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明很好,要是没朱皇帝就更好了!

槐花里,清晨。

陈平安再次被叽叽喳喳乱叫的麻雀叫醒,就看到一个人影从自己身边晃过去,然后在他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将一沓洗干净的衣服放在他床头。

“干儿子,衣服给你洗好啦,胳肢窝和裤裆开线的地方也给你缝好了……”

“还有那个裤衩!”

“你先前的裤衩是自己缝的吧?”

“啊……”

“干娘给你缝了几条,你穿上试试!”

“现在试吗?”

“当然!”

陈平安赶忙抓过一条裤衩,然后钻回被窝里换掉。

还别说,干娘的手艺就是好,比自己缝的破烂强多了!

“谢谢干娘!”

马皇后闻言只是笑吟吟的看着他,然后朝着他的被窝指了指。

“把脏的拿出来呀,干娘一会儿给你洗喽!”

“哦……”

陈平安闻言赶忙从被窝里将裤衩抽出来,马皇后接过裤衩一看,当场噗嗤一声笑出来。

“臭小子,昨晚肯定没干好事,哈哈哈!”

陈平安闻言羞臊的当即用被子盖住头。

太丢人了!

自己刚刚咋就忘了昨天晚上跟刘亦菲在苞米地里玩耍的事了……

马皇后对此倒是见怪不怪,毕竟朱元璋的几十个义子,很多都是他从小带大的。

对于这种半大小子的糗事,她见得太多了。

“干儿子,要不见见咱那个侄女?”

“不是干娘跟你吹呀,咱那侄女长得那叫一个漂亮!”

陈平安听到这话赶忙钻出头。

“免了!”

“干娘,您就别为我的事操心了,我现在还不想婚配!”

马皇后闻言不屑的撇撇嘴,心想跟平保儿、沐英他们小时候一个德行。一听说娶媳妇就说自己还小,可等他们见到美女,一个个立马走不动道了。

“你就别推辞了,这事包在干娘身上,干娘保准给你办的漂漂亮亮!”

马皇后走后,陈平安赶忙从被窝里钻出来,换上干娘给自己带来的干净衣服。

他今天还有好些事要做呢,首先要去地里看看自家庄稼,看看昨天抛洒的稻苗扎没扎下根。然后再去山上看看自家旱田的小麦发芽率如何。最后还得去里正王大叔家,给人家当礼账先生。

然而,当他紧赶慢赶的刷完牙、洗完脸,来到位于村口的稻田地里之时,正好跟老黄头碰了个正着。

“黄大叔?”

“嗯!”

“干儿子,你这地还真种活啦!”

老朱一大早就跑过来看陈平安笑话,在他看来陈平安这种玩闹的种地不可能种的活。然而现实啪啪打脸,人家的稻苗不仅全都活了,并且在稻田地里扎下了根。

相比之下,自己一颗一颗手栽的稻苗,倒有不少浮了起来,飘在水面上懒洋洋的晒太阳。

“当然!”

“黄大叔,你别看咱种的随意,但咱这可是经过科学论证的!”

“论证?”

“你给咱说说这是啥道理!”

“黄大叔,根部本就比头部重。稻苗泡在水中,自然而然根部就会下沉,然后扎入泥土中!”

老朱闻言满脸不信,然后指了指自己那些晒太阳的稻苗。

“咱这些稻苗咋讲?”

“咱可是一颗颗将其栽到水里的,为啥飘起来这么多!”

“这个呀……”

“黄大叔,这就涉及到密度和浮力的问题了。您想想看,您栽稻苗的时候两条腿在水里跋涉,将水都给搅混了。泥水混合物的密度变大,浮力也就大。栽的不够深的稻苗,在水里晃悠晃悠自然就浮起来了……”

“相比之下,我那可都是清水。清水的密度小,浮力也小,稻苗自然而然就扎了下去……”

老朱听得极为专注认真,只是听到最后依然发现自己只是听了个寂寞。

“咱不懂……”

“咱就想看看,到了秋收的时候,你的田地能不能多打粮!”

“多打粮呀……”

陈平安闻言不太自信的摇摇头。

“多打粮不好说,但肯定不会比你家少就是了。”

“要知道,我这块田可是养了三年,而且是调配好酸碱度的好田,哈哈哈!”

老朱听到这话更迷糊了,当即结束这个话题。

“走,咱们去坡上看看,看看你家的麦田咋样了!”

“好呀!”

两人并肩登上坡地,远远望过去,只见陈平安家的麦田上浮现一层绿色。相比之下,老朱家田地上却还灰蒙蒙一片。

“凭啥你家麦子也比我家长得好!”

“黄大叔,我家的麦种是用药水泡过的,不仅防虫防害,还能更早发芽,啦啦啦!”

“这……”

“你真会种地?”

这是萦绕在老朱心里好几天的问题了,从他的角度看,陈平安种地就跟玩似的。不仅犁地、撒种的时候让学生代劳,就连洒水、培土之类的活计也不管不顾,全由一群毛孩子自由发挥。

然而,就是他这样玩闹性质种的地,不仅比自己精心呵护的土地好,甚至比整个槐花里的土地都好!

难道此子真是种地的行家?

陈平安闻言谦虚的摇摇头。

“黄大叔谬赞啦,我哪会种地啊,我就是随便种着玩玩!”

“种着玩玩?”

老朱听到这话只觉得牙花子疼,谁特么种着玩玩能将地种的这样好,比之种了几十年地的老农民还好!

“你……你倒是挺谦虚……”

“话说,这都是你从海外学来的吗?”

陈平安闻言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

“算是吧……”

“还真是海外!”

老朱在心里暗暗盘算,自己片板不得下海的政令是不是错了?

虽说此举是防备倭寇,但为了区区几个倭寇,就让大明错失此等优秀种田之法,是不是损失太大了?

“小子,你是在哪国学的,该国离咱大明远不远?”

陈平安听到这话竟不知该如何回答了,毕竟自己总不能告诉他这是源于几百年的后世之法吧?

“黄大叔,你就别问了,我不想骗你!”

“骗咱?”

“嗯!”

“我跟黄大叔说句实话吧,其实我根本就不是大明人,我从小生活的地方距离大明十万八千里……””

“十万八千里?”

“啧啧,岂不是你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陈平安闻言颇为伤感的点点头。

“是啊!”

“我这辈子都回不去了……”

老朱听到陈平安这样说,心里不知为何突然生出一股心酸、同情之感。

不论他对陈平安有多少怀疑,但陈平安的年龄做不了假。怎么看也就跟朱棣差不多,一个十七八的孩子。

“唉!”

“回不去就回不去吧,留在大明也挺好!”

“嗯……”

“大明很好,要是没朱皇帝就更好了……”

“呃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