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开不算开

嬴政笑着接过酒鐏一饮而尽。

“吃吧。”

将阖闻声倒也没推辞,又给父王满上以后直接开吃。

都已经坐下了,推来让去没有意义,只会让人厌烦。

而且,也确实饿了。

肉是鹿肉,将阖认得出来,至于烹饪方式无非就是简单的炙烤。

烤的可谓是外焦里嫩,但可惜味道也就那样,毕竟这个时代的调味料实在匮乏的很,别说辣椒了,张骞出使西域之前连花椒都没得。

简单的蘸了一些盐,吃了两口觉得有些腻,将阖又喝了一杯酪浆解腻。

将阖慢条斯理的吃着,嬴政则打量着面前小小的将阖。

说实话,对将阖这孩子,嬴政的记忆可谓是少之又少。大部分画面都停留在几年之前,近两年可谓是完全没有关注。

眼下认真打量着这个孩子,却发现这孩子也是长的唇红齿白,眉目之间隐约和自己有几分相似,又有几分先王神态,身姿挺拔瘦长,身高看起来比同龄的胡亥高了许多,因此也显得瘦巴巴的。

嬴政一边喝着杯中的酪浆一边注视着进食状态的将阖,良久才开口道:“奏疏是你写的?”

“嗯。不过太史令帮我润色过许多。”将阖点了点头回答过后继续开吃。

“为何想着上疏?”嬴政继续开口问道。

“更易尊号之事传的沸沸扬扬,学室之内诸生博士都多有议论,争来争去无非就是那几个字眼,我觉得都不妥当,也没什么变通,父王一统天下,荡平乱世,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不如各纳一字,兼并之。”将阖想了想开口回答道。

“皇帝这样的尊号可是亘古未有。”嬴政笑了一下继续开口说道。

“既成前无古人之功,如何不能开天下之先河?”将阖答道。

嬴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赞赏复又开口问道:“看过五蠹?”

始皇帝可是记得很清楚,这封奏疏的核心是《五蠹》的前人不可效法。

“看过。”将阖点了点头。

这倒不是吹牛逼,他真看过,太史令胡毋敬不喜欢法学知识,实际上将阖最开始的奏疏情绪输出十分激烈,法学意味浓厚,只不过经过胡毋敬删改以后才温和了许多。

“你这个年纪,学室尚未传授《五蠹》吧?你从何处看的?”嬴政皱了皱眉头开口问道。

“特意找让母亲为我寻找的。”将阖回答道。

“为何会想读五蠹?”嬴政又开口问道。

直至此刻,将阖进食的动作才停了下来。

大秦公子的培养自有体制,识字明理以后,通常都是先学律法,再学习《五蠹》这些法家巨著,当然,再此中间诸子百家的著作也会涉猎,主要是看负责教授的老师愿意教哪些。除了秦律以及必要的蒙学书籍和贵族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其他学科都是选修课。

哪怕是法家的巨著也不例外,而像《五蠹》《显学》亦或者《商君书》,都不是他这个年龄能够接触的东西。

这个问题其实很关键,一个九岁的公子,为啥要学《五蠹》?是怎么样的契机接触到了五蠹?

不过这件事情将阖再上奏疏的时侯就想好了,不然也不至于采取《五蠹》的思想内核写奏疏。

“听说父王喜爱韩非,犹以《五蠹》《显学》为最,儿臣心慕,想看看是何等著作能让父皇爱不释手。”

还有什么是比打直球更简单的呢?

毕竟始皇帝对韩非子的推崇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五蠹》《显学》的喜爱更是世人皆知。

这本身就是始皇帝传达出来的政治讯号......

为人臣者,最忌揣摩帝王心思,但是更可怕的是完全不揣摩,政治人物的某些行为其实本质上就是在传递政治讯号,否则始皇帝再怎么喜欢不能关起门来慢慢欣赏?

何必传的人尽皆知?

臣下可以趋附,皇子自然也可以趋附。

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诸公子其他学业水平不好说,但是律法水平都不低,别看胡亥学室成绩不佳,但是私底下却偷偷补习秦律,据说胡姬每天都会强迫胡亥背诵一条秦律。

这方面是将阖的短板,因为自己的母亲芈喜没有这种政治敏感,或者说居住在渭北的芈喜本就心灰意冷,因此将阖现在对法家知识的学习其实不深,仅仅是会背了《五蠹》和《显学》,这还是穿越以后将阖自己临时抱佛脚的。

“不错,可曾通读?”嬴政点了点头开口问道。

“能背《五蠹》《显学》,不过只是囫囵吞枣,不知滋味。”将阖开口说道。

“好一个囫囵吞枣不知滋味。”嬴政闻言愣了一下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成语这个时代并没有,但是意思却简单明了,身为秦王的嬴政自然能够意会其中形容巧妙。

“背一段。”恰到好处的比喻为将阖的聪敏加了几分,让身为老父亲的嬴政升起了几分考校的心思。

“上古之世......”将阖开始背诵起来。

好在穿越以后记忆里惊人,将《五蠹》和《显学》全文背诵不是吹牛逼,将阖那是实实在在下了苦功夫的。

不仅仅是为了投其所好,也是因为韩非子的思想本就是大秦统一后制度建立的基石和理论指导。

要争做二世不是说说而已,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完成课业之外,私底下将阖也没忘了提升自己。

借助对历史的了解确实可以巧妙的为自己制造表现机会,但是能否完成出色的表现,归根结底还要落在平日的真功夫。

始皇帝没喊停,将阖就一直背。

谁知道呢?或许是因为两篇内容太长自己说的太夸张了父王不信?

无所谓,反正自己实打实的都会背了。

将阖也没多想,囫囵的将整篇《五蠹》背了下来。

“《显学》也要背么?”将阖咽了一口唾沫开口问道。

五蠹全篇近五千字,背完也是耗费了不少口水。

“不用了......”嬴政摆了摆手看向将阖,脸上带着笑意。

“不错。”嬴政对将阖发出了表扬。

不说别的,一个九岁的孩子能够在这个年龄背下来一万多字的巨作,别说同龄人了,就是许多成年人都做不到。

要知道,一整篇《五蠹》背下来,可是一字未错。

莫说始皇帝,就是下面默默喝酒的李斯,脸上也带着讶异。

很显然,十几日的苦功和挑灯夜读没有白费,要知道,这可全是将阖牺牲了自己的课外时间才做到的。

加上自己本来的功课,实际上现在的将阖已经通读了三万余字的文章。

放在这个知识仅靠血脉流通,一本残卷就可成为传家之学的时代,仅凭脑子里的知识,也可称一句饱学之士。

当然,除了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穿越以后得记忆力提升。

但是,穿越者嘛。

小开,不算开!

ps:(对于九岁这个年龄段来说这个知识储备已经相当牛逼了,神童不好说,但也是人中龙凤了,但主角的竞争对手其实也就是三个同龄人,了不起加上其他公子小时候的表现。始皇帝的侧目还是很合乎情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