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风波暂息暗流涌

齐扬将调查所得的证据呈递给皇帝萧季之后,皇帝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对萧战在国家危难关头做出此等糊涂事感到痛心疾首;另一方面,萧战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皇家的颜面以及未来的储君传承等诸多因素,让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此事的处理方式。

就在皇帝思索应对之策时,刘锦严听闻风声,深知大事不妙,趁着夜色偷偷逃离了太子府。他深知,一旦被皇帝抓住,必将性命不保。

而在太子府内,萧战得知刘锦严失踪的消息后,心急如焚。他意识到事情可能已经败露,正慌乱间,太子妃赵娟匆忙赶来。

“殿下,事已至此,我们必须想个办法。如今刘锦严已逃,您可把一切都推到他身上,就说您全然不知此事,只道刘锦严是东陵国派来的奸细,故意蛊惑您,您是一时看人不准,才被他蒙蔽。”赵娟急切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慌乱与狡黠。

萧战犹豫了一下,他虽不愿将责任都推给他人,但此时为了自保,似乎也别无他法。况且,若真能将责任推到刘锦严身上,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

“可父皇会相信吗?”萧战有些担忧地问道。

“事到如今,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殿下您在父皇面前诚恳认错,表达自己的悔意,父皇向来心软,说不定会网开一面。”赵娟说道。

萧战深吸一口气,决定听从赵娟的建议。

随后,萧战进宫面圣。一见到皇帝萧季,他便扑通一声跪地,痛哭流涕:“父皇,儿臣有罪啊!儿臣识人不明,竟让东陵国奸细刘锦严混入府中,他蛊惑儿臣,做出此等错事,儿臣起初被他蒙蔽,对他的所作所为浑然不知。直到近日事发,儿臣才如梦初醒,追悔莫及啊!”

皇帝萧季看着萧战,心中满是失望与愤怒,但毕竟血浓于水,萧战这番声泪俱下的哭诉,还是让他心中有所动容。

“你当真对刘锦严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皇帝萧季严厉地问道。

“父皇,儿臣句句属实,若有半句假话,愿遭天打雷劈。儿臣愿领责罚,只求父皇能给儿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萧战磕头如捣蒜。

皇帝萧季沉思良久,想到如今西楚国正面临五国联军的威胁,内部若再因皇室之事动荡不安,恐怕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此事若宣扬出去,确实有损皇家颜面。

“罢了,此次朕暂且信你。你确实是识人不明,犯下大错,若再有下次,朕绝不轻饶。你起来吧。”皇帝萧季无奈地摆摆手。

萧战心中大喜,赶忙谢恩:“多谢父皇恩典,儿臣定当痛改前非,不负父皇期望。”

皇帝萧季看着萧战,缓缓说道:“此事就到此为止,朕会让齐扬不要再插手。你也给朕好好反思,日后不可再如此鲁莽行事。”

萧战连忙点头称是,退出了皇宫。

而另一边,皇帝召来齐扬,告知他萧战的说辞以及自己的决定。

“齐扬,萧战既已认错,且此事关乎皇家颜面,朕决定不再深究。你也不要再插手此事了,专心应对五国联军才是当务之急。”皇帝萧季说道。

齐扬心中虽有不甘,但他深知皇帝的决定自有其考量,于是恭敬地说道:“皇上圣明,臣遵旨。只是日后还望皇上能多留意,以防类似之事再次发生。”

皇帝萧季点头:“朕心中有数,你去吧,好好筹备防御之事,切不可掉以轻心。”

齐扬领命告退。

此事看似就此平息,但齐扬心中清楚,此事背后的隐患并未真正消除。萧战对齐扬的敌意是否会就此消失,还是会在暗中继续谋划,一切都未可知。而西楚国面临的外部压力依然巨大,五国联军随时可能再次发动进攻。

