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下蛋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

孙航直接抱起这只大公鸡,然后一边演示,一边跟魏武这边开始解释道: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实际上简单的说,它就是一个炮管的稳定平台。”

“不过我们当前的平台以机械结构为主,性能实际上远远无法满足未来的战场的。”

坦克战车不止静止的时候开火。

大多时候战车都是行进中随时准备攻击敌人。

炮管在整个战车前进的时候,会受到履带传递上来的颠簸而跟着抖动。

因为如果炮管一旦震动的话,在行进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办法瞄准敌方的战车。

就跟当舔狗鼓起勇气给女神打电话,发现对方声音里有固定频率颤音,除了默默放下电话还能怎样。

最多加一句多喝热水……

不过1993年那个时代的稳像式火控瞄准系统,大部分都是机械构造。

虽然结构简单,不过对于炮管的稳定处理,实际上精度非常低。

西方国家用的上反稳像系统,精度稍微高一点,不过也是有限。

孙航打算重新设计一款2025年跟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充分结合的精度更高的火控瞄准系统。

“这套火控稳定系统最核心的就是运动检测算法……”

一边说着,孙航抱着那只大公鸡开始在空中左右荡秋千一样的晃荡。

随着孙航晃动,带着头戴式手电筒的大公鸡。

不管它的身体被孙航抱着怎样移动,大公鸡的脖子和头始终固定在空中的一个位置。

孙航前后左右晃动之后,大公鸡的头就仿佛是被一根线拎在空中一般,从来就没有晃动过。

紧接着孙航还抱着大公鸡的身体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圈。

可不管孙航如何画圆圈,大公鸡的脑袋始终都是定格在圆心的位置。

手电筒的位置也是一直照向前方的固定地点的位置。

可以说大公鸡的这个头就是一个生物仿生非常高精度的火控稳定系统。

不管地面如何颠簸,不管大公鸡的身体如何前后摆动,大公鸡的眼睛一直可以盯着前方的虫子或者食物,随时准备下口。

“如今我们的世界进入到半导体芯片突飞猛进的时代,国外有个摩尔的专家说过,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孙航重生过来,可是知道从90年代到后来的2000年之后,集成电路和半导体将会飞速发展.

然后就会进入算法为王的时代:

谁掌握了算法,谁就掌握了这个世界的财富密码。

就比如说淘宝有它的推荐算法。

你在网页上浏览,只是多看了两眼相关的信息,很快百度就可以根据它的算法给你推荐各种各样的商品。

所谓的大数据,它的内核实际上就是算法。

而孙航刚刚拿到的运动检测算法,就是专门为战车的火控稳定系统量身打造的这么一类算法。

魏武看着孙航抱着那只大公鸡,不管他如何活动大公鸡的身体,大公鸡的头始终定格在空中某个点上。

这让魏武目光一亮。

孙航这边还在接着解释道:

“除了火控瞄准系统的运动检测算法,我这边预计还要增加激光测距仪和弹道计算机。

激光测距仪用来计算我们的坦克战车和敌人的战车之间的距离,可以极大地提升首发命中率。

弹道计算机不但要自动计算射击诸元,而且还要计算风速、弹药类型、炮管磨损率等等,确保炮弹精准命中敌方战车。”

“另外弹道计算机还要加装横风传感器和炮口校准装置,进一步减少环境干扰。”

“而在夜间战车行驶或者是在沙漠等地区,人类肉眼可视距离不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热成像仪,加装了热成像仪之后,探测的距离可以超过2千米。”

听到孙航说的特点,魏武顿时目光一亮,不过他很好地将心里的兴奋掩饰了下去。

吹的天花乱坠,真正落地一塌糊涂的项目,魏武也是见过许多。

90年代是骗子横行年代.

此时任凭孙航空口白牙地说,最后拿出来的东西却没有办法放到坦克战车上。

那么回去他也会被领导直接批评。

毕竟孙航能够开发出战车集群通信系统,可不代表着孙航就能够搞定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的火控稳定系统。

两者的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孙航自然知道魏武担心什么。

当下他直接就是跟魏武代表的北方工业拟定了一个合作协议。

协议的内容很简单:

孙航这边缝纫机工厂开发一套集成电路性价比款的战车集群通信系统。

同时孙航这边开发一套先进的战车火控稳定系统。

协议当中将孙航刚刚说的指标写得清清楚楚,如果真的能够达到孙航所说的这样的指标和性能,那么未来北方工业将会以50万每套购买孙航缝纫机厂的软件授权。

也就是说一台战车,就要额外给孙航50万软件费用。

90年代初接受军方的订单,需要各种资质,还没有那么严格。

孙航知道,只要他设计的产品技术足够好,那么这些资质都不是问题,魏武和郑山两人就会帮他搞定。

半个小时之后,刚刚还在充当演示员的那只大公鸡,便出现在一口大铁锅里面。

孙航和胡青和,还有魏武、郑山四个人,吃的是满口流油。

虽然93年已经买东西不用各种票了,不过这农村大爷养的走地鸡,在30年后,你花多少钱都吃不到。

这个时候的农产品,那可真的是吃草地里的蚂蚱长大的。

这家饭店大厨做的菜,也没有添加任何添加剂,味道吃得几个人啧啧赞叹。

中午酒足饭饱之后,孙航便开着他的昌河车和胡青和一起到航城市中心的几个卖场赶了过去。

大时代那边,传呼台基站成功销售之后,有了大时代这个标杆客户,国内其他的民营传呼台很多运营商也找到了他们。

孙航他们的传呼台基站在国内的价格,大概只卖到了摩托罗拉或者是诺基亚的一半,甚至于一些小地方可以做到1/3。

全国民营传呼台在2000年的时候达到2000家,基本上每年都是以300家的速度增长的。

这些民营传呼台基本上都要建设自己的基站。

就比如说,他们想要覆盖深圳的区域,孙航大概估算过,就需要40台基站。

而这些传呼台,他们的基站至少要覆盖到一线城市。

这么一套算下来,基本上他们说要投放和购买的传呼台基站就将近300个基站建设点。

根据规模大小,孙航打算传呼台的出货价格在2万到3万元之间。

所以基本上每个民营的传呼台运营商,孙航的订单价格都可以保证在500万元以上。

孙航只要每年能够拿下10个传呼台,基本上就是5000万元的订单。

民营传呼台那边的设备销售如火如荼,孙航这边也必须要尽快开始销售汉字显示传呼机,这一块也是营收的大头。

1993年大部分传呼机都是在一些电脑城或者是百货商场1楼的一些柜台销售。

不过当孙航连跑了几个电子城和百货的柜台,却纷纷吃了闭门羹。

基本上说法都是,杭城商会那边已经下了命令,他们这些负责销售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店铺不能与孙航他们的缝纫机厂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