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阶段性治疗康复

一 肿瘤患者的手术后康复

1.肿瘤手术后会放置引流管吗

关键词:引流 术后康复

在做完肿瘤手术后,常规需要放置引流管,其主要目的是引流胸膜腔、腹膜腔内的气体和液体。以肺癌术后行胸腔闭式引流为例,放置引流管是为了维持胸膜腔内的负压,使肺组织保持在舒张状态,从而进行正常的呼吸运动,由此预防或治疗胸膜腔的感染。

专家说

进行胸腔闭式引流,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正常呼吸,使胸腔内部呈负压状态。在手术中,胸壁由于被切开而导致胸腔内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放置引流管是为了尽快恢复手术前胸腔内的负压状态,减少大气压对呼吸以及循环的影响。另一方面,手术后的创面会出现渗血和渗液,部分肺组织创面在完全愈合前会漏出一部分气体。放置引流管可以保证这些渗出物和漏出气体被充分排出,从而促进创面愈合与肺组织复张,达到消灭胸腔内空隙、避免手术后胸腔感染、加快术后恢复的目的。

同时,通过观察引流管内引流液的颜色、性状、总量、波动情况等,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术后是否存在持续性肺漏气、出血、乳糜胸等并发症。如果出现,医生可以做到及时处理,不影响术后恢复。

(王少东)

2.肿瘤手术后如何快速康复

关键词:术后  快速康复

为了早日恢复到正常生活状态,在肿瘤手术治疗后,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康复措施,对于肿瘤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

专家说

肿瘤术后应该加强营养并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营养 为了保证手术后伤口的愈合,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可以适当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虾),以及蔬菜、水果,补充人体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促进身体早日恢复。

2.四肢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下床活动,进行四肢的锻炼,保持血流通畅,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3.咳嗽锻炼 尽早锻炼咳嗽能力,鼓励术后多咳嗽。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气道痰液和肺内渗出物的排出,保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肺部感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有效的咳嗽帮助肺组织更好地膨胀,恢复肺功能。正如气球需要不断用力吹气才能变大,肺组织就像气球一样,术后需要通过咳嗽的动作使其膨胀得更快更好。

4.呼吸功能锻炼 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进行肺功能的锻炼,例如练习深呼吸或者使用呼吸功能锻炼器,这样可以促进剩余肺的复张,缓解手术后因为切除部分肺组织导致的呼吸困难。

(王少东)

3.肿瘤手术后伤口需要换药拆线吗

关键词:伤口  换药  拆线

通常情况下,肿瘤手术后的伤口是需要换药和拆线的。

专家说

换药的目的是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果伤口出现感染或者裂开,在换药时可以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一般每隔2~3天换1次药,直至拆线。缝针的目的在于减少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但缝线作为异物,难以被组织吸收,所以在伤口完全愈合后应该及时拆除。当然,近年来出现了可吸收缝线以及一些皮内缝合的方式,使伤口更加美观,也减少了拆线的需求,但为了保证伤口的清洁干燥,术后换药仍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在肿瘤术后10~12天,如果伤口没有感染,就可以顺利拆线。但是对于高龄、肥胖、血糖控制不佳、营养状况不好的患者,手术后的拆线时间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延长。在拆除缝线后,可以用无菌纱布包扎2~3天,以免外界不良刺激导致伤口局部磨损,诱发瘙痒或者疼痛的出现。

(王少东)

4.胸部肿瘤手术后会出现哪些 常见的并发症

关键词:术后  并发症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及时的术后处理,可以极大程度地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或减轻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但肿瘤手术后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并发症。

专家说

肿瘤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以下几大类。

1.呼吸系统并发症 如痰液潴留、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功能不全等。通常是因为手术后伤口疼痛的刺激,导致患者不能进行有效咳嗽,痰液不能及时排出而造成的。

2.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心脏是胸腔内的重要结构,无论哪一侧的肺部肿瘤手术,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心脏产生一定干扰。因此,接受手术的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和房颤)及手术后低血压等问题。

3.伤口相关并发症 如伤口愈合不良、伤口感染,这大多与患者的营养状态相关。

4.其他并发症 这一类并发症一般在术后发生概率比较低,但危险性相对较高,诸如血胸、脓胸、乳糜胸、支气管胸膜瘘、心脑血管意外等。其中,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需要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探查止血。而心脑血管意外则是各类手术中均可能发生的一种并发症,这与麻醉及围手术期机体的应激过程相关,应激状态下身体的各项功能均会受到影响,从而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王少东)

5.肿瘤手术对肺功能有多大的影响

关键词:手术  肺功能

肿瘤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应该根据患者术前的肺功能状态、手术类型等因素来决定,尤其以肺部肿瘤手术为主。

