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典重光·珍版海外中医古籍善本:藎齋醫要(校點本)
- (明)陈谏撰 张志斌校点
- 6730字
- 2025-04-29 20:05:06
圖説
《醫要》有圖之集,亦只取其便覽耳。蓋圖之所載,首以歲運,繼以經脉,二者固先賢成論攸寓也。若泛而觀之,則初學有莫知其所謂者,今皆條分縷析而界之以圖,則一舉目之間,可以因圖類悟而若睹黑白矣。况茲實爲醫家至要,人欲識取病機,未有能舍之者也。故仲景云:治病不知歲運,如涉海問津;不知經脉,如觸途冥行。是知歲運、經脉固爲醫家之要,而若圖又所以爲便覽之要也。人能因其便覽之要,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則醫家之要,亦思過半矣。予故敘其圖于下,更類分爲二卷云。
司天在泉圖

图3 司天在泉圖
注:此按古圖方位,提請讀者注意,當從右往左看。此後各圖均如此,不另注。
經云:先立其年,以明其氣,是知司天在泉,上見下臨,爲其始也。如子午卯酉,陰陽互换,六氣在其中矣。勝復之理、補瀉之法,可從而推之。
訣曰:子午少陰君火天,陽明燥金應在泉。丑未太陰濕土上,太陽寒水兩連綿。
寅申少陽相火旺,厥陰風木地中聯1。卯酉卻與子午倒,辰戌巳亥亦皆然。
1 聯:原作“聮”。同“聯”,據改。
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图4 五運六氣樞要之圖
同天符同歲會之圖

图5 同天符同歲會之圖
勝復之圖

图6 勝復之圖
五運六氣總論 集《内經》
天分五氣,地列五行,上經于列宿,下合于方隅。故丹天之氣,經于牛、女、奎、壁,臨于戊癸之位,故戊癸爲火運;黅天之氣,經于心、尾、角、軫,臨于甲己之位,故甲己歲爲土運;素天之氣,經于亢、氐、畢、昴,臨于乙庚之位,故乙庚歲爲金運;玄天之氣,經于張、翼、婁、胃,臨于丙辛之位,故丙辛歲爲水運;蒼天之氣,經于危、室、柳、鬼,臨于丁壬之位,故丁壬歲爲木運。此五運所經二十八宿與十二支位,以紀五天之氣而立乎,金、木、水、火、土五運以應之。然運有五,氣有六,以君火、相火之化也。六氣之化者,謂寒、暑、燥、濕、風、火也,乃天之六氣,然後三陰三陽上奉之。然六氣曰主曰客,司天在泉,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爲主者,雖千載亦不易;爲客者,六歲復會。
何謂主?自斗建丑,正至卯之中,則是大寒至驚蟄之末,六十日有奇,厥陰木爲風化用事,風氣流行,陽氣發動,萬物發生,以應春,此初氣主也。自斗建卯,正1至巳之中,則是春分至立夏之末六十日有奇,少陰君火爲熱化用事,暄淑乃行,君德之象,不司炎暑,以應夏,此二氣主也。自斗建巳,正至未之中,則是小滿至小暑之末,六十日有奇,少陽相火暑化用事,司天之位,炎暑乃行,以應長夏,此三氣主也。自斗建未,正至酉之中,則是大暑至白露之末,六十日有奇,太陰土濕化用事,雲雨乃行,此四氣主也。自斗建酉,至亥之中,則是秋分至立冬之末,六十日有奇,陽明金燥化用事,清涼乃行,此五氣主也。自斗建亥,正至丑之中,則是小雪至小寒之末,六十日有奇,太陽水寒化用事,在泉之位,嚴凝乃行,終氣主也。
1 正:原無。據上下文義補。
曆法五日爲候,三候爲氣,六氣爲時,一歲二十四氣,七百二十氣爲三十年,一千四百四十氣爲六十年,太過、不及,斯可見矣。且《經》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一步凡六十日有奇,六六三百六十日,春溫、夏熱、秋涼、冬寒,以成一歲之令。千載而一則,此主氣之常也。故曰:地氣靜而守位。
