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数日在田地里与家人们辛勤地忙碌,那原本繁重的农活总算是大致完成了。在这数天里,年少的小王龙不仅要全身心投入到田间艰苦的劳作之中,还要趁着休息的片刻,绞尽脑汁地思索着怎样才能寻得一些额外的经济来源以贴补家用。
要知道,此时的王龙仅仅只有十几岁而已,年龄尚幼、涉世未深的他,在这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中的话语权都极其微弱。然而,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他并没有选择退缩或逃避,而是默默地咬紧牙关,苦苦思索着可行之计。
每当夜幕降临,拖着疲惫身躯回到家中的小王龙,总会躺在硬板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他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回忆起前世自己所身处的那个世界,仔细琢磨其中可能蕴含的赚钱门道。他深知,唯有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才能让家里的生活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让亲人们过上更为安稳舒适的日子。
曾经有那么一回,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王龙与李东这对好友正在一块儿尽情嬉戏打闹着。就在两人玩得不亦乐乎之时,王龙忽然间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一般,满脸好奇地看向李东,并开口向其问道:“东子啊,如果以后家里没办法供咱们继续上学读书了,那该怎么办才好呀?”
听到王龙这么一问,李东整个人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愣住了。他那双原本灵动的眼睛也变得有些呆滞,直直地盯着前方,仿佛一时间失去了思考能力。然而,仅仅过了片刻,李东便回过神来,脸上随即浮现出他那招牌式的傻笑。只见他一边挠着自己的后脑勺,一边慢吞吞地开口说道:“嘿嘿……如果真到了那种走投无路的地步嘛,我想大不了就留在家里帮着父母做做家务吧。比如说扫地、擦桌子、洗碗这些活儿,虽然简单,但也能让他们轻松一些不是?要是这还不行啊,那我也许会考虑去给别人家盖房子,当个小小的工人。虽说辛苦点,但好歹能挣几个钱糊口呀!”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东原本炯炯有神的眼睛里忽然掠过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无奈之色,就像是一片乌云短暂地遮住了阳光一般。紧接着,那丝无奈又如烟雾般散去,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迷茫,仿佛他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行。然而这一切情绪都只是稍纵即逝,眨眼间便消失无踪,快得让人几乎以为刚才看到的不过是错觉罢了。
很快,李东那张朴实无华的脸上重新绽放出了他一贯以来的那种憨厚笑容,那笑容温暖而亲切,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只见他轻轻地摇了摇头,嘴里嘟囔着:“哎呀,管它那么多干啥呢?反正不管怎样,先把自己的肚子给填饱才是最重要的嘛!”说罢,他还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皮,发出一阵嘿嘿嘿的傻笑,好像这件事情对他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样。
然而就在此时此刻,王龙那双原本还算明亮有神的眼睛,正一动不动地凝视着眼前这位看上去憨厚老实、人畜无害的朋友。只见他那张略显沧桑的脸上,缓缓浮现出一抹无奈而苦涩的笑容,就好像是被生活无情捉弄后的自嘲一般。
王龙一边苦笑着,一边在心底里情不自禁地暗自叹息起来:“唉!瞧瞧咱们如今这过的都是些啥日子啊!整日为了那一日三餐的温饱问题忙前忙后,累得像条狗似的,却还是常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连这样最起码的生存需求都成了一种奢望,更别提那些所谓赚钱发财的美梦啦!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话嘛!”
念及此处,王龙那颗原本就沉甸甸的心似乎又往下沉了几分。他微微低下头,若有所思地沉默了片刻之后,突然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看向远方。与此同时,他那两道原本舒展着的眉毛也不知不觉间紧紧地皱在了一起,仿佛正在绞尽脑汁思考着某个极其重要且棘手的难题。
而随着思绪的不断深入,王龙眼中的光芒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倒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坚定起来。很显然,对于如何帮助自己这位陷入困境的好友——李东走出目前的艰难处境,他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想法和计划......
