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爸爸回家了
- 重生之梦回80年代末
- SY麦兜
- 1698字
- 2025-03-25 11:51:38
第二天晚上放学,孙娟看到学校门口站着一个大汉,定睛一看,原来爸爸年轻时这么帅呢,尖叫一声就冲爸爸冲过去了,惊起路边的小萝卜头三两只。
孙娟高兴的爬到爸爸背上,让爸爸背回家,晚上果然有好吃的,白面馒头配白菜汤。
吃完饭孙娟正襟危坐,打算跟爸爸好好聊聊,但显然爸爸妈妈都不想搭理她,爸爸跟妈妈说这几天挣了多少钱,妈妈跟爸爸说这几天俩倒霉孩子又惹了多少祸,谁都没分出半只眼睛给孙娟。
孙娟轻咳两声,还是没人理,于是强行挤入两人中间,义正言辞的表示:“爸爸,我要跟你谈谈”。
爸爸扭脸问妈妈:“这是抽什么风”,妈妈说:“别问我,这两天净抽风了,谁知道哪根筋答错了,别理她”。
又对着孙娟说:“明天你爸爸一大早又得坐车去干活,再闹腾今晚竹笋炒肉”。
孙娟一听明天还得早走,今晚拼着屁股不要也得说生财大计,跟爸爸胡搅蛮缠:“爸爸,你听我说,妈妈她不懂做生意,你在外面干活你得懂啊,咱家马上两个人上学,单靠您一个人挣钱哪够一家子花的啊,人家在镇上小学门口卖包子都挣大钱了,我妈也能去啊,咱家有洋车子(自行车),只要早上起早点,肯定来得及的。”
妈妈冷着脸直接打断:“还早上起早点,我倒是能起得来,你跟你弟弟扔给谁去。”
孙娟略微有点理亏,但输人不输阵,拍着小胸脯,保证似的说道:“妈妈你放心,我照顾我俩。”
妈妈:“呵”
孙娟脸皮厚,当是听不出来妈妈的嘲讽。
爸爸倒是认真看了孙娟一眼:“几天不见,丫头羔子长大了啊,来你跟我说说,谁在镇小学门口卖包子挣大钱了,包子多少钱一个,得起多早,才能赶上人家上学之前卖,再说了,你吃过包子吗”。
孙娟支支吾吾,她哪记得这个时候的物价,三十年后一个素包子都得一块钱,要敢这么跟爸爸说,屁股真得开花,于是跳过这个话题,继续忽悠:“真能挣钱,就算不卖包子,卖点馒头,贴饼子,煎饼都行。”
妈妈说那人家自己不会做啊,干嘛花钱买你的。
孙娟据理力争:“总有家里来不及做饭的啊,咱又不卖贵,挣点手工费就是了”。
爸爸不听孙娟歪缠,直接起身洗漱去了,妈妈紧跟着出去给爸爸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干净,明天早上还得穿。
孙娟小小的叹了口气,这招明明是跟小说学来的,人家挣钱怎么那么简单,到我这怎么就没用了呢,看来想让俩二十多岁的大人相信一个毛都没长齐的育红班的小不点,任重而道远啊。
这两天其实孙娟一直处于亢奋状态,潜意识里仍然以为是在做梦,直到听到爸爸妈妈在隔壁窸窸窣窣的声音,才有了点真实感,再是做梦也不能这么大逆不道。
孙娟梳理了一下思路,爸爸妈妈是老农民,而且是六十年代长起来的农民,对他们来说农闲的时候出去打工挣点零碎钱可以,真拿本钱去做生意肯定不行,他们安于现状,对未知事物恐慌,其实孙娟也完美继承了这方面的优秀传统,并把这当成知足常乐。
可是想到未来弟弟为了让自己去上大学,放弃了自己上高中的机会,年轻时的妈妈干活不惜力,导致年老以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爸爸愁白了头发,为了弥补这些缺憾,孙娟下定决心,即使不能大富大贵,也再不让爸爸妈妈因为心疼钱而忍受病痛,再不让弟弟因为学费而放弃学业。
赚钱的事只能见机行事,自己要先认真学习,等自己的话语权慢慢重起来说话才好使,省的一说话就被人当成小儿呓语给撅回来。
上一辈子自己的学校就是个二本院校,这辈子一定拖着弟弟一起进入更好的大学。
至于老公能不能再见到,孙娟倒是不强求,顺其自然吧。
想着这些孙娟沉沉的睡过去了,却没想到她以为没用的那翻话到底是被爸爸妈妈听进去了。
孙妈妈脸上泛着潮红,想到女儿的话,到底还是一文钱难道英雄汉,跟孙爸爸说道:“媛媛才几岁,都知道两个孩子上学咱供不起,做生意咱没本钱肯定不行,要不我去建筑队干小工吧,咱娘后院那个金鸽,他就弄了个建筑队,给人盖房子,干小工一天给5块钱”
孙爸爸沉着脸想了半晌:“我跟师傅给这户人家做的家具马上做好了,下家还没找到,再去七八天就干完了,到时候我回来咱自己打个条几,八仙桌,椅子之类的,多做点,等四月初八赶庙会咱去卖去,这木头都是现成的,卖不出去也就是耽误点功夫,反正咱自己也是用,建筑队先别去了,太累了。”
孙妈妈知道那些木头是分家的时候公公婆婆给的家产,不过看看丈夫,到底是点头同意了。
孙娟对这些一无所知,咂咂嘴,睡的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