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4.早已准备好的金融合同
- 重生后,她带家人走向辉煌
- 有点呆的阿玥
- 1068字
- 2025-04-17 22:56:02
柳清沫的手指在女儿手背上骤然收紧,翡翠婚戒的棱角几乎嵌入皮肤,却在听见“看懂你们的世界”时突然松垮下来。
她望着女儿腕骨处与自己相同的淡青色血管,突然想起三十年前在剑桥商学院的深夜,自己对着资产负债表掉眼泪,父亲却寄来一卷奶奶在朝鲜战场拍的纪录片——《胶片里硝烟中的微笑》,比任何财务模型都更让她懂得,商业手腕该为何而挥动。
“你奶奶最后一次清醒时,抓着我的手说,”柳清沫声音发颤,指尖抚过女儿手背上的蝴蝶胎记,“‘她说,别让小月亮像我一样,捧着胶片在资本市场碰得头破血流’。”
她突然笑了,眼角的淡纹在晨光里舒展成温柔的弧,“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传承不是替你避开风雨,而是教你如何在风暴中调整镜头。”
江雾凇从西装内袋摸出个皮质笔记本,封皮上的烫金字已经磨损,露出底下隐约的草莓涂鸦——那是江月十岁时偷偷画在父亲账本上的。
翻到夹着银杏叶书签的那页,上面贴着女儿历年校刊的报道复印件,最新一页《胶片里的勋章》边角处,用红笔标注着:“建议结合江氏传媒乡村振兴项目数据。”
“这是上周和伦敦政经的教授视频,”他推了推重新戴上的眼镜,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他们正在研发用区块链技术保护纪录片版权,需要懂新闻叙事的金融人才。”
笔记本滑到江月面前,内页夹着的双学位申请表上,“江月”的签名处早已签好父母的名字,落款日期是她重生前三天。
瓷盘上的司康饼散着最后的热气,江国安不知何时坐在了雕花餐椅上,牛皮烟袋搁在桌角,红绳结正对着孙女发间的阳光。
老人掏出个铁皮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奶奶当年在战地医院记的物资账,泛黄的纸页上,阿拉伯数字旁画着小小的摄像机简笔——那是奶奶独有的记账方式。
“1952年冬,”他粗糙的指尖划过冻墨写成的数字,“你奶奶用三箱盘尼西林换二十卷胶片,账本上记的不是盈亏,是二十个战士的脸。”
老人忽然抬头,浑浊的眼睛映着水晶吊灯的光,“现在的金融报表上,是不是也该让数字长出这样的眼睛?”
柳清沫起身拉开窗帘,晨光瞬间涌满整个餐厅,将墙上那幅被司康饼奶油渍污染过的墙纸照得雪亮。
但江月发现,那道曾经狼狈的痕迹不知何时被修成了金边藤蔓图案,蜿蜒的线条里嵌着细小的胶片齿轮装饰——原来父母早就将她的叛逆,悄悄酿成了时光的勋章。
“下午去公司吧,你总要成长,但是你要记住,爸爸妈妈是你永远的后盾,”
柳清沫从酒柜取出个檀木盒,里面是奶奶留下的钢笔和计算器,“星芒传媒的纪录片团队正在为经费发愁,你可以试着用金融建模算算,怎样让他们的镜头覆盖更多偏远地区。”
她忽然轻笑,指尖掠过女儿发梢,“顺便看看你爸爸在会议室装的胶片墙,每一格都贴着你从小到大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