专家说

一般情况下,能够接受手术的患者都会在术前进行肺功能评估,评估合格后再进行手术。所以,在通常情况下,术前肺功能正常的患者,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不大,但术前肺功能受损的患者在术后往往会出现肺功能不全的表现。

肺组织作为人体呼吸的器官,在切除后并不能够再生,因此无论切除范围多少,一旦损失则无法替代。切除范围越大,短期内损失的肺功能越多。所以,进行肺叶切除的患者在术后短时间内往往会出现气短、气促等表现。但是,人体的构造十分精细、复杂,正常人体共有5个肺叶在维持呼吸功能,它们就好比5个气球,可实际上,每个气球都没有吹到最大状态。换句话说,在接受手术后,可能会损失掉气球的某一部分甚至全部,造成短时间内的肺功能损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进行合理的呼吸功能锻炼,剩余的气球就可以吹得更大,从而达到代偿的效果,使肺功能得到有效恢复。

从另一个角度讲,对于一些较大的肿瘤,它们本身因为体积大而占据了正常肺组织的空间,阻碍了肺的正常工作,那么手术切除后非但不会降低肺功能,甚至有可能使肺功能有所改善。

总之,在一般情况下,肺功能会在肺部肿瘤术后出现短暂下降,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后恢复,肺功能可以恢复到术前水平。

(王少东)

6.肺部肿瘤手术后反复咳嗽怎么办

关键词:术后  咳嗽

咳嗽是肺切除术后常见症状之一。根据相关文献研究,肺部手术后急性咳嗽发生率达50%~70%,急性咳嗽控制不佳,会导致部分患者出现慢性咳嗽,其发生率达30%~40%。

专家说

在肺部肿瘤手术后出现咳嗽是很常见的,大多为刺激性干咳,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术后肺部解剖结构改变导致的支气管牵拉刺激有关。术后解剖结构的改变就如同长期有异物刺激气道,会造成气道高反应,导致机体产生保护性机制——咳嗽。肺部肿瘤手术后的慢性咳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手术效果。

目前,对于肺部肿瘤术后持续咳嗽并无标准的治疗方法,主要治疗目的为通过功能锻炼或者药物治疗降低或控制咳嗽的频率,降低其对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提升生活质量。由于导致肺切除术后咳嗽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法不一,因此会造成肺切除术后咳嗽的治疗效果不佳以及反复发作。肺切除术后咳嗽的主要治疗包括病因治疗以及镇咳药治疗。镇咳药治疗可能阻断中枢神经通路或者外周神经通路,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

对于轻度咳嗽,往往不需要特别关注;如果咳嗽较为明显,可以对症口服镇咳、化痰类药物。当然,具体药物可咨询专科医生,如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同时,术后患者应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格外注意,尽量多休息,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减少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肺部肿瘤手术后的咳嗽一般可以慢慢恢复。

(王少东)

7.肿瘤手术后伤口不愈合怎么办

关键词:感染  伤口愈合

肿瘤手术后经过规范护理一般不会出现伤口不愈合的情况,但是仍有个别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会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甚至感染等情况。一旦出现,首先要仔细检查伤口,判断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伤口不愈合,从而采取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专家说

肿瘤手术后伤口不愈合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部分患者较为敏感,伤口内异物或者是线头会引起机体自身的排斥反应,需要立即处理,如小心取出线头并用碘伏消毒。

2.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则极有可能是感染,这个时候应该勤换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药物控制感染。

3.还有一些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这类患者伤口愈合能力比较差,应在控制好血糖水平的基础上适当延长拆线时间。

4.一些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较差,应注意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优质蛋白类食物。

5.还有一些患者体型较胖,在手术后的恢复过程中,其切口周围的脂肪组织坏死,伤口会流出“油”状物,专业上称为“脂肪液化”。这部分患者需要对伤口内液化的脂肪进行充分引流,勤换药,一段时间后伤口可以自然愈合。

总之,当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时,应积极寻找原因,对症处理。

(王少东)

8.肿瘤手术后伤口疼痛怎么办

关键词:术后  伤口疼痛

手术后伤口疼痛困扰着许多患者,疼痛的程度与伤口大小、手术部位等有关,同时也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机体的痛阈越低,心理上高度恐惧的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更高。肿瘤手术后的疼痛是相当明显的,例如肺部肿瘤手术可能损伤或者压迫肋间神经,损伤胸膜,传统的开胸手术更是需要撑开肋骨暴露手术视野,创伤较大,患者术后疼痛比较明显。目前,肿瘤手术多为微创手术,术后疼痛较以往传统开放手术有很大改善,但术后疼痛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专家说