何謂客?子午之歲,少陰司天;丑未之歲,太陰司天;寅申之歲,少陽司天;卯酉之歲,陽明司天;辰戌之歲,太陽司天;巳亥之歲,厥陰司天。以客加主而推其變,故曰天氣動而不息。其六氣之原則同,六氣之緒則異,何也?蓋天之氣始于少陰而終于厥陰,地之氣始于厥陰而終于太陽。是故當其時而行,變之常也;非其時而行,變之災也。故《月令》有所謂春行夏、秋、冬之令,冬行春、夏、秋之令,此客加主之變也。故有德化政令之常,有暴風、疾雨、迅雷、飄雷1之變。冬有燥石之熱,夏有淒風之清,此無他,天地之氣勝復鬱發之致也。是説也,五氣麗乎太過不及之徵也。
1 雷:此字疑誤。《古今醫統大全》卷五《論主氣》云:“有暴風疾雨迅雷飄電之變”,供參考。
又有所謂平氣者,故有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一天符,凡五者,所謂敷和升明備化審平靜順之紀。何謂天符?如木運上見厥陰,運與司天合也。何謂歲會?如木運臨寅卯、火運臨巳午,運與年辰合也。何謂太一天符?火運上見少陰,年辰臨午之類。至于同天符、同歲會,以太過下加而然。如木運太過,下加厥陰,曰同天符;火運不及,下加少陰、少陽之類,曰同歲會。《素問·六微旨大2論》曰:天符爲執法,歲位爲行令,太一天符爲貴人。邪之中執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貴人者,其病暴而死。惟有歲氣之平,天地之氣得其中,則民無災變。然災變之異,固自前五者而然。又有所謂勝復而致變者,如木運不及則金勝,火爲木之子,復能勝金,則肺反受邪;土運不及則木勝,金爲土之子,復能勝木,則肝反受邪。如是之類,是謂勝復之作,子爲母復仇也。
2 大:原脱。據《素問·六微旨大論篇》補。
何謂化氣?如甲己化土,以甲己起丙寅,數至戊辰,辰爲龍,龍有變化之象,戊爲土,故甲己化土。餘倣此。何謂正化、對化?玄珠曰:六氣分正化、對化,厥陰正司于亥,對化于巳;少陰正司于午,對化于子;太陰正司于未,對化于丑;少陽正司于寅,對化于申;陽明正司于酉,對化于卯;太陽正司于戌,對化于辰。正司化令之實,對司化令之虚。爲醫之道,須明運氣,運氣之旨,有太過,有不及,有陰陽相乘,有勝有復。若夫脉與氣應則平,故曰: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然有未至而至、至而不至,難以一言括,在乎參之而已。
是書也,蓋本《素問》《靈樞》及《運氣論奧圖説》,後以平程氏括例類編歸一,擴而充之,增入精微指要,至于勝復論,新詳注解備載。逐日司天加臨民病,一遵仲景方法治之。茲特論其大略云。
運氣起例歌
五運歌
甲己土運乙庚金,丁壬木運盡成林。
丙辛水運分清濁,戊癸南方火焰侵。
六氣歌
子午君火是少陰,丑未濕土太陰臨。
寅申少陽相火位,卯酉陽明屬燥金。
巳亥厥陰風木是,辰戊太陽寒水侵。
天地六氣自然數,支上排輪仔細尋。
逐年五運歌
大寒木運始行初,清明前三火運居。
芒種後三土運是,立秋後六金運推。
立冬後九水運伏,周而復始萬年如。
逐年六氣歌
大寒厥陰氣之初,春分君火二之隅。
小滿少陽分三氣,太陰大暑四相呼。
秋分陽明五之位,太陽小雪六之餘。
逐年主氣歌
初氣逐年木主先,二君三相火排連。
四來是土常爲主,五氣金星六水天。
逐年客氣歌
每年退二是客鄉,上臨實數下臨方。
初中六氣排輪取,主客興衰定弱強。
五運受病起例歌
