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伏牛山

伏牛山坐落于安喜县城以北,相距有二十余里。

去年冬天,北边来了伙流寇,于山腰处建立起贼寨,平日以劫掠往来商客为生,与普通平民倒也秋毫无犯。

这一日,焦远携数箱金银前来拜谒。

山寨大当家见到焦远尤为高兴,问他是否带来了新的情报消息。

一次偶然性的劫掠事件,双方臭味相投的勾结在了一起。

约定由焦家通风报信,告知安喜县内的运输情况,大当家便带人提前埋伏劫掠,事成之后双方三七分账。

有了焦家的情报,大当家这半年屡屡得手,让安喜的富户豪族叫苦不已。

即使报官,身为兵曹的焦卓也只是象征性的带人来走个过场,然后就没了下文。

“焦某今日来此,是想请当家的帮忙杀一个人。”焦远表明来意。

“嗐~你我这种关系,杀个把人,不过举手之劳罢了。”

大当家满不在乎的答应下来,显得很是仗义:“不知是哪个惹了你的不痛快,且报上名来。”

焦远直言道出:“新来的安喜县尉,刘备。”

大当家表情为之一愣。

这很难办啊!

虽然安喜只是个地方小县,但也不是他这百来号人就能轻松攻破的,更别提冲进县城,砍县尉的脑袋了。

看出贼人顾虑,焦远进而说道:“大当家勿虑,我自有办法叫他送上门来。”

随即将计划全盘托出。

大当家听得眼神发亮,恢复了之前神采,拍着胸脯放出豪言,只要那姓刘的敢来,必叫他有来无回,死于此地!

与贼人约定好后,焦远回到焦家复命。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焦举随后去到县尉府,说是专为告罪而来。

面见刘备,焦举的脸上布满歉意:“县尉,老朽前几日卧病在榻,全然不知犬子鲁莽,于大庭广众之下冲撞了县尉,今日特来请罪。”

说完,又朝堂外呵斥一声:“在外面愣着做甚,还不滚进来赔罪!”

焦卓耷拉着脑袋,一改往日嚣张,上半身赤果,背上捆着藤条,看样子是想效仿古人负荆请罪。

进了堂来,焦卓面向刘备躬身,低头抱拳:“卑职有眼不识泰山,多有得罪,请县尉恕罪。”

见此情形,张飞咧嘴笑来:“果然收拾儿子,还得是老子才行。”

这话颇有一语双关的意味。

刘备则是看向堂下焦卓,予以纠正:“你非是得罪了我,而是身为本县兵曹,护民乃你本分,你却肆意驱赶鞭笞无辜,故而才将你当众惩治,以正汉律……如今你既已知错,且受了责罚,此事我便不会放在心上,且起身吧。”

焦卓抬头看了看父亲,后者微微颔首,他这才直起身来,拱手应向刘备:“谨遵县尉教诲!”

焦举老脸挂笑,从旁不吝称赞:“县尉仁德,实乃本县之福!”

刘备虽不惧报复,但能得豪族支持,自然更好。

多个朋友,好过多个敌人。

两人闲谈一阵。

眼见时机已至,焦举将话题引向另一边:“伏牛山聚了伙贼寇,平日里劫掠杀人无恶不作,百姓苦贼人久矣,烦请县尉为民除害!”

“哦?竟有此事!”

刘备挑了挑眉头,百姓受贼人迫害,应该会来报官才是,为何时至今日也从未听人提起。

瞧出刘备疑虑,焦举拱了拱手:“县尉慧眼如炬,一切都瞒不过你。”

随后详细道来。

百姓赤贫,身无家资,故而贼人专挑富户劫掠。

前两日,焦家运输财物从郡城折返,途径伏牛山遭遇贼人袭击,损失惨重。

焦举对此表示,县尉若能破获贼人追回财物,自己愿拿一半出来赈济流民。

“此话当真?”

根据焦举所报出的损失,这可不是一笔小的数目。

焦举郑重其事:“县尉若是不信,老朽愿立字据!”

语气笃笃,脸上看不出半点虚假之色。

刘备暂且信他一回。

“区区山野蟊贼!”

此时,侍立在旁的张飞吼了一嗓子:“大哥,给我些许兵马,我立马平了这伙贼人。”

刘备对老三自然是信得过的。

不料焦举从旁建言:“张壮士虽是县尉结义兄弟,却没有职位在身,统兵于礼不合,恐难以服众……依老朽愚见,还是县尉亲自带兵为好,同时也能更好的树立威望。”

此话不无道理。

刘备暗自点头。

关、张二人平日里和自己吃睡在一起,但身份却是白丁。如今正好借此机会刷波经验,给两兄弟攒些功劳,好在县内谋个职位。

见刘备答应下来,焦卓急切上前,抱拳请求:“县尉初来,不晓山野地形,这伙贼寇属实难缠,卑职曾领兵讨伐数次,皆是无功而返,此次请让卑职担任向导,以求将功赎罪!”

如果不是亲眼见过焦卓的嚣张气焰,刘备恐怕都以为眼前之人是个满腔热血的正义之士。

不过焦卓此番态度诚恳,且又是他自家财产,想来会尽心竭力,若能将其引入正途,也不失为一件善举。

刘备略作思量,遂同意了这个请求。

送走焦家父子,刘备去县衙与田平说及此事。

田平轻捻下颌,缓缓道来:“伏牛山的贼寇我亦有所耳闻,他们只在道途劫掠,未曾侵扰县乡,以往都是兵曹焦卓领兵前去征讨,回回无功,如今县尉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树立起威望,一举收回兵权。”

“县令所言甚是。”

刘备点了点头。

田平的县令职权被架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兵权不在手上,无法震慑豪族。

有了兵权,腰杆就能挺得更直。

翌日,刘备率领本县两百士卒出发。

望见身骑白马的刘备,百姓们纷纷涌将过来,眼神里流露出爱戴的目光。

“县尉,我长大以后要给你牵马!”

一名小男孩骑坐在父亲肩头,笃声说着。

刘备循声望去,笑着询问:“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邓狗儿。”

小男孩挺起干瘦的胸膛,使声音尽可能的大声。

“哈哈哈……”

在场百姓皆是大笑不已。

小男孩顿觉丢脸,当他羞愧的低下头时,忽然听得那人温醇的声音:“给我牵马算不得本事,今后好好勤习武艺,到时候我们在战场抵背杀敌,互唤一声袍泽,你说可好?”

小男孩猛地抬头,正好对上那诚然的目光,激动地满脸通红,重重点头,大声应下:“好!”

与此同时,人群后方一道瘦小的身影拼了命似的往前挤,奈何身子孱弱力气又小,始终没能得到刘备的注意。

当她终于挤出人群,队伍已然走远,只能依稀望见那白马上的背影。

小姑娘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神情里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