肿瘤术后伤口疼痛属于正常现象,术后切口疼痛的常见机制包括以下几点。

1.神经损伤 大部分术后疼痛源于手术时的神经损伤,手术区域大多有神经分布,神经全部或部分损伤,会导致术后切口疼痛。

2.外周和中枢神经敏感化 术后疼痛主要表现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继发于神经或感觉传导系统损伤的疼痛,其机制包括外周神经敏感化和中枢神经敏感化。

3.炎性反应 手术创伤后组织损伤部位的修复过程会出现炎性反应。

4.药物因素 阿片类药物导致痛觉过敏。痛觉过敏是外周及中枢敏感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可直接参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

肿瘤术后随着伤口的愈合,疼痛一般会逐渐缓解。若是轻微疼痛,则不需要特殊处理,在手术伤口完全愈合后便可自行缓解;若是明显疼痛,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中度以上疼痛可通过肌内注射、静脉输注药物予以缓解;较难忍受的疼痛也可以选择持续静脉给药予以缓解。

健康加油站

建议患者在术后要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定期对伤口进行消毒、换药,以免伤口感染导致疼痛加剧。

(王少东)

9.胸部肿瘤手术后有胸腔积液怎么办

关键词:术后  胸腔积液

胸部肿瘤术后通常会在胸腔内放置一根胸腔引流管,引流术区的渗液及胸腔内气体,让肺更好地复张。根据术后康复情况,在符合拔管标准后拔除引流管。在拔除引流管后,胸腔内仍可能存留少量胸腔积液,可以依靠人体的壁层胸膜自行吸收,无须特殊处理。一般来说,这些少量的胸腔积液会在术后1个月内逐渐被吸收。如果拔管后胸腔积液持续增多,患者出现胸闷、憋气、发热等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以排除胸腔感染、乳糜胸等情况引起的胸腔积液,必要时需要再次进行穿刺引流。

专家说

肿瘤术后出现胸腔积液的原因包括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等,治疗通常需要根据病因决定。如果是肺部感染,则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如果是低蛋白血症,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1.肺部感染 由于胸部肿瘤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可能会导致少量胸腔内的炎性渗出,从而引起胸腔积液。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低蛋白血症 由于肿瘤患者在术后身体较差,可能会出现低蛋白血症,导致血管内的液体渗出到胸膜腔,从而引起少量胸腔积液。患者可以多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乳类、瘦肉或豆类等。患者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药物进行治疗。

(王少东)

10.为什么肿瘤手术后体内会有金属物

关键词:术后  金属影

现在的手术基本上是微创手术,手术中需要一种最为重要的工具——切割缝合器。切割缝合器类似于“订书机”,所使用的缝合钉为金属材质,基本上是钛钉。医生需要在切除的组织两边各订三排缝合钉,钉完以后再用刀切开,这样就不会出血、漏气,或者出现其他问题。

可以说,金属缝合钉在微创手术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突破点,正是因为有了切割缝合器的发明,肿瘤外科才能进行微创手术。肿瘤手术中需要使用内镜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对组织进行切割缝合,缝合器钉仓内使用的是金属缝合钉,故手术后患者体内会存留金属。

专家说

目前,最普遍的缝合钉是选用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包括表面涂层、酸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的纯钛材料、钛合金材料和纯钽材料。金属钛耐腐蚀、永不生锈、组织相容性好,目前使用的纯钛缝合钉在静磁场强度 3.0T以下是安全的,也就是说术后进行1.5T或者3.0T的磁共振检查是安全的,体内留存的缝合钉对身体影响小。

但是,如果金属物周围的软组织在随访过程中有增大迹象,则需要考虑切缘组织增生,有切缘复发风险,应及时到肿瘤外科就诊,进行专业评估。

(王少东)

11.肺部肿瘤手术后,肺部还会再长肿瘤吗

关键词:术后  肿瘤复发

严格来讲,肺部肿瘤手术后仍然有可能再发现肺部结节。需要根据病情状态及CT复查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专家说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一般认为手术切除后就达到了治愈的目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再长结节呢?其实,长结节并不代表一定是肺癌复发了。这就像健康人群体检也可能发现结节一样,术后患者在复查过程中同样也有可能出现新的结节。

肺部作为人体的呼吸器官,必然会吸入各种各样的粉尘、颗粒,这些颗粒沉积在肺泡中就有可能在CT上表现为结节。因此,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术后新长出来的结节仍然有很大可能是良性的,只要密切复查监测,结节不继续发展就不需要过度紧张。

但是,对于中晚期肺癌患者,如果术后复查过程中出现新发的结节,特别是结节在随诊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变化,例如结节变大、数量变多,那么就不能排除是肿瘤复发、转移,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检查,帮助明确诊断。

因此,肺部肿瘤术后再长出结节并不可怕,只需要定期复查,严密监测。对于高度可疑复发的结节,则要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其性质,避免结节进一步增大而影响后期的治疗效果。

(王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