甲己化土未爲期,乙庚金運酉中知。
丙辛水運從子上,丁壬木運卯中隨。
戊癸火運元居午,五運皆同旺處推。
丑命生人子日病,順數見午少陰居。
右具運氣起例歌七。
運氣加臨棺墓手經指掌圖

圖7 運氣加臨棺墓手經指掌圖
運氣加臨棺墓足經指掌圖

圖8 運氣加臨棺墓足經指掌圖
棺墓名例
甲己墓土,乙庚屍金,丙辛命水,丁壬棺木,戊癸氣火。
二1木棺中無氣,木火棺中有氣,木土棺臨墓上,木金屍臨棺下,木水棺命相生。
1 二:原作“一”。據下文文義改。
二火二氣和同,火木氣棺相得,火土氣墓無刑,火金屍氣相刑,火水氣前逢命。
二土兩墓相重,土木墓臨棺上,土火氣墓相得,土金屍臨墓下,土水墓命相刑。
二金二屍相得,金木屍臨棺上,金火屍中有氣,金土屍臨墓土,金水屍中有命。
二水兩命和同,水木棺命相生,水火命前逢氣,水土命墓相刑,水金命屍相生。
棺墓總例歌
木土棺臨墓上知,屍臨墓下土金歸。
二木棺中無氣止,金水屍中有命隨。
火水氣前逢命者,金火屍中有氣微。
木火棺中生有氣,屍臨棺下木金危。
水火命前逢氣可,土木逢之不可推。
墓臨棺上多應死,屍臨棺下救時遲。
金土屍來臨墓上,病人危困不須疑。
屍向棺頭金木位,患家猶自好求醫。
五虎元建歌
甲己日干起丙寅,乙庚之日戊寅真。
丙辛卻從庚上數,丁壬壬字順行程。
戊癸元知尋甲起,五虎建元貫古今。
棺墓起例訣
假如辰年生人,甲子日得病,子日陽支,從前第三位寅上,加年命辰字,順數至司天子上見寅,寅系足少陽火,將此火爲用,又以五虎元建甲日起丙寅,亦順數至子上見丙,丙化水,火爲氣,水爲命,此乃有氣有命,其人雖病不死。又如亥年生人,癸醜日得病,醜日陰支,從前第五位已上,加年命亥字,順數至司天醜上見未,未系乎太陰土,將此土爲用,又以癸日起甲寅,亦順數至醜上見乙,乙化爲金,土爲墓,金爲屍,是爲屍臨墓下,其人得病,必至于死也。
五運時行民病脉病圖
五運六氣,乃天地陰陽運行升降常道也。天有六氣,人以三陰三陽而上奉之;地有五行,人以五臟五府而下應之。五運流行,則有太過不及;六氣升降,則有逆從勝復。凡不合于德化政令者,則有災眚,皆隨人藏氣爲病,謂之時氣,與感冒、中傷、天行疫沴不同。前聖知天地有餘不足,違戾之氣,民病所感,各以五味所勝調和,以平爲期。
丁壬歲氣木化圖
六丁 天時,歲氣。燥氣乃行,生氣不政,涼雨時至,風雪并興,草木晚榮,物秀而實。
歲木不及 地氣,民病。肝木受邪,病則胠脅滿、小腹痛、腸鳴涌泄;肺金勝肝木,火爲木子,來復尅金,反寒濕、瘡瘍癰腫、咳血。
六壬 天時,歲氣。風氣流行,生氣淳化,萬物以榮,其變震拉摧拔。
歲木太過 地氣,民病。脾土受邪,病飧泄、食減、體重、腸鳴腹痛、脅滿;肝木尅脾土,金爲土子,來復能勝木,反脅痛而吐甚,衝陽者,死。
戊癸歲氣火化圖
六戊 天時,歲氣。陰氣内化,其變則炎烈沸騰。
歲火太過 地氣,民病。肺金受邪,發瘧、少氣喘咳、血溢泄瀉、胸脅滿、身熱、背膂骨痛;心火尅肺金,水爲金子,來復能勝火,反任妄咳血、泄瀉,甚則太淵绝,死。
六癸 天時,歲氣。寒乃盛行,火令不政,物生不長,陽氣屈伏,蟄蟲早藏。
歲火不及 地氣,民病。心火受1邪,胸脅肩背痛、鬱冒暴瘖、臂痛;腎水勝心火,土爲火子,來復能尅腎,反寒中泄注、腹痛攣痹。
1 受:原誤作“大”。據《素問·氣交變大論篇》改。
甲己歲氣土化圖
六甲 天時,歲氣。雨濕流行,至陰内實,物化充成,其變震驚飄驟崩潰。
歲土太過 地氣,民病。腎水受尅,腹脹清厥,體重,甚則中滿、足痿脚痛、四肢不舉;脾土尅腎水,木爲水子,來復尅土,反溏泄,甚則太溪绝者,死。
六己 天時,歲氣。風寒大作,雨乃愆期,草木秀而不實。
