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交流会?

这句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一颗石子。

烛光实验室三人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强压下的振奋和期待。

杨辰赶忙点头。

“感谢李老师的指导,我们这边随时准备好进一步的沟通。”

李卫国微微颔首,终于转身。

和同行的专家一同离开了烛光实验室,杨辰、郑飞光和周瑶三人赶忙送他们出去。

片刻后,实验室内只剩下三人。

郑飞光声音颤抖的询问道。

“月亮?火..火星?”

“杨哥、周学姐,你们听到了么,不会是做梦吧。”

周瑶抿抿嘴,但是眼镜后的双眼亮的惊人,她深吸一口气后。

“听到了,飞光。”

“李老师最后那几句应该不是客套话。”

“航天五院应该是真的有月球和火星的明确指向深空探测的硬需求。”

杨辰则站在实验室的中央。

脑海中想起李卫国临走之前的那一眼,还有那一句能在严苛环境下持久工作。

“嗯,李老师的话,的确是一个方向,也契合我们研发的离子推进器。”

“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

“第一,信息同步,尽快将整个评估过程和专家意见,尤其是李老师最后的表态。”

“整理出一份简报,然后呈给葛教授,让老师第一时间知晓进展。”

杨辰陷入思考停顿了下。

“另外备份一份,作为军方交流会的背景补充资料。”

“这一份不用写太详细,稍稍表达出航五有这个意向就可以。”

“毕竟我们找林教授帮忙的核心目的,也是希望离子推进器能找到用武之地。”

周瑶点头。

“明白。”

“我马上梳理今天的所有问题和回答记录,形成简报。”

她说完之后,快步走向自己的电脑准备开始工作。

杨辰叮嘱完周瑶后,将目光看向郑飞光。

“第二,对航五的需求深挖,飞光。”

郑飞光听见杨辰叫自己的名字,身体站直。

“在,杨哥。”

“李老师提到了月球和火星,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离子推进器需要在不同引力、大气、轨道转移、姿态调整、长续航.....”

郑飞光立即接过话茬。

“也意味着对推进器适应性的更高要求。”

“我们需要模拟火星稀薄大气条件下的喷射效率。”

“月尘环境下的防护,长时间深空低温下的运行稳定性。”

杨辰点头认同郑飞光的回答,继续说道。

“没错,我们的原型机是基于实验室环境测试优化的。”

“现在目标场景明确,你辛苦一下,基于专家评估中可能涉及的方向。”

“汇总出一个我们当前需要加强的深空任务适应性测试项预研清单。”

“列出方向和关键,方便我们后续针对性调整研究和演示重点。”

郑飞光闻言双拳紧握,仿佛已经看到离子推进器推着航天器在深空中工作的景象。

“没问题,我这就去查资料、理思路,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我们得做两手准备。”

“航五这边后续肯定还会深度接触,技术交流的保密级别会更高。”

“但是后续的军方交流会也是至关重要的。”

“飞光,你那个带灯带的合金模型演示效果很好,可以继续使用在军方交流会上。”

“周五的交流会上,我们需要调整侧重点。”

周瑶推了推眼镜,目光转向杨辰。

“军方的交流会,我们该重点展示离子推进器的哪些特性?”

“还有,关于动力源的问题该怎么处理?毕竟聚变反应堆的存在目前还在保密中。”

杨辰沉默片刻,进行思考。

“军方交流会这边,我们先在加密数据库里查询下,军方有哪些装备可以有足够的体积隐蔽安装聚变反应堆。”

“特性的话,我们先在实验室内进行蓝星大气环境下的测试,看看测试结果先。”

周瑶和郑飞光同时点头。

“好。”

“收到。”

接下来的时间,烛光实验室三人经过讨论后,作出决定。

航五这边的情况交由周瑶向葛教授汇报。

而杨辰和郑飞光这边将把主要注意力放到交流会上。

这期间航五的对接暂时由周瑶独自处理。

等交流会结束后再说。

-----------------

周五,某处举办交流会的基地。

杨辰和郑飞光带着林教授给的邀请函,还有离子推进器的相关物品材料出现在这里。

由于交流会是军方举办的,所以没有那么多繁琐的流程。

一切都以实效性为主。

很快流程就到了技术展示环节,宽敞的大厅内,相关人员和其他科研团队的人纷纷入座。

气氛相比外界,比较肃穆。

杨辰和郑飞光还有其他参与展示的科研人员均在后台等待。

后台的氛围此刻与前面别无二致。

有几个团队的科研人员带来的技术还有些竞争属性。

气氛更是冷冽,就连郑飞光这个外向性格的自来熟,都老老实实守在杨辰边上。

得益于实效性的流程下,在后台等待的团队一个接一个按照流程登上讲台。

开始介绍自家团队带来的技术。

很快,两人就被工作人员带到了讲台侧方等待。

看着正在讲台上进行技术介绍的同行,以及台下没什么声音的观众席。

杨辰还好,有过授勋的经验,挺得住。

郑飞光就不行了,外表上看着还算镇定,身边的杨辰明显听出来他的呼吸有些紧张急促。

趁着离上台还有些时间,杨辰拍了拍郑飞光的肩膀,示意他深呼一口气放轻松。

郑飞光听从指示,情绪镇定了不少,打了一个ok的手势,表示自己没有事了。

杨辰看着郑飞光的动作,点点头,转头将注意力移回讲台的方向。

没一会,在讲台上进行介绍的同行介绍完毕。

主持人登场,简单几句后,示意烛光实验室的两人登场进行汇报。

讲台侧方的二人对视一眼,在对方眼中看到了鼓励的意志。

杨辰上前一步,走到讲台前,沉稳的自我介绍。

“各位领导,这是我们烛光实验室研发的新型电推进系统推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