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报喜

王金花好歹劝着,把儿子弄回了西屋去,让他好好歇着。

然后,母女俩动作飞快的收拾了桌子,在刘氏的骂声中,刷洗了锅碗瓢盆,归拢好一切,逃回西屋。

趁着王金花母女在东屋收拾的工夫,沈国栋则是出门一趟。

顺着江水往下走,找了一处适合的地方,下好挂网。

沈国栋平日里就爱抓鱼摸虾什么的,他会下各种网,还会别鱼亮子。

那挂网是以前沈家长工们用的,破了好几处,王金花见儿子爱摆弄这些,又给织补好了。

等沈国栋忙活完,回到家,王金花母女也收拾妥当,准备睡觉了。

娘仨躺在炕上,王金花苦口婆心的劝儿子,往后不要跟爷奶对着干,这样对他们没好处。

沈国栋最不耐烦听这个,却也不好反驳,只能哼哈答应着。

心里头,却在琢磨着,怎么找个适合的机会,想办法分了家才是正经。

沈国栋忙活一天了,再者他才十八,这个年纪最是爱犯困的时候。

于是,在王金花的唠叨声中,沈国栋很快就睡着了。

这一觉睡的可香了,天亮鸡叫两遍,沈国栋都没听见。

要不是外头突然有人砰砰砰敲大门,沈国栋还能再睡一会儿。

“谁啊,这一大早晨就在外面砸门?”

听见动静,沈国栋一骨碌爬起来,披上衣服就往外走。

此时,早就起来,在东屋生火准备做饭的王金花,也从屋里出来了。

娘俩一前一后来到大门口,往外头一看,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沈家二闺女沈秀芹的男人,张春明。

“是春明啊,咋这个时候过来了?是秀芹生了么?闺女还是小子?”

王金花一看门外站着的人,赶忙就把门敞开,将来人让到院里,关切的问道。

然而张春明却是阴沉着一张脸,见了王金花连声娘都没叫,只哼了句。

“生了,生个丫头片子,我娘叫我赶紧来报喜。”

闻言,王金花脸上的笑容瞬间就淡了下来。

她嫁到沈家,连着生了俩闺女,自然明白丫头片子不招人待见。

王金花心中酸楚,二闺女这命也太不好了,第一胎生个丫头,往后在张家的日子,怕是要难啊。

“姑爷,是我们家秀芹不争气,头胎没能生个小子。

这先开花后结果,也是常形,你看我这不是也先生了丫头,后来才生了国栋么?指不定下一个就是小子了。”

王金花瞅着姑爷的脸色不好看,忙小心翼翼的解释。

张春明哼了一声儿,没接话。

旁边的沈国栋见此情形,深吸了口气,压住心头火气。

“姐夫,我二姐刚生下孩子,肯定需要人照顾。

张大娘可能是忙不开,这样吧,回头我让三妹妹过去伺候我姐月子,行么?”

别看沈国栋敢跟沈家那俩老的顶着来,给俩人气的冒火狼烟。

但是面对张春明,不管张春明的态度多么差劲,沈国栋都得陪着笑脸,好好说话。

这不是沈国栋窝里横,也不是他怂。

沈国栋这边给姐夫一顿怼,倒是解气了,可张春明回家之后,不得拿沈秀芹撒气啊?

沈秀芹刚生了孩子,正是身体最虚弱的时候,不能给她添麻烦。

一切事情,都等着沈秀芹坐完了月子再说,眼下,不着急。

果然,听见沈国栋这么说,张春明的脸色好了很多。

“哎呀,那多不好,太麻烦三妹了。”

“不麻烦,不麻烦,自家姐妹,就应该互相帮衬照顾着。

姐夫,你这吃早饭了没有?要不然留下吃口饭吧。”沈国栋面带微笑的跟张春明寒暄。

“不用不用,我这就回去了,你姐还在家不知道啥样儿呢。

她昨天晚上十点来钟发动的,三点生的孩子,我这怕你们担心,所以天一亮就来报喜了。

那啥,我这就回去了,你们先忙着吧。”

这年月,家家户户都难,都吃不饱,一顿饭可不是小事情。

张春明特地赶着一大早就过来报喜,也是不想让沈家人为难。

所以,张春明连屋都没进,跟王金花和沈国栋聊了两句,便借口回去照顾沈秀芹,转身走了。

沈国栋跟着送出大门外,眼见着张春明走远了,这才转身进院,打算进屋拿了水桶挑水。

结果一进门,就听见刘氏在那儿叨叨。

“张家派人来报喜,连个鸡蛋都没拿啊?真是抠门儿,规矩都不懂。

也是,二丫头太不争气了,头一胎就生个丫头片子。

人家没把她撵回来都算好的,还拿什么鸡蛋啊?都随了你,不争气的玩意儿。”

“说的就好像人家拿鸡蛋来报喜,你有东西管饭一样。

眼下什么情况你不知道啊?能吃饱饭就不错了,还给你鸡蛋,琢磨啥呢?”

沈国栋迈步进屋,没个好气儿的说道。

“先别说人家,我二姐坐月子,家里给预备啥了?

拿二十个鸡蛋给我,等会儿我和秀芸去看我姐。”

沈国栋一边说,一边朝着刘氏伸手要东西。

沈家没养鸡,人都吃不饱呢,哪还有东西喂鸡啊?

沈国栋这么说,就是故意为难刘氏呢。

果然,刘氏一听就变了脸色,“我上哪儿给你弄鸡蛋去?

就算有也不给,生个丫头片子还想吃鸡蛋,真把自己当娘娘了?”

“那你废什么话?娘,小妹,赶紧做饭。

我先去挑水,吃完饭了,过去看看我二姐。”说完,沈国栋拎着俩水桶走了。

来到江边,沈国栋没着急打水,而是先去了昨晚他下挂网的地方,将网起了出来。

还别说,这一晚的收获不小,网出水的时候特别沉,费了不少劲才拖上来。

随着网出水,网里面被兜住的鱼儿,开始乱蹦起来。

沈国栋一点一点解开网,将里面的鱼抓出来。

村子附近这条江,就是头道松花江,这年月生态环境好,鱼类丰富,捕捞的人也少。

所以沈国栋这一网,属实收获不小。

江鲤鱼、细鳞、鳌花都有,还有些半斤左右的鲫瓜子。

沈国栋把鲫瓜子用柳条穿了起来,这个留着给二姐做汤下奶用。

另外又挑了两条鳌花,同样用柳条穿上,等会儿去张家的时候带着。

鳌花这种鱼比较鲜嫩,清蒸就很好吃。

去亲戚家串门子,不好空着手,多少的带点儿东西,算那么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