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跟老头做交易
- 祖灵之约:我继承了祖外婆的职业
- 薄荷猫茶
- 2077字
- 2025-04-11 20:00:41
李馆长找了处清幽的茶馆跟易言谈话,包厢的门被关上以后,他的目光直直盯着手串,心里情绪复杂异常。
易言品了口茶,等待他的开口,“你特意喊我出来是想说什么?我像我祖外婆还是觉得我扰乱殡仪馆秩序?”
“你倒是坦诚。”李馆长吹着上面漂浮的茶叶,思绪飘回六十多年前,“其实这东西我拿着也没用,带上以后噩梦连连,头痛欲裂……”
他看着易言那张和师父很像的脸,竟然生出几分愧疚,“程道婆是我的师父,她的东西在死后被一抢而空,这个手串更像是她的贴身饰品。”
那时候的李馆长只是个十来岁出头的小孩子,师父死后,好东西都被师兄师姐疯抢,就这么个手串都还是不小心滚落然后捡漏的。
“也正是因为不起眼,师兄师姐们才不屑于跟我抢,我也是偶然发现它能镇尸。”
当时的李馆长在程道婆去世以后出来讨生活,那些厉害本事没学到,只能由亲戚介绍,来做人人都避之不及的殡仪馆守夜人。
“夜里白毛尸敲门,我只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神经紧绷到随时会断弦,所以我拿出手串向师父求助,求她保佑我。”
没想到祈求真的有用,敲门声停了,李馆长透过门缝往外看时,就见白毛尸直挺挺的倒在地上。
易言听着李馆长的话,心里生出一丝好笑,自己的祖外婆不保佑后辈倒是保佑徒弟。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个手串吸走了白毛尸的鬼气?”
“对,从这开始我就发现它有镇尸的效果,只是我一带上就不适,只能用各种秘方试着驯服它,可惜六十多年过去了也没有用。”
他感慨着命运弄人,甚至六十年后还能遇到师父的后代。
易言转动着手上的手串,“难怪它泡在水里。”
“你是师父的后代,这东西本来就应该是你的。”
李馆长的大方让易言有点意外,她以为这东西至少也是件宝贝,甚至还是专门放在殡仪馆内用来吸收尸体的鬼气,让她带走以后,殡仪馆的以后怎么办?
“你就这么给我了?”她试探性的询问。
李馆长摇摇头,“当然不是。”
果然,易言在心里了然,她就知道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你把手串带走以后我这殡仪馆就没有东西可以吸收鬼气,再暴乱,那可压不住舆论了。”
李馆长喝了口茶以后才道出真正的原因,“我知道有个小镇有尊很出名的金身像,你如果能拿回来,我就可以把这个手串送给你,否则我将会告诉警方是你盗走了我的东西。”
“你什么意思?我拿你手串轻轻松松,帮你拿金身像得费多少功夫,这种亏本买卖我会做?”
易言一合计,这种事只有亏本的,何况这老头拿她当超人吗?让一个绝症病人去拿,能是什么好人。
也不怕她没撑住,死在半路上,那她也得回来掐死这老头。
易言的不配合在他的意料之中,他食指在桌子上状似无意的点了点,道:“你不想解生祠的诅咒吗?”
轻轻的一句话让易言瞬间僵直身子,她不可置信的盯着李馆长看,“你知道怎么能解?”
“当然,我是师父最小的弟子,拜入门的时候生祠已经修缮完成,师父曾经三次游冥界就是去求一条生路,你要是肯帮我拿回来金身像,我一定说方法。”
不得不说,李馆长就是比易言多活了几十年,并且十分精准的知道她的困境。
“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在骗我,等我拿回以后你又说无解的话……”
易言不是很信任李馆长的话,假如祖外婆当真三次游冥界,那为什么不把方法告诉外婆,即使当时母女两感情破裂,也会有其他方法告诉自己女儿。
见易言的警惕心这么重,李馆长无奈的摇摇头,叹息道:“我以自己的灵魂起誓……”
“停!这么老套且中二的词不要说了好吗,说点实际的。”易言赶忙打断李馆长的发誓,主要是她根本不信这玩意儿,而且他说得真的很像动漫里的台词。
“咳……”李馆长也意识到现在已经步入现代社会,已经没人信有口业障这种事,“那我告诉你,减轻诅咒的方法之一就是转移。”
“转移?怎么个转移法?”易言好奇的询问。
“生祠源于活人受不起的香火,而鬼受得起,你只需要寻一鬼,平摊诅咒,那你就会轻松很多。”
这办法一说出来,易言立刻想起黑影,现成的鬼就在身边啊。
“那具体怎么做?”
“鬼也有不同,能平摊诅咒的鬼需要生前积德,你则要夺它的阴德为自己平账。”
“生前积德……”
易言想了想,黑影根本就不符合条件,那么黑,全是怨念,积不了一点德。
看来想让诅咒的力量把黑影给弄死的念头落空了。
李馆长轻敲桌面让易言从自己的思考中回神,“至于怎么做,就等你把金身像拿回来以后再告诉你。”
他也需要留一手底牌让易言肯乖乖听话。
易言几乎是没有犹豫的点头,“好。”
与其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找办法浪费时间,不如就信老头一次,“那你说吧,让我去哪。”
见易言肯配合,李馆长满意的点点头,“那个地方叫黑河镇,金身像是以一个几百年前的道长为原形而作,但有件事你得注意。”
“什么事?”
“黑河镇上人人家里都有一尊金身像,就是怕有心之人把真正的盗走,所以赝品很多,只有真的才能镇尸。”
根据李馆长的说法,黑河镇以前是个大型的劳苦地,朝廷专门将犯错的人流放至此,因此镇子是三面环河,不给人逃跑的机会。
后面朝代更换,黑河镇易守难攻,竟然成了个庇护所,只是镇上被折磨死的也多,怨气也一点点的在凝结。
后来一个年轻道士路过发现端倪,赠与了留有他法力的金身像,在怨气还未害人之前将其镇压住了。
镇上的人为了寻求一个安心也就复制了很多个金身像请进家里,故而一代代传了下来,久而久之成了黑河镇的一个传统与信仰。