齐扬回到府中,立刻召集幕僚商讨应对之策。

“如今东陵国等五国联军虎视眈眈,国内又刚刚经历此事,我们必须加快防御部署。”齐扬说道。

一名幕僚说道:“大人,我们可在边境防线增设烽火台,以便及时传递敌军动向。同时,训练一批精锐的骑兵,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应对敌军的突袭。”

齐扬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好。另外,我们还要加强与周边中立国家的外交联系,争取更多的支持。”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具体的措施,直到深夜才散去。

而在太子府中,萧战表面上装作悔过自新,暗中却对齐扬的恨意更浓。他觉得若不是齐扬追查此事,自己也不会如此狼狈。

“齐扬,你给我等着,此仇不报非君子。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知道得罪本太子的下场。”萧战在书房中,咬牙切齿地说道。

赵娟在一旁劝道:“殿下,如今不可轻举妄动。我们需等待时机,暗中积蓄力量。齐扬现在深得父皇信任,我们贸然行事,只会自讨苦吃。”

萧战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哼,暂且先放过他。不过,我不会忘记今日之辱。”

西楚国的朝堂之上,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在外部有五国联军威胁的同时,内部又出现了皇室与朝臣之间的潜在矛盾。

齐扬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他必须在应对外敌的同时,小心提防内部可能出现的变故,为西楚国的未来寻找一条出路。

而萧战也在暗中谋划着自己的复仇计划,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西楚国的命运,依旧悬于一线。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齐扬全身心地投入到抵御五国联军的准备工作中。他频繁往来于边境与京都之间,亲自监督烽火台的建设进度,确保每一座烽火台都能准确无误地传递敌军的动向。同时,他还挑选出军中精锐,组建了一支骑兵部队,并聘请了经验丰富的骑兵将领,对他们进行严格的训练。

“骑兵作战,讲究的是速度和机动性。你们要像疾风一样,迅速出击,给敌人致命一击!”骑兵将领在训练场上大声呼喊着。

士兵们在烈日下刻苦训练,他们的汗水湿透了衣衫,但没有一个人喊累。在齐扬的激励下,他们都深知自己肩负着保卫国家的重任。

而在外交方面,齐扬派出的使者也在各国之间穿梭往来。使者们向中立国家详细阐述了东陵国的野心以及西楚国抵御联军的决心,试图争取更多的支持。其中,与北越国的谈判取得了重要进展。北越国表示愿意向西楚国提供一定数量的粮草和兵器,以支持西楚国抵御外敌。

然而,萧战并未如他所承诺的那样痛改前非。他表面上低调行事,暗中却与一些对现状不满的朝臣来往密切。这些朝臣或是因为新政影响了自身利益,或是嫉妒齐扬的权势,他们逐渐形成了一股暗中反对齐扬的势力。

“齐扬不过是仗着皇上的宠信,肆意妄为。我们不能坐视他继续掌权,否则我们的日子只会越来越不好过。”一位朝臣在秘密聚会上低声说道。

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那依大人之见,我们该如何做?”

“我们需等待时机,收集齐扬的把柄,一旦找到机会,便在皇上面前参他一本,让他身败名裂。”这位朝臣眼中闪过一丝阴狠。

萧战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谋划,心中暗自得意。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制衡齐扬的力量,复仇的机会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与此同时,东陵国那边也没有闲着。太子李轩和崔崴得知西楚国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后,认为有机可乘。

“崔崴,西楚国如今内部不稳,正是我们再次进攻的好时机。”李轩兴奋地说道。

崔崴却显得更为谨慎:“殿下,虽西楚国看似内乱,但齐扬等人必定会加强防范。我们不可贸然进攻,需制定更为周密的计划,先试探其防御虚实。”

李轩点头称是,于是东陵国开始在边境频繁调动军队,制造进攻的假象,试图打乱西楚国的部署。

西楚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齐扬能否识破东陵国的阴谋,化解内部的矛盾,带领西楚国走出困境,一切都充满了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