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史学是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为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从口耳相传的远古传说历史,到今天信息时代的多元书写,历史之于人类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意义,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社会进步和文化普及,其作用与价值则更为显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既是史家的追求,也是时代与社会赋予史家的使命。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意识和优良的修史传统;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又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波澜壮阔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历史对于自我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培育家国情怀,开发民族智慧,塑造国民性格,熔铸民族精神,其所发挥的纽带作用和规范功能无可替代。在当今史学教育大众化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认识历史、研究历史和书写历史、普及历史,凸显其聚力铸魂的作用,是历史科学和史学工作者共同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为历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机遇。天水师范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出版专门史学术研究丛书即由此缘起。

学科建设涉及方向凝练、科学研究、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等方方面面;也与每个学科的自身基础和环境氛围密切相关。我校专门史学科从起步到现在,已经有大约15年的建设发展。学科名称从最初的陇右文化到现在的专门史,正体现了学科及其团队由草创到规范,由弱小到壮大的发展历程。作为地方院校,立足地域优势开展学术研究,始终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追求。十多年来,学科团队在陇右文化体系构建、科学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不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得到社会认可并产生了一定影响;而且,也围绕陇右文化资源申报国家项目和开展科学研究,进一步整合了学科团队,形成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促进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共同提高。在此基础上组建的专门史学科,以生态环境史、区域文化史和开发史为主攻方向,包括中国政治史、民族史、文化史、社会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近年来,专门史先后入选甘肃省重点学科和“飞天学者”设岗学科,依托该学科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入选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通过省、校两级立项共建和经费资助,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专门史学科进步明显。团队成员立足各自特长,结合学科方向,开展联合攻关和重点突破,学术研究成果陆续产出。为了展示学科建设新成果,发挥科研成果在繁荣学术和服务社会的双重作用,我们决定资助出版“天水师范学院专门史学术研究丛书”。

我们的初步设想和计划是:根据专门史学科建设目标,围绕学科方向,结合团队实际,以发挥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深化史学研究为导向,为团队成员高质量完成项目任务和立足特长开展特色化创新研究提供服务。所以,本套丛书将在学科建设期内,依据团队成员各自研究和自由探索进度陆续出版,即完成一部、成熟一部、出版一部,坚持数年,必有收获。期待并预祝这套丛书在促进学科建设和繁荣史学研究上双获成功!

雍际春

2017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