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各方云动
- 大明:万寿帝君名符其实
- 颢天孤穹
- 2113字
- 2025-04-17 14:10:51
大礼议的序幕拉开,关于议定兴献王皇考之名的话题,在各地隐晦地传播。
即便皇帝下了旨准许他人参议,可是默认的规矩没有人敢轻易打破,直到…官方告示明令昭告天下!
这个时候他们才知道这个皇帝竟然来真的!
议礼之争正式由朝堂蔓延至市井,凡是能提出有理有据的观点的人,都将有资格入殿参议,这样的殊荣是何等诱惑!
茶楼,驿站,酒楼,青楼,戏院等等,凡是有士子聚会之地,无不有人在谈论议礼之事,他们或赞同或反对,却都是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
而随着大礼议的爆发,另一张告示也悄无声息地在京都附近掀起波澜。
顺天府城门旁一群人围着一张告示窃窃私语,他们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普通人,来此也就是看个热闹,顺便等着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给他们解读。
不久一个清秀的少年,来到告示旁热情地替他们诵读,并且翻译成白话文,而随着告示的念诵,围观之人无不震惊,动容。
“林娃子,你没读错吧?那可是侯爷,怎么可能说斩就斩了?”
“没读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六月初就正式行刑,连秋后问斩都没排上。而且上面写了会彻查寿宁侯,建昌侯侵吞的田地,还田于民。”
林娃子一脸认真地回应乡里乡亲,逐字逐句地给他们解答,而在确认了告示的内容后,一面色蜡黄,身形枯瘦的农民突然嚎啕大哭:
“苍天有眼呐,爹,娘你们的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了。”
“苍天确实有眼,但是却是不值啊!”
一身姿健拔,衣着儒衫,手拿折扇的像是个文士的人慢慢走来,口中说出意外之语,不少人好奇地询问何意。来人用布满老茧的虎口轻摇折扇道:
“你们真以为这两个侯爷是因为犯了谋反之罪被判刑的吗?说句难听的话就算是谋反之罪,以他们的身份真的能被判死刑吗?
那不过是给那位的说法!实际上这是新天子早就看不惯这二人侵吞民财,草菅人命,为了给百姓一个公道,这才强硬将两人斩杀。
只是可怜这新天子虽爱民如子,却也要因此要坐不稳皇位了。”
听闻此言,百姓惊疑,刚刚那个嚎啕大哭的男子带着哭腔,半信半疑道:
“真的吗?他们不是因为谋反被判刑的?”
来人嘲弄道:
“是真是假,你们看看那城里讨论的热火朝天的士子们就知道了。论礼?呵呵,这就是那位对新天子的制裁。
待论礼结束后,新天子就会成为傀儡,甚至被废!而这就是他为你们出头的代价!”
说完话,来人径直离开,徒留一群担忧愧疚的百姓在告示旁默然不语。
……
京都百汇楼内,熟悉的人再度汇聚一堂,而这次与会之人又多了一人。
“吴侍郎,敢为天下先,实乃我辈楷模。”
“今日之事必将流芳百世,吴侍郎将成就魏玄成之伟业,成为天下士子表率。”
一群人对着吴一鹏极尽吹捧,而吴一鹏也不复从前谨小慎微的模样,变得张扬无比,面对众人的夸赞坦然受之,只有嘴上还在说着官话:
“事情还没做成,不能太早夸口,想完成此事还要仰赖诸位,待事成之后,诸位放心,你们的诉求,太后一定会郑重考虑。”
一人得意地放声一笑道:
“哈哈哈,这次小皇帝要动的可是千年礼制,他以为这次还能像裁汰冗员一样有人帮他吗?天下士子的唾沫都能淹死他!”
“哎,各位可不能放松警惕,现在已经出了一个张璁,我们要把好关,防止意外发生,这是我们翻身的大好时机,千万不能出现失误!”
“没错,各家都使点力,让小皇帝看看何为天下士子!何为千年礼制!”
“诸位共饮!”
“共饮!”
一场大礼议让守旧派官员再次燃起了希望,只要帮助太后胜出,那国策自然也就按照他们的想法推行,这是合则两利之事,他们无法拒绝!
而他们也深信朱厚熜挑战礼法的行为必然会触怒天下士子,他这是在自掘坟墓!
然而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京城一处小巧的宅院,上书夏府二字,内中没有繁杂臃肿的附庸风雅之作,只有简简单单的生活必需之物,这便是兵科给事中夏言的府邸。
书房之内,夏言眼神明灭不定,他的周围堆满了关于礼法的书籍,其中有几本已经被他重点做出了标记。
然而这些书又很快被他弃置一旁,他再度埋头书海,选出了另一套书籍,可是他的脸色没有丝毫喜悦,依旧忧郁满怀。
“老爷,该吃饭了。”
夏言的夫人前来唤他用膳,饭桌之上忧郁沉抑的夏言,让他的夫人终于无法视之不见。
“老爷是为了最近的议礼之事吗?”
听到夫人问起,主意不定的夏言也想找人倾述,或者是帮他做决定。
“夫人,你觉得这次议礼谁对谁错?”
相处多年,夫人怎会不知夏言的意思,她认真思虑后说道:
“妾身一个久居深闺之人怎会明白你们这些大道理,不过妾身知道一件事,老爷有鸿鹄之志,不是安居燕雀之地的人。
妾身只希望老爷将来不要后悔即可。”
“不要后悔吗……”
夏言沉思良久,再次回到了书房,他左看看右看看,最终拿起了最初那一套书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大明的陪都南京,身为地位仅次于京都的地方,这里消息之灵通可想而知,所以大礼议的争端很快蔓延到了这里。
而在南京有着另一个六部,虽然有着京都的隐晦压制,可是六部就是六部,大义在前谁敢轻视?
南京刑部之中,一场大礼议的争端让众人都没有心思办公,大堂内议论之声不绝,也不知是真的关心,还是单纯的摸鱼。
而在这欢闹的环境中,一人端坐案前尽职尽责地批阅着每一封上交的案卷。
“子实,你怎么不发表下意见?”
桌案前的人抬起头温和地笑了笑,然后又埋头继续工作,只淡淡回了一句:
“现在是上班时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问话之人还欲再说,旁边人拍了拍肩膀使了个眼色,小声说道:
“别理他,他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