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水顺着殡仪馆的灰色屋檐滴落,在水泥地上砸出一个个小水坑。段明站在走廊下,望着窗外连绵不断的雨幕,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工作证上的照片。照片里的他比现在年轻许多,眼神中还带着些许对这份职业的期待。十年过去了,那双眼睛早已失去了光彩,只剩下职业性的平静。
“段师傅,三号厅准备好了。“年轻的小张在身后叫他,声音里带着新人特有的紧张。
段明点点头,把工作证塞回胸前口袋,整了整深蓝色的制服。制服的左胸口袋上方别着一枚小小的银色徽章,上面刻着“抬棺人“三个字。这是他十年职业生涯唯一的荣誉。
三号厅是殡仪馆最小的告别厅,通常用来举行那些没有多少亲友的逝者的葬礼。推开门时,段明习惯性地先扫视了一圈厅内——稀稀落落坐了不到十个人,大多低头沉默。灵柩前站着一个中年男人,背影佝偻,像是被无形的重担压垮了。
仪式开始前,段明和另外三名抬棺人站在灵柩两侧,像四尊雕塑。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灵柩中的女孩——苍白的脸庞,紧闭的双眼,脖子上隐约可见的勒痕被粉底小心遮盖。她看起来像是睡着了,只是永远不会再醒来。
“段师傅,“殡仪馆的李主任悄悄走过来,递给他一张纸条,“死者生前留下的特殊要求,指定要你看。“
段明皱眉,接过纸条。纸上是一行娟秀的字迹:“希望抬棺人能参加我的葬礼,听完我爸爸要说的话。林小雨。“
他抬起头,不解地看向李主任。
“很奇怪对吧?一般家属会提要求,很少有逝者自己...“李主任耸耸肩,“反正不是什么难事,你就多留一会儿吧。“
段明将纸条折好放进口袋,没有回答。十年来,他从未参加过任何一场他抬棺的葬礼,总是仪式一结束就迅速离开。这是他的原则——不与死者家属产生任何多余的联系。死亡是一扇门,他只是负责将人送到门口的门童,不该跨过门槛。
哀乐响起,仪式开始了。那位父亲——林建国,段明从悼词中得知他的名字——站在灵柩旁,声音颤抖地念着准备好的稿子。他的眼睛红肿,手指紧紧攥着几张纸,指节发白。
“小雨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林建国的声音在安静的告别厅里显得格外清晰,“她喜欢画画,喜欢安静地观察这个世界。作为父亲,我...我没能保护好她...“
段明站在角落,目光落在灵柩上。他见过太多崩溃的家属,听过太多自责的话语,按理说早该免疫了。但不知为何,林建国声音里那种压抑的痛楚让他感到一丝不适,像有根刺轻轻扎着他的心脏。
仪式结束后,宾客陆续离开。段明本该和其他抬棺人一起退场,但那张纸条像是有重量一般,把他钉在原地。他看着林建国一个人站在灵柩旁,手指轻轻抚过女儿的脸庞,最终俯身在她额头上留下一个吻。
“小雨,爸爸对不起你...“林建国的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段明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林先生,节哀。“他干巴巴地说,这是他对家属说的唯一一句固定台词。
林建国抬起头,红肿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讶。“你是...抬棺人?“
段明点点头,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的徽章。
“小雨提起过你,“林建国的话让段明愣住了,“她说每次来殡仪馆画画,都能看到你安静工作的样子。她说...你看待死亡的方式让她感到平静。“
段明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他确实常在殡仪馆的院子里看到那个画画的女孩子,但他从未想过她会注意自己,更没想过她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段明开口,又立刻闭上了嘴。这不是他该问的问题。
段明沉默地站着,让林建国的愤怒像潮水一样冲刷过去。他见过太多这样的时刻——悲伤、愤怒、自责,最终都会归于沉默的绝望。
外面的雨下得更大了,敲打着告别厅的玻璃窗,像是无数细小的手指在叩门。宾客们早已离开,工作人员也开始收拾场地。段明知道自己该走了,但那双红肿的眼睛让他无法转身离开。
“林先生,需要我送你回家吗?“话一出口,段明自己都感到惊讶。十年来,他从未对任何家属提出过这样的建议。
林建国摇摇头,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不用了,我自己可以。只是...“他犹豫了一下,“小雨有些画作,她希望...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看看。“
段明想拒绝,但纸条上的字迹和眼前这个破碎的父亲让他点了点头。“好的。“
他们一起走出殡仪馆。暴雨如注,段明撑开随身携带的黑伞,下意识地往林建国那边倾斜了一些。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向停车场,雨水在他们周围形成一道模糊的屏障,仿佛将他们与外界隔离开来。
“你做这行多久了?“林建国突然问道。
“十年。“段明回答。
“见过很多死亡吧?“
段明点点头。“各种各样。“
“你觉得...死亡是什么?“林建国的声音里带着真诚的困惑,而不只是修辞性的提问。
段明思考了一会儿。雨水打在伞上的声音填补了沉默。“像搬家,“他最终说道,“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只是帮忙搬运行李的人。“
林建国停下脚步,转头看着段明。雨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这个比喻...小雨一定会喜欢。“他的声音哽咽了,“她最后的画作就叫《搬家》。“
他们来到一辆旧轿车前。林建国打开后备箱,取出一个用塑料布仔细包裹的画框。“本来打算和小雨一起下葬的,“他说,“但我想她更希望有人能看到它。“
段明接过画框,犹豫了一下,在雨中掀开了塑料布的一角。画中是一个模糊的人影站在雨中的殡仪馆前,手中撑着一把黑伞。虽然笔触抽象,但段明一眼就认出那是他自己。画的右下角写着标题:《抬棺人》。
“这是...“
“她上个月画的,“林建国说,“她说你每次出现都像是一个沉默的守护者,护送人们去往另一个世界。“他深吸一口气,“也许...也许她早就计划好了这一切。“
段明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爬上来,不是因为雨水,而是因为这种诡异的联系。一个他从未交谈过的女孩,在死前注意到了他,并将他画进了自己的世界里。
“明天,“林建国说,“如果你有时间,可以来我家看看她其他的作品。我想...我想了解她最后的日子里在想什么。“
段明本应拒绝。保持距离,这是他十年来的生存法则。但当他看着雨中那个佝偻的背影,和手中那幅仿佛能穿透灵魂的画作时,他听见自己说:“好。“
雨下得更大了,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淹没。段明站在雨中,看着林建国的车尾灯逐渐消失在雨幕中。他小心地将画重新包好,护在怀里。明天,他将第一次跨过那扇他一直守护着的门,走进生者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