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 企业这样做不合规:企业合规风险经典案例精析
- 张思星
- 838字
- 2025-05-09 15:41:28
近年来,“企业合规”一词越来越热。所谓“合规”,即合乎规定、遵守法律规则之意。对于企业来讲,实现合规的主要目的在于防范各种法律风险,避免遭受行政、刑事等处罚,避免违反监管规则,并避免由此给企业发展带来风险。
对于企业来说,要做到合规,是一件谨慎且复杂的事情。企业合规要求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要符合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规定。这种合规往往体现于企业义务的履行,一般多为强制性义务,即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禁止作出某种行为,如企业不能使用童工;股东不能抽逃出资;一些岗位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才能上岗;等等。一旦企业没有履行相应的义务,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合规”是基本要求。企业合规是企业业务持续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企业有不合规之处,轻者陷入纠纷泥潭,重者则被追以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企业商誉由此而遭受重创,这极其不利于其运营与发展。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一个不合规的操作就可能使企业关停或倒闭。可以说,合规关乎着企业的命运。
为了帮助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到“合规”,我们撰写了《企业这样做不合规:企业合规风险经典案例精析》这本书。本书精炼选取了99个常见的企业和有关市场主体在经营过程中“不合规”的做法,采用案例的形式展开,向读者指出其中的不合规之处,继而分析该不合规将给企业带来的法律后果及其他风险。对于这99个不合规的行为,企业可以通过目录,一目了然,并结合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改正。
本书内容不仅包含对法律法规的解答,还包括实务经验以及利弊的权衡等。同时,本书所选取的“不合规”的事项,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似曾相识,或者正在发生。比如,“因劳动者不想上社保,企业最终没有为其上社保,不合规”“为了方便,多刻一枚公章使用,不合规”“给朋友公司帮忙为其空开发票,不合规”等。这些不合规的事情在企业生产经营的现实中很常见,相信我们一一指出后,一定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应避尽避,更好地做好风险管控,从而规范经营,塑造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