”
送走老署长,张郎环视会议室:“今天下午三点,我要了解你们现在,正在跟进的案子的详细档案。”
他顿了顿,“现在,各就各位。”
警官们陆续离开后。
窗外,葵涌码头的起重机正在装卸货柜,阳光透过玻璃窗在崭新的署长名牌上投下光影——【署长张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