歲土不及 地氣,民病。脾土受邪,飧泄霍亂、體重腹痛、肌骨瞤酸;肝木2克脾土,金爲土子,來復尅木,反胸脅暴痛,下引小腹。
2 木:原誤作“土”,據《素問·氣交變大論篇》改。
乙庚歲氣金化圖
六乙 天時,歲氣。炎火3盛行,生氣乃用,燥石流金。
3 火:原脱。據《素問·氣交變大論篇》補。
歲金不及 地氣,民病。肺金受邪,背肩膂重、鼽血、血便注下;心火尅肺金,水爲金子,來復能勝火,反心胸頂痛、發熱口瘡。
六庚 天時,歲氣。燥行,天氣潔,池氣明,湯氣隨陰,肅殺凋零。
歲金太過 地氣,民病。肝木受邪,腹脅痛引小腹、目赤身重、耳聾,甚則喘逆、肩背足脉痛;肺金尅肝木,火爲木子,復尅金,反心痛、胸脅痛、咳逆,太衝绝,死。
丙辛歲氣水化圖
六丙 天時,歲氣。天地寒凝,其變冰霜雪雹。
歲水太過 地氣,民病。心火受邪,熱燥陰厥,甚則腹脹、脛腫、喘咳;腎水尅火,脾爲火子,來復尅水,反溏泄,甚則神門绝者,死。
六辛 天時,歲氣。水泉減,草木茂。
歲水不及 地氣,民病。腎水受邪,腫重泄瀉、腰膝痛、陰厥肘腫、腎氣不行;脾土尅水,木爲水子,來復尅土,反面色時變、筋肉瞤瘈、心膈痛。
六氣時行民病脉病圖
夫陰陽升降,在天在泉,上下有位,左右有紀,地理之應,標本不同。氣應異象,逆順變生,太過不及,悉能病人,皆天氣運動之所爲也。但推之曆日,依節交氣,此乃地之陰陽靜而守位者,常爲每歲之主氣,曰地氣,又曰本氣。其寒、暑、燥、濕、風、火者,六氣之常紀也。氣應之不同者,又有天之陰陽動而不息者,輪行而居主氣之上,曰天氣,又曰客氣,乃行歲中天命。其所至,則又有寒、暑、燥、濕、風、火之化。主氣則只奉客之天命,客勝則從,主勝則逆,二者有勝而無復矣。今先次地理本氣,然後以天氣加臨爲標,隨氣主治,則悉見病源矣。後具地理本氣圖一、天氣本氣圖六。
本氣圖
大寒至春分 厥陰風木爲一主氣,風氣流行,萬物發生。
春分至小滿 少陰君火爲二主氣,君德之象,不司炎暑。
小暑至大暑 少陰相火爲三主氣,暑化用事,炎暑乃行。
大暑至秋分 太陰濕土爲四主氣,濕化用事,雲雨濕。
秋分至小雪 陽明燥金爲五主氣,燥化用事,清涼乃行。
小雪至大寒 太陽寒水爲六主氣,寒化用事,嚴凝乃行。
凡一氣所管,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上以天之六氣臨御,觀其逆從,以藥調和,使上下合德,無相奪倫,此天地之紀綱、變化之淵源,不可不深明之。蓋天氣始于少陰,終于厥陰。《經》曰:少陰所謂標,厥陰所謂終也。地氣始于厥陰,終于太陽。《經》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者,其緒是也。所謂六氣之原則同,六氣之緒則異。不同之緒,乃天真、坤元二氣相因而成也。
辰戌歲氣寒化圖
太陽司天
初氣 少陽火加厥陰木 天時:氣早暖,瘟疫至。民病:身熱頭疼,嘔吐,肌奏瘡瘍。
二氣 陽明金加少陰火 天時:天涼,及至火氣遂抑。民病:氣鬱,中滿,風腫。
三氣 太陽水加少陽火 天時:寒熱不時,熱爭,冰雹。民病:癰疽注下,心悶吐利。
四氣 厥陰木加太陰土 天時:風濕交爭,風雨摧拔。民病:大熱,足痿,赤白成癰。
五氣 少陰火加陽明金 天時:濕熱而寒,客行主令。民病:血熱妄行,肺氣癰。
太陰在泉
終氣 太陰土加太陽水 天時:濕令行,凝1陰寒雪冷。民病:孕死、脾濕肺肚腎衰2。
1 凝:原作“疑”,據《素問·六元正氣大論篇》改。
2 肺肚腎衰:《仁齋直指方》卷三《運氣證治》作“肺脹肝衰”,供參考。
治用 甘溫以平水,酸苦以補火,抑其運氣,扶其不勝。
卯酉歲氣燥化圖
陽明司天
