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民勤縣志》

民國《民勤縣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

民勤縣

(“建置志·城郭”,85)縣城。明洪武時,因元季小河灘空城,周圍三里五分,修葺爲衛。成化元年,調集凉永官軍協助本衛軍夫,都指揮馬昭監工,展築西北兩面三里餘,新舊周圍六里二分零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厚二丈有奇,東西南三門,東曰永和、西曰永綏、南曰陽武。後飛沙擁城,嘉靖二十五年,參政張璽申呈都御史楊博築西關以堵飛沙。係土城,都御史侯東萊奏請磚包,萬曆三年起,四年工竣,建城樓三、角樓四、邏鋪一十有九、月城三。池深一丈五尺,闊三丈,三門俱有木橋,西城墻內戶兒街穿水洞。國朝康熙元年,參將王三華重修西門樓。今各樓(86)皆圮,池平橋壞,砌磚剝落,存者十僅二三,女墻欹缺,水洞亦淤。西北則風擁黃沙,高於雉堞,東南則土城墳起,危似岩墻,惟邏鋪粗有形迹耳。康熙三十年以前,軍民負插搬沙,月無虛日,勞而無功,且沙以掀翻,易於漫溢,故罷其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