在王龙居住的那个小村庄里,每当他在家中享受闲暇时光时,总会主动承担起一项重要的任务——割草喂猪。那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几头猪,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通常是在过年前被主人家捉回来的小猪崽。从那时起,它们便开始了长达一年的成长之旅,直到年末时分,才会迎来最终的命运:一部分猪肉成为年夜饭桌上的美味佳肴,另一部分则会被拿到集市上去售卖,换来一家人过年所需的各种物资和年货。
然而,由于当时村庄的经济条件普遍较为有限,村民们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专门的饲料来喂养这些猪。因此,割草便成了他们最常见也是最无奈的选择。每天清晨或傍晚,人们都会手提镰刀走进田间地头,寻觅那些鲜嫩多汁的青草,将其收割回家作为猪儿们的口粮。当然,也有些家境稍好一点的人家,能够用麦子经过研磨加工后剩余的麦皮来给猪加餐,但这毕竟只是少数情况。对于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割草依然是维持猪群生存的主要方式。
或许正是因为食物的短缺,偶尔会有饥肠辘辘的猪按捺不住饥饿感,趁主人不注意的时候奋力一跃,跳出猪圈,奔向广阔的天地去寻找更多的美食。于是乎,整个村子时不时就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猪叫声,以及人们焦急地呼喊声和匆忙奔跑的脚步声。大家一边大声吆喝着驱赶四处乱窜的猪,一边努力搜寻着它们的踪迹,场面好不热闹!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阳光洒在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李东像往常一样,紧紧地跟在王龙身后,帮他一起割草。他们一边欢快地奔跑着,一边嬉笑打闹,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村子外面。
这里人烟稀少,四周一片静谧。只有微风轻轻拂过草地和树木,发出细微的沙沙声。走着走着,两人的目光被一处略显破旧的建筑吸引住了——那正是以前村里生产队的饲养处。
关于这个生产队,李东曾从家人那里听到过许多故事。据说,当时整个村子会分成一个个小队,每个小队都有一两百号人一同到地里劳作挣取工分。等到了收获的时候,生产队会根据每个人所挣得的工分数,统一发放食物和物品。那些家里劳动力多的人家,自然就能挣到更多的工分,分得更多的物资,从而能够填饱肚子;而那些劳动力较少的家庭,则往往只能勉强果腹,甚至有时候还会挨饿。
想起自己父母的经历,李东不禁叹了口气。当年,他的爸爸妈妈刚刚结婚不久,一心想着多挣些工分改善生活,却没有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身体。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最终让他们的身体不堪重负,双双累垮了。即便后来生产队解散了,他们的健康状况也始终未能完全恢复过来。正因如此,李东家的生活一直过得颇为艰难,他也常常处于饥饿之中。
这里便是那曾经的饲养处,往昔生产队在此统一养殖马匹、耕牛以及骡子等家畜。这片区域面积颇为辽阔,但如今却已荒废多时,无人问津。走进其中,可以看到那些破旧的棚子底下,杂草丛生,长势极为旺盛,有些甚至高达一米有余,看上去几乎与他俩一般高矮。
望着眼前这些茂密的野草,李东不禁开口说道:“这么多草,应该足够你割的了吧?”王龙则微微一笑,回应道:“这些草早就长老啦,口感不佳,猪可不喜欢吃这样的草料哟!”于是乎,二人便在这饲养处四处寻觅着较为鲜嫩的小草,并动手割下一些来。就在此时,王龙的脑海中忽地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设法鼓动家里人将此地改建成一座养猪场。
毕竟在后来那漫长而又充满变数的日子里,猪肉价格就如同坐了火箭一般,一路疯狂飙升啊!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若是能够提前布局,提前对市场形势做出精准判断,那么毫无疑问,就有可能稳稳地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大好商机呢!一想到这里,我的心便不由自主地狂跳起来,仿佛有一团炽热的火焰在胸膛燃烧,那种兴奋之情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我的内心防线。而且后来还保啊仿疫啊查的厉害,但是现在啥也不查,真能干,这个想法冒出来以后王龙也没和李东玩的心思了,赶紧招呼着李东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