初氣 太陰土加厥陰木 天時:陰凝氣肅,水乃冰寒。民病:熱脹浮腫、嘔吐、小便赤淋。
二氣 少陽火加少陰火 天時:涼風間發,大熱早行。民病:疫病大至,善暴死。
三氣 陽明金加少陽火 天時:燥熱交合,涼風間發。民病:上逆下冷,瘧利心悶。
四氣 太陽水加太陰土 天時:早秋寒雨寒物。民病:暴僕妄言,心痛,瘧痿,便血。
五氣 厥陰木加陽明金 天時:春令反行,草木盛生。民病:氣和熱行,面浮上壅。
太陰在泉
終氣 少陰火加太陽水 天時:氣候反溫,蟄蟲出。民病:大3邪溫毒,季春發疫。
3 大:《素問·六元正氣大論篇》作“伏”。
治用 鹹寒以抑火,辛苦以助金,汗之、清之、散之,安其運氣。
寅申歲氣火化圖
少陽司天
初氣 少陰火加厥陰木 天時:熱風傷人,時氣流行。民病:血溢,目赤,血崩,脅滿。
二氣 太陰土加少陰火 天時:時雨至,火反鬱。民病:熱鬱,咳逆,嘔吐,頭疼。
三氣 少陽火加少陽火 天時:暴熱,濕化大旱。民病:聾瞑、血溢、喉痹、目赤。
四氣 陽明金加太陰土 天時:涼風至,炎暑未去。民病:身重中滿、脾寒泄瀉。
五氣 太陽水加陽明金 天時:陽去寒來,雨降木凋。民病:骨痿、目赤痛。
厥陰在泉
終氣 厥陰木加太陽水 天時:地氣正寒,雨生鱗蟲。民病:關節不禁,心痛。
治法1 鹹寒平其上,辛溫治其内,酸滲之、泄之、漬之、發之。
1 法:據上下文,此字當作“用”。
丑未歲氣溫化圖
太陰司天
初氣 厥陰木加厥陰木 天時:大風發榮。民病:血溢,筋強,關節不利,身重筋痛。
二氣 少陰火加少陰火 天時:大火行令,濕相搏,瘟疫盛行。民病:遠近感若。
三氣 太陰土加少陽火 天時:雷雨電,地氣騰,濕氣降。民病:身重,胕腫,胸滿。
四氣 少陽火加太陰土 天時:炎熱沸騰,濕化不流。民病:腠理熱,血溢,瘧脹,浮腫。
五氣 陽明金加陽明金 天時:大涼,霜早降,寒及體。民病:皮膚寒。
太陽在泉
終氣 太陽水加太陽水 天時:大寒凝冽。民病:關節禁固、腰脽痛。
治用 酸以平其上,以苦燥之,溫之,甚則發泄之。
子午歲氣熱化圖
少陰司天
初氣 太陽水加厥陰木 天時:寒風切冷,霜雪水冰。民病:關節禁固,腰痛,瘡瘍。
二氣 厥陰木加少陰火 天時:風雨時寒。民病:淋,氣鬱于上而熱,令人目赤。
三氣 少陰火加少陽火 天時:大火行,熱氣生。民病:淋,氣鬱于上而熱,令人目赤。
四氣 太陰土加太陰土 天時:大雨時行,寒熱互至。民病:寒熱,嗌乾黃癉,鼽衄飲發1。
1 熱互……飲發:凡十五字原脱。此處原文文義中斷,據《素問·六元正氣大論篇》補出。
五氣 少陽火加陽明金 天時:溫氣乃至,初冬尤暖。民病:康安,伏邪,于春爲瘧。
陽明在泉
終氣 陽明金加太陽水 天時:燥寒勁切,火尚恣毒,寒暴至。民病:上腫、咳喘、血逆。
治用 鹹以平其上,苦熱以治其内,鹹以耎之,苦以發之,酸以收之。
巳亥歲氣風化圖
厥陰司天
初氣 陽明金加厥陰木 天時: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居右脅,氣滯腎虚。
二氣 太陽水加少陰火 天時:寒不去,霜雪冰,殺氣施化。民病:熱中,氣血不升降。
三氣 厥陰木加少陽火 天時:風雨大作,雨生羽蟲。民病:淚出,耳鳴,掉眩。
四氣 少陰火加太陰土 天時:熱氣反用,暴雨溽濕。民病:心受邪,黃疸,胕腫。
五氣 太陰土加陽明金 天時:燥濕更勝,風雨乃行。民病:寒氣及體,風濕爲瘧。
少陽在泉
終氣 少陽火加太陽水 天時:畏火司令,陽乃火化。民病:瘟癘,心腎相制。
治用 辛涼平其上,